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后人 《人民日报》彭雪枫遗作:娄山关前后
编者按:彭雪枫同志,1907年9月9日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中央军委命名的军事家。1944年9月11日,在抗日战争前线壮烈殉国,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年仅37岁。
《娄山关前后》是彭雪枫在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撰写的文章,发表于1936年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二万五千里》一书中。文章介绍了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和娄山关、遵义战役中红三军团的作战情况。本报有删节。
二郎滩的背水战
在回师遵义的途中。
这一次是赤水河的再渡,一路来浩浩荡荡,然而当前横了一道河,名叫做二郎滩。遇水造桥的任务就摆在先锋两个团(十二团、十三团)的面前了。
环境并不那样的太平,倘若敌人在对岸凭河堵击,事情可就麻烦了,而且事前又得到一个情报,说敌人有以其主力阻我渡河之模样。
“争取先机呀!”一面集合红色工兵搭浮桥,波浪作了他们斗争的对象;一面使用红色水手们乘船渡河,首先是占领阵地,其次是远出游击,船仅三只,每只能装30人,一来一往,大费力气。战士们急如星火,然而只有“等”。
一个营过去了,机关枪过去了,游击队派出了,阵地占领了,忽然远方传来了零碎的枪声,接着送来了轻重机关枪声,最后渡河部队的报告说,我游击队与敌接触,敌番号、兵力不详,但估计约在一团以上。每一个人的思想:“增援!增援!”然而浮桥才架起了1/5,船仍然是三只,每只还是只渡30人。
“赶快呀!”“赶快呀!”
终于渡过了两个营,劈面是个高山,三步缩做两步拥上去。部队展开了,敌人的子弹从耳旁飞过,炮弹一颗一颗地落在前面或者脑后。
这是一个背水阵。
敌人是那样的不行,我们的冲锋部队还隔着几个山头,他们就溜,而且像流水样的溜了;追过去,追下了悬崖,敌人从悬崖边跳下去,跌死或者跌伤,一个窝里就跌了三四十。胜利者不能像那样的跌下去的,所以只得弯了路。敌人就乘这个机会跑得无影无踪了。满山遍野的背包、衣服、手榴弹、军用品,以及敌人死者、伤者身上的枪支、子弹,在今天统统换了主人。据俘虏说,他们是侯之担的两个团,而且是个什么副师长率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