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斗花鸟 从花鸟圣手到书法名家 开封书画家张彦林的艺术之路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本是一个画家,擅长花鸟.尤对牡丹.兰竹.梅花钟爱有加,曾是开封知名的"花鸟圣手".为了能在自己的画上写出漂亮的落款题字,他又拜师学艺,研习书法,如今他的书法作品,在开封书坛颇有名气.这位书画皆能的艺术家,就是张彦林先生.□东方今报记者 陈伯辉见习记者 马青竹 /文图曾经他是有名的"花鸟圣手"年逾古稀的张彦林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抢眼".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特有艺术家的"范儿",所以无论谁见了张先生,都

他本是一个画家,擅长花鸟、尤对牡丹、兰竹、梅花钟爱有加,曾是开封知名的“花鸟圣手”。为了能在自己的画上写出漂亮的落款题字,他又拜师学艺,研习书法,如今他的书法作品,在开封书坛颇有名气。这位书画皆能的艺术家,就是张彦林先生。

□东方今报记者 陈伯辉

见习记者 马青竹 /文图

曾经他是有名的“花鸟圣手”

年逾古稀的张彦林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抢眼”。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特有艺术家的“范儿”,所以无论谁见了张先生,都会觉得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潮老头”。

见到张彦林先生是在开封刘庚三书法协会举办的一次笔会上,他在宽大的书案边聚精会神地挥毫泼墨,他专注的神态流露出对艺术的认真与热爱。

1941年,张彦林先生出生在开封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的影响,他自小对绘画颇感兴趣,梦想着能成为一名画家。后来经过努力他考上了河南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以后,他拜师绘画名家张光斗先生的门下,认真研习绘画。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笔下的牡丹、竹子、兰草在开封书画界崭露头角,他画的牡丹雍容华贵、清雅大方;墨竹枝干刚劲、亭亭玉立,有随风舞动之感,兰草娇柔百态,招人喜爱。

既然画出了名,必然有求画者,亲朋好友,同事知己,他义不容辞。然而等画落款之时,张彦林木然,求者叹息,好画一张,可惜落款题字反衬得很不协调,要知好画只有题好字才能算得上佳作。如何把字题好,在画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

因为感恩 他将字更为“慕三”

张彦林先生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为了能使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他开始在书法上下工夫。他访遍名师,苦临古帖,在开封的各条街道上看牌匾、榜书、他想找到一种适合自己风格的字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苦苦寻找,终于发现著名书法家刘庚三先生的书法很适合他。张彦林先生说:“第一眼看到刘老师的字,就有说不出的喜爱,那威严雄健,刚劲有力,结构规整的字体,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那一刻开始,心中便升起和刘老师学习书法的强烈欲望。”

俗话说书画同源,刘老师看他有这么好的丹青功底,同时也被他执著的精神深深打动,便欣然收他为弟子。在刘庚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开始临颜鲁公的《勤礼碑》、《多宝塔》和华世奎的《两烈女碑》,以夯实的笔下功夫,再攻“庚三”体。

刘庚三先生在指导学生时常说,练习楷书,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把字写好。张彦林对刘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不管工作有多忙,他也要提笔写一会儿。为了练好书法,饭煮糊、水烧干是常有的事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张彦林的字写出了帖意和水平,他将颜体的威严刚烈和华世奎的雄健伟岸、刘庚三的秀丽洒脱,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其字体竖如钢筋铁骨,横似苍龙躺卧,点像陨石坠地、蜻蜓点水,撇如宝刀出鞘,垂露用力劲道,悬针写得巧妙苍老,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尽显出浑厚恢弘,使人观赏后心情舒畅,回味无穷。

无论条幅,斗方、扇面,乃至巨幅大作,张彦林都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深得行家赞誉,而今求字者甚多,张彦林感叹:“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刘庚三老师的指导,成就了张彦林从一个“花鸟圣手”到“书画名家”的华丽转身,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敬重与爱慕,他将自己的字号改为“慕三”。

因为有心 他要活到老,学到老

看过张彦林先生的作品,其字、其画相得益彰,达到完美结合。他的作品被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友人收藏。已过古稀之年,现为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花鸟书研究会会员、刘庚三书法研究会副会长的张彦林先生对此并不满足。

他说:“学习书法一定要做到多看、多读、多临、多写,从而真正感悟、体味古人书法的要领与精髓。作为一个书画家,要继承传统、传承国粹,在艺术创作中享受人生,活到老、学到老。目前,我把书法作为自己学习探索、修身养性和锻炼康复的一种手段,把书法作为生活乐趣。”一键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