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会是败家子吗 海鑫钢铁破产重整真相 李兆会炒股十年赚42亿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经营网注]仓促接班海鑫钢铁的李兆会多年来醉心投资,不喜实业,却没有果断将投资收益与实业运营分离开来.新财富复盘其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他通过民生银行.兴业

【中国经营网注】仓促接班海鑫钢铁的李兆会多年来醉心投资,不喜实业,却没有果断将投资收益与实业运营分离开来。新财富复盘其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他通过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金股劲赚40亿元,媒体上关于其“炒股败家”的逻辑并不成立,但其在实业运作上,确也有解释不清的疑点和玄机。

相比资本市场打拼的众多股民,李兆会以40.589亿元的投入获得42.446亿元的浮盈,投资业绩可谓相当出色。那么,他是不是一名擅长此道的高手?

据新财富杂志报道,A股市场已有40余位富二代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他们还在逐步获得控制权。而新财富研究发现,其接班进程越深入,家族企业的超额收益越低。与此同时,脱离既定传承轨道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富二代接班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经营上的风险。

海鑫钢铁的破产重整,海翔药业的易主,已成为其中的典型。遵循标准接班步骤培养的海翔药业少东家罗煜,在行业平稳发展时尚能Hold住,一遇风浪就加速撤离,且不论其是否涉赌,财富观与经营能力或是这个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而仓促接班的李兆会多年来醉心投资,不喜实业,却没有果断将投资收益与实业运营分离开来。新财富复盘其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他通过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金股劲赚40亿元,媒体上关于其“炒股败家”的逻辑并不成立,但其在实业运作上,确也有解释不清的疑点和玄机。

当传承如陷阱,剖析失败的案例堪称最好的警示。

李兆会“败家”真相

海鑫钢铁的破产,使李兆会落下一个玩资本败家的名声。但新财富复盘他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发现,其过去十年间的股权投资竟有超过40亿元浮盈,仅民生银行、兴业证券两项股权投资,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这与舆论中“炒股败家”的李兆会大相径庭。

不过,李兆会并非投资高手,其最赚钱的投资是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3只金股,收益则来自一二级市场套利。相比之下,他在二级市场的其他投资收获相对平淡。

李兆会的溃败,当败在无心实业。作为仓促接班的富二代,李兆会不喜实业,但在继承的责任下,不得不将实业挑在肩上,却又疏于打理,任由其无序发展,最终走向破产。对于家族事业,到底是这样的坚守,还是及时的退出,才算最优选择?

李兆会的另一失误在于,一直动用海鑫实业、海鑫钢铁两大主体在资本市场进进出出,而未能够成立一家专门的投资公司,将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平台区分开来,将家族企业的经营与家族财富的管理区分开来,终致是非难辨。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由海鑫实业控股的海博鑫惠,如今已转移至李兆会之妹李兆霞名下,且资产上升至近百亿元。无论这一变动背后是否隐藏着李兆会保全家族财富的苦心,在海鑫钢铁风雨飘摇之时,这一安排看来都难起作用。2014年3月,海博鑫惠已同海鑫实业一起被债权人告上法庭,并申请财产保全。

不管愿不愿意,李兆会的名声是坏了。伴随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鑫钢铁”)2014年3月全面停产,6月向地方政府递交破产重整预案,“败家子”的标签已经牢牢贴在他的身上。

李兆会究竟因何“败家”?许多媒体的说法是“炒股”,“从实业大量抽血玩股票”,“海鑫钢铁被他当成了提款机”。

这当真是事实吗?如果属实,那么,李兆会究竟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哪些投资,其损益到底如何?他的炒股如何拖垮了海鑫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