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的妻子 赵世炎:共产党是战斗的党 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

2017-06-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五月过后,帝国主义与其走狗看到工人群众团结起来的力量,就想方设法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对付工会,压迫工人.赵世炎及时分析形势,提出工人阶级要由防御转入进攻.这一分析,得到上海总工会的赞同,接着,上海各工厂的罢工斗争全面展开.从1926年6月至10月,赵世炎来往于闸北.南市.沪东和沪西,指挥了上海各工厂数百次的罢工.他经常深入到工厂和工人交朋友,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情况,指导罢工.商务印书馆职工在罢工斗争中战斗力强,思想活跃,开会时大家对罢工中的一些问题有时发生激烈的辩论.赵世炎经常去参加他们的会议

红五月过后,帝国主义与其走狗看到工人群众团结起来的力量,就想方设法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对付工会,压迫工人。赵世炎及时分析形势,提出工人阶级要由防御转入进攻。这一分析,得到上海总工会的赞同,接着,上海各工厂的罢工斗争全面展开。

从1926年6月至10月,赵世炎来往于闸北、南市、沪东和沪西,指挥了上海各工厂数百次的罢工。他经常深入到工厂和工人交朋友,了解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情况,指导罢工。商务印书馆职工在罢工斗争中战斗力强,思想活跃,开会时大家对罢工中的一些问题有时发生激烈的辩论。

赵世炎经常去参加他们的会议,他总是双手抱肘。凝神静听,当听到争论要点时,便起而发言解除分歧。对这一段经历,陈云在回忆赵世炎时曾写道:"我在商务印书馆党支部和职工活动分子的会议上,曾多次听过他的讲话,每当大家意见分歧时,只要他来讲一下话,大家都心服口服,很快消除了分歧取得一致意见。

赵世炎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重的革命家,我深信,他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心中。

"赵世炎为了掌握罢工斗争的情况,总结经验,指导斗争,他在1926年6月19日及时地写了"一论""二论"直至"七论"上海的罢工潮文章,使罢工斗争始终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手工业、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市政工人到码头、港口、运输工人,从工厂到上海四大公司、百货业,罢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3个月间有数十万人参加罢工,充分显示出上海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巨大力量,使上海的中外资本家十分恐慌。到9月底,罢工斗争在取得一定胜利之后相继复工,这就是"五卅"周年纪念以来持续3个多月的上海经济大罢工。赵世炎在这一大罢工斗争中充分显示出他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和高度的理论水平。

1926年7月,中共上海区委成立军事委员会,赵世炎担任委员。10月,形势迅急发展,北伐军饮马长江,叶挺部队力克武昌,浙江省省长夏超宣布脱离军阀孙传芳而独立,上海将属于谁的问题提到了各种势力的眼前。10月18日,中共上海区委召开特别活动分子会议,讨论上海暴动。

赵世炎在会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说:"我们虽要尝试暴动,但前途如何,还难预料。"19日又召开区委主席团会议,赵世炎检查了暴动的准备后说:"此运动还不能乐观,我们要特别注意秘密工作。

""现在我们对于失败后的预备及胜利后的举动都待讨。"20日,上海区委发表告市民书,号召"市民武装起来","建立市民政权"。23日下午5时,上海区委下达命令:24日凌晨暴动,但这次暴动,群众并没有充分发动,起义力量比预计的少得多,各区有动有不动的,加上敌人已有准备,暴动失败,上海区委委员奚佐尧和码头工人的首领陶静轩英勇就义。这就是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暴动失败,接着第二次暴动也失败了。上海区委接连召开会议,检查情况,安排工作,总结经验,组织力量,准备更大的暴动。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赵世炎在《上海工人第二次起义》一文中愤怒地指出:"白色恐怖的屠杀,只有激起红色恐怖的革命,以恐怖答复恐怖,这便是革命的状态","武装在军阀手里便是白色恐怖,夺取武装到群众自己手来时,即革命的武装斗争之爆发。"

经党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了特别军委,周恩来、赵世炎都是成员。1927年3月,北伐军进逼上海,周恩来和赵世炎等精心制订了暴动的计划,将上海分为闸北、南市、虹口、沪东、沪西、浦东、吴淞7个战区,给每个区都制订了十分具体的作战计划。

3月21日上午9时,上海区委决定发动第三次暴动。接着,上海市民代表会议执委会常委召开紧急会议,汪寿华宣布中午12时全市总同盟罢工,下午1时开始暴动。会后,赵世炎即去上海总工会,然后到宝山路暴动总指挥部,和周恩来一起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下午2时,赵世炎亲自指挥沪东纠察队攻打江湾警察署,晚上和周恩来轮番到前线指挥战斗。22日下午6时,工人纠察队占领敌人最后一个据点——北火车站,至此,由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完全胜利。

25日,赵世炎向中外30余名记者介绍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意义和经过。不久,赵世炎写了《上海工人三月暴动纪实》的文章,对第三次武装起义作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他在评价这次武装起义的伟大意义时写到:"三月暴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位置,是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保障中国革命的胜利,划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页新篇幅。"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给上海带来了变化,但赵世炎对当时的形势还是有清醒的估计和警惕的。早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之前,他在商务印书馆一次干部会上就说过:"蒋介石根本是反动的,现在我们欢迎他,将来他会掉过头来杀我们的。

""我们有吃蒋介石子弹的危险,同志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警惕。"3月19日上午,赵世炎在上海区委召开的活动分子大会上作报告说:"在阶级观点上看,是确立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领导权,也就是我党要确定领导民族革命的地位。

"武装起义胜利后,赵世炎对邮局工人纠察队说:"枪杆子无论如何不能放下,这是我们用血肉换来的,而且我们手里如果没有武器,工人阶级的利益就没有保障。""我们的三次武装起义和苏联的二月革命差不多,蒋介石可能是中国的‘克伦斯基’,看来我们将来还得再准备一次武装起义,还得来一个中国的‘十月革命’。

中共上海区委在暴动胜利后立即准备应变,将武装纠察队进行改编,在纠察队总指挥部内设训育部,以加强对纠察队的政治军事训练,使之更加革命化、战斗化。

3月25日,赵世炎在党的会议上宣布:每两个月训练纠察队员3000人,预期共训练12000人。可是,时间来不及了,蒋介石已在磨刀,准备对上海工人纠察队下毒手,对共产党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