揭秘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揭秘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我们都知道,影视屏幕中的包拯不仅脸黑得像碳,额头上还有一个月亮。这样经典的包青天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实的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答案是否定的。包拯头上有月亮的说话只存在与小说或传说里,这要从包拯出生时说起。包拯刚出生时,脸就像锅底一样黑,父母嫌弃其丑陋,便把他遗弃在路边。大嫂看其可怜,便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所以包拯一直喊他的嫂子为“嫂娘”。
包拯剧照
包拯长大以后,嫂娘把他的真实身份告诉家里人,所以包拯的父母才重新认他。包拯的大哥大嫂对他特别好,但是二哥二嫂却相反。他们想要把包拯害死,原因是他们怕包拯与他争夺财产。有一天,小包拯在外面玩耍,二嫂看到他独自一人便把他叫住。那时候的包拯并不知道二嫂要害他,于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二嫂对他说那里有一枯井,说自己很珍贵的簪子掉进去了,让包拯帮忙去捡。可是井那么深,包拯怎么进去呢?二嫂说用绳子系在包拯的腰间下去。于是包拯就在井底摸呀摸,摸了半天也没有。他就拽绳子,让二嫂拉他上去,谁知用力过猛,把绳子拽了下来,还摔了一跤。包拯急得大哭,一起来,头就磕到了东西,他就捂着疼痛的头往前爬,一直爬,直到发现前面有亮光。原来这口井一直通到村边小溪口。于是包拯得救了。
后来包拯头上的伤口痊愈了,但是留下了一个小月牙。因为包拯皮肤黝黑,那个月牙显得更明显了,就像月亮一样,由此才有了包拯头上的月亮之说。
包拯月牙怎么来的
在电视剧和戏曲中我们都能看到包拯的额头中间有一个弯弯的月牙。对于月牙的来历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月牙是包拯小时户被马蹄踩的,然后留下的疤痕;有的人说是包拯小时候自己画着玩的;有的人说是月牙是天生就有的;还有的人说包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能够判断阴和阳…总之说法颇多。那么,包拯额头上的月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周杰饰演包拯
根据《中国传说古代大辞典》中有相关的记载,说包拯的月牙是因为包拯在出生的时候因为脸黑在他的父亲扔掉的时候被叶秆所割开的。这种说法不太可信,因为在史料的记载中说包拯即不是黑脸也没有被自己的父母亲丢掉,因此这个说法行不通。另外,在《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还说是在被自己的父亲扔掉的时候被马蹄所踩伤的。这两种说法都是说月牙是一块疤痕。但是在安徽包公祠的一副包拯的写真像中,发现额头上并没有所谓的太阳或者是月亮,在宋龙图学士像中,也证实了月牙纯粹是一种虚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
关于这个月牙的开口也是很有讲究的,根据京剧大师裘盛的介绍,如果月牙的开口是朝右的就说明包拯在阳间进行审案,如果开口朝左,说明包拯已经到阴曹地府去审案了。当然这些都只是戏剧舞台上的表现,实际上他的月牙跟他的黑脸一样,都是人们所寄托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用明月当空来形容包拯,也是希望以后的为官者像包拯那样,清正廉洁、洁白无瑕。
包公斩包勉的原因是什么
包公斩包勉这个是《铡包勉》是京剧里面著名的剧目,主要是讲包公的亲侄子犯了法,包公没有顾及亲戚的关系,反而大义灭亲斩杀了包勉的故事。那历史真有这件事情吗,接下来一读便会知晓。
陆毅扮演包拯
先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包公的亲侄子包勉在地方担任地方官,他仗着自己的权势竟然贪赃枉法,最终事情败露。案卷经过几个回合,最后到了包公的手上。包公在看完案卷之后,非常生气,但是是自己的侄子又十分为难。包公在剧目中自小就失去了父亲,是由包勉的母亲抚养他长大,所以他称呼她为嫂娘。嫂娘对他恩重如山,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儿子,包公左右为难。但是在公私两难之中,他选择了前者,决定大义灭亲,决绝地斩下了包勉的头,然后又回到赤桑镇向嫂娘认错。
这是戏剧里面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民间是为了想歌颂包拯的铁面无私而进行编写的剧情。真实的历史中,包公斩共勉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按照宋朝的规定,如果法官与被告人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姻亲关系,是需要回避的。包公与包勉是叔侄的关系,如果包公选择大义灭亲,就会触及到宋朝的法律,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包公是知道规定却还要犯法,这怎么能说他是“官清如水”呢?再说宋朝那时候的法律更广泛、更仔细,而且也相当严格,所以说这个故事是编剧编造的,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依据。
历史上包公是什么生肖
包公是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生人,是农历己亥年也就可以判断包拯是属猪的。包拯年幼的时候,他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而且出使过契丹,死后被封谥号“孝肃”。
包公像
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官吏,在人们心中他是清官的典型代表,老百姓亲切的叫他“包青天”说明他执法就像青天一样严明透彻,不含半点污浊。
他的政绩和特点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他执法严明,号称铁面无私,从不会被亲情这样的羁绊蒙蔽了双眼;他关心百姓疾苦,主动为民请命;他提倡改革,想要找寻更适合国家的方针政策,试图在摸爬滚打中摸索前景的方法;他严惩贪污,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为维护公堂上的严明而努力。
包拯的行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和强化了北宋王朝的根基做准备,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抑制或者说是减轻的方法,来缓和王朝各个阶级的矛盾。起到对当下政局的巩固作用。他的很多主张和做法在当时看来,都是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的。
包拯的故事被很多人传诵,那句经典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就是百姓对包拯最好的信任,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包拯来管理,他们愿意生活在有包拯的年代,因为做官就应该为民考虑,一些冤假错案,往往因为普通民众的权力过低容易被忽视,包拯将这些当作自己做官的准则,才能受到百姓爱戴。
包公孝肃祠在什么地方
包公孝肃祠简称“包公祠”,在合肥环城南路的一个土墩上,位于包河公园古建筑群内,明弘治年间知府在这边修建了包公书苑,所以叫做包公祠,包公祠 纪念的是宋代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包拯的公祠。
包公孝肃祠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组成,整个祠堂风格古朴,显得极为庄严,包公祠里有铜像,有龙、虎、狗三口铜铡,象征了包公断案的义正言辞,铁面无私。祠堂内还有包公断案的蜡像,包公演义等历史文物资料。
整个祠堂为白墙青瓦构成,像闭合式的三合院那样的存在,主建筑是包公亭,厅内有包拯的塑像,在镶嵌黑石的包公像面前,仿佛一切贪赃枉法,贪官污吏都能烟消云散,黑脸包公铁面无私,凛然正气的看着你。
包公亭的西面是一条长廊,东面耸立着六角龙井,里面有一口井,井内的泉水叫“廉泉”,相传这口井还有个故事,传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泉水里的水,非常不舒服,因为他是大贪官,,因为他们都是好人。而有人喝了这井里的水,却觉得泉水很好喝,还有一点甜美的感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公祠的西南面是流芳亭,传说包拯年幼的时候常常来这边读书。包公祠内有一块吸引人的石头,是从包公墓中清理出来的刻石,是一块讲述了包拯一生的墓志,对于现在研究当时的历史,和对包拯人物原型的还原都有巨大的影响意义。
碑中记录了包拯做官的时候铁面无私的一些事迹,据说人们对包拯非常崇敬,在参观包拯祠堂的时候,在碑石上指指点点,常年累月下,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可以看出人们心中对包公的尊敬。
包公探阴山讲了什么
包公探阴山是我国传统曲艺京剧中的剧目之一,戏曲取材于《三侠五义》京剧也有叫《铡判官》的,此外淮剧和豫剧都有这一块的曲目,电视剧《包青天》中也有明确讲述。
包公探阴山
说的是,颜查散和书童上京赶考的时候,住在刘金蝉的家里,有一个有钱的大官员冯君衡想娶柳家的千金,就到刘家杀了叫秀红的人,然后还陷害颜查散,结果颜查散被抓到监狱里去了,之后他又指使王奇把和颜查散同行的书童毒死。
包拯和王朝马汉到地府的时候,发现生死簿的数字被篡改了,包拯大惊失色,他发现颜查散的寿命从原来的69岁变成只有29岁,小鬼告诉包拯是因为红判官篡改的,包拯要红判官出席,他被包拯判为斩刑,随即虎头铡被搬上阎王殿,红判官被战死。
阎王爷让人把颜查散那一段改回来,几天之后,是冯君衡大喜的日子,他以为自己能顺利娶到柳家千金,丝毫没有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有半点悔改之情。他在途中被开封府的官员抓起来,包拯升堂,让冯君衡的上司陪审,为的就是让他看清自己的手下做出的肮脏勾当。
一开始冯君衡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是王奇供出冯君衡就是毒杀吕墨的真凶,王奇因为贪心,谋财害命被包拯斩首示众,颜查散因为是被诬陷的,罪名已被解除,包大人还了自己清白,就被无罪释放了。
而冯君衡这个幕后黑手,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当然不能让他有好下场,包拯宣判铡刀之刑,被压上虎头铡给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