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写给爱妻的人间至文《与妻书》
林觉民(1887—1911年),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书》作者。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幼年被过继给叔父。少时厌恶科举,遵父命应考童生,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第一个交卷了事。1907年留学日本,进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并学英文、德语,撰写《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及翻译《六国宪法论》、英国小说《莫那国犯人》。不久参加同盟会。1911年初得黄兴、赵声自香港来信,归国约集福建同志响应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4月23日夜由香港入广州。起义时,随敢死队领先袭击两广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关押在狱中数日,滴水粒米不肯入口。在督衙受审时,他昂首挺胸,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年仅24岁。两广总督张鸣岐曾这样评价他:“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林觉民不但是一位革命先烈,生得也是一表人才,而且是个感情丰富的男儿。他深爱着自己妻儿。他的妻子陈芳佩(字意映)小他1岁,出自书香门第,与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同宗,长得眉清目秀、玲珑剔透,且能诗善文、贤惠聪颖。
尽管他们最初是奉父命成婚的,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先结婚后恋爱,恩爱有加,专一而投入。从《与妻书》中可知,他们1905年 结婚后,同住在林家的双栖小楼上,“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梅疏筛月影,依稀掩映”,夫妻“并肩携手,依依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男欢 女爱,蜜月燕尔,结婚后第二年便得一子伯新。
林觉民曾多次在好友面前称赞道:“吾妻性癖,好尚与余绝同,天真烂漫女子也!”对于自己参加革命,陈意映不仅 知道,而且愿意追随夫君左右(“望今后有远行,必明告妾,妾愿随君行”)。
在丈夫的影响下,她还解放思想,自动松开小脚,投考福建女子师范学堂,是第一届 毕业生。由于夫妻感情甚浓,林觉民曾有感而发,写下一篇名为《原爱》的文章,专论男女爱情的道理,字句发出肺腑,甚为感人。
林 觉民于广州起义前夕写下的绝命书(亦即《与妻书》),情感诚挚、激情澎湃,表示出献身革命的坚强决心,充满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勉励妻子“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其情其志影响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小我成就大我,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取义、慷慨赴 死。
鲁 迅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奔赴起义战场、随时可能牺牲的前夜,林觉民心绪激荡、感慨万千,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倾注着满腔豪情和 柔情,“泪珠和笔墨齐下”,独自挑灯疾书,在随身手帕上写下了长达千字的《与妻书》,巾短情长,直到天将明才停笔。在写信时,他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 笔”;但又恐妻子不解其衷曲,而忍悲完成了这篇千古绝唱。字字句句情深意切,既如黃钟大呂,又如杜鹃泣血,回肠荡气,足以感天动地。《与妻书》是情书也是 遗书,是世上最最壮美的爱的告白、最最真挚的爱的低语,同时也是最最柔情的遗书。
自 古忠孝不能两全,真正的英雄就是要舍小家为国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这样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 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羶,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他还 引用《礼记》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名句,劝爱妻“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 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短短数语,林觉民牺牲小家、牺牲个人,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 操,跃然纸上。
家 书写就泪亦干。林觉民不忍再看,便急忙将两封信函委托友人,嘱咐“如果你听到我死讯,劳把信件转到我家”,随后便赶赴广州城。此时此刻,他顿觉一身轻松, 了无牵挂。他对同去参加广州起义的战友说:“此举如果失败,死人必然很多,定能感动同胞!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光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 也,有何遗憾!”
林觉民在穗城英勇就义后,消息传到家中,已身怀六甲的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欲随夫而去。这就足见两人感情之深、之切!后经林家双亲跪下,求她念在孩子尚幼,需要母亲照料,这才放弃了自杀之举。林死去不足1月,悲伤过度的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此后些许时日,收到姗姗来迟的那封绝命书,她更是轰然昏倒,肝肠寸断,心似枯井。过了1年多,她终因思念丈夫过度,成日郁郁寡欢而病死,追随他于九泉,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增添了一份辛酸。
历史一页页翻过,这个名字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他就是林觉民。一段血色的爱情、一次大恸的泪滴,见证了血风腥雨中,那个为了不能忘情于普天下人民幸福的“司马青衫”。
[李子迟著:《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