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专访 Farfetch 专访陈漫:漫 无止境
在陈漫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懂中国时尚的人,肯定晓得陈漫这个名字。身为众多女星的御用摄影师,其作品频频出现在重量级时装杂志,如《Harper’s Bazaar》和《Vogue China》等封面上,35岁的陈漫迄今是少数能在国际时尚和艺术坛上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对事事观察入微,她自幼便得到从事美术行业爸爸的遗传基因,对绘画颇有天赋。但却没料到在中央美院大学期间竟逐渐爱上摄影,转跑道立志成为专业的摄影师。
她在照片上利用大量的后期制作效果,每每作品都意外性地结合了西方拍摄手法,却同时蕴含着内敛的中式美感,令人印象深刻,结果一举成名。在众人的眼里,陈漫不光是只会拍照的摄影师,她更代表了现代中国时尚及艺术的萌芽和成长。
于是,有西方媒体干脆将她封为中国版的Annie Lebovitz(以名人和肖像摄影闻名的国际大师级摄影师),从此展开了陈漫的时尚革命……作为一名中国知名时尚摄影师和艺术家,您认为曾经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有哪些?困难是来自于内心的,我们是处在和平的年代,人要知足,人要感恩,没有挑战没有意义。
过去20年,在您看来见证了这个国家哪些巨大的变化?我前三个阶段的作品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我做了很多艺术与时尚的跨界表达;第二个阶段我做了中国当代真正时尚审美的表达,去表达中国当代美,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习惯模仿西方日韩流,所以建立中国当代美变成了我这种专业人士该做的表达;第三阶段我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
图形设计和绘画是如何影响您今天的审美的?创作中为什么会采取那么多的后期制作效果?
我擅长把概念变成具象。
从小学的画画,之后到中央美院,之间做过插画师、平面设计、建筑、舞台美术。学画画太久了想学些别的,就报了第一届摄影专业。
一般有后期的影像我在没有拍好之前就在脑子里有个画面了,和最后完成的画面基本相同,当然也有即兴式的,我喜欢有生命的创作过程。其实到现在,也没有人这么拍照片。这是一种创作尝试,一种年轻人的创作热情,一直在做加法,加一大堆,特别热闹。
后来进入时尚圈,大家对我都有 N 多的顾虑,觉得陈漫这人,后期太多,找她拍怕拍成妖魔鬼怪。所以我一下就跳到一个极简的阶段,像一寸照片放大一样的 beauty 大片,让人知道我原来不只光会修图,慢慢也就有明星让我来拍,奠定了时尚圈主流摄影师的地位。
最近您在忙什么?
最近在忙太庙的展览,也是首个我自己创建的公益微电影的发布,以及从未公开过的国画个展。
在您眼中,现代中国是怎样的?最能代表现代中国的事物是什么?
中国时尚的演变是由文革后的改革开放,从春节晚会的模仿、港澳台的审美潮流,一直到深入改革开放模仿欧美的潮流,接着回归亚洲哈韩哈日的潮流。
即使今日开始发现自我,但仍是西方时尚物质潮流下所领悟的潮流。但会有星星之火的力量,去真正发现何为当代中国之审美。
“我想用被物质文明惯坏的人类的眼光,进行现代语言的视觉阐述”
中国和中国文化在您的作品中成为了伟大的灵感,您希望借此传递怎样的信息?
我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生活、生活的影响、我的时代、我生长的地方,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我称我们这代为见证物质梦想变成现实的一代。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处在这种西方物质文明影响下的情况。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需要是最大的,我想结合西方和对世界有益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环保、内心和外在世界取得平衡点。
用被物质文明惯坏的人类的眼光,进行现代语言的视觉阐述。
哪位艺术家或年代对您的参考价值最深?
每个人都是我的大师,尽管他是在街边拍护照的摄影师。大师也有失败,凡人也有光明。
您的个人风格感觉是相当细微平静的。是什么令您如此舒适惬意呢?
我的个人作品风格可以以“融合”来总结。我的作品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也就是中国古代人类文化的软件,西方现代文化的硬件。
我还是致力于传统古人类的心灵的现代表达。我的作品超混合,符合这个时代的面貌,既东方也西方,既主流也非主流,既过去现在又未来,既俗也雅。
您作品中的时尚影像感觉非常华丽和明亮,与您的个人风格相反。
您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总有人问我摄影是什么,我想说:摄影就是你想和一个人、一个物体、一个场景、一个时刻永远在一起或永远不在一起,同时瞬间不能察觉的深知,以肉体承载的永恒是不存在的,而不得不举起相机拍的那一刻,为的是能把其封存在好像能永恒的一个物质里。
但追求很累,我不喜欢琢磨非当下的一切。
如果要选择最能令人满足的一件事情,您会选择商业作品还是艺术呢?
说实话艺术与商业没什么不可以平衡的,它俩已经到了谈恋爱的阶段。
现在的艺术家都在做复制自己的商业工作,商品也可以是艺术品,比如ipad。不要区分,区分是人类的局限之一。我不擅长当老板,人有来有去,大家玩玩而已。
选购陈漫风格单品:
(单品图片详情请见本新闻稿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