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艺术 文艺工作者的良心(魏东侠)
《衡水晚报》"良心颂"征文一下子火遍全国,我认为不足为奇,因为每个人都有良心需求,比如生产毒奶粉的,也怕吃到膨大西瓜,往"五常大米"上打蜡的,也恨往辣椒酱中掺苏丹红的。尤其美国新当选的总统特朗普竞选中发生的一件事,更让世人对良心刮目相看。
拉选票活动异常激烈时,特朗普的女儿出尽了风头,但还有一个人的女儿帮了老特的大忙。她自称是多年前为骗保而自杀的某男的女儿,当时保险公司没赔一分钱,一家人眼看着活不下去了,特朗普知道这个事情后,深受触动,动了恻隐心,伸手救助了这家人。
多年后,这家的女儿长大了,发现竞选总统的竟是自己的恩人,立刻投票,并影响周围所有人纷纷支持特朗普。这个急需多方支持的老头子不会想到,当年自己不经意的那一点点社会良知,其实是一粒饱满的种子,要发芽,会开花,慢慢长成参天大树,专门等有那么一天,跑来为他遮风挡雨。这是一个"良心牌"超大礼包,及时雨一样砸过来。他没想到,好多人都不会想到。
良心换良心,四两换半斤。四两换半斤?这不赔了吗?其实不然,还有下次呢,下下次呢,下次一定是半斤换六两,下下次一定是六两换七两。总之,投桃报李,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作为一名业余文艺工作者,有编辑的厚爱,有读者的青睐,我自然也愿意有相应的职业操守,所以时常如履薄冰,三思而后行,生怕写出违背良心的东西,将读者推进万丈深渊,将编辑陷入不义之地。
即使这样,也觉得创作如临大敌,充满危险,充满考验,需要写作者既不要酝酿成通篇谎言,又不要急就成一时痛快,所谓见字如面,你写了什么样的东西,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呀。
前些日子,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大师李春雷到衡水市文联开讲座,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报告文学,好多是广告文学。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易中天也说过,文人没有气节,只有节气。从此再被称做文人,我都觉得没脸。
不说远古,只说近代,鲁迅可以弃医从文,以笔当枪;闻一多面对犯国强敌,拍案而起;朱自清誓死不做反动派的官,不吃美国面粉。而今,这样的文人确实少了,良心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道德只求不触犯法律。而法律,那是一条不可碰触的线呀,如果连劝人为善的文人都沦落到猫在那条线周围徘徊复徘徊,这个世界将糟糕成什么样子?
网上接连爆料,好几项全国级评奖,都有猫腻。诗人厚颜无耻地抄袭,作家到处游说人情,评委私下收受贿赂,潜规则一堆堆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许诺的公平公正变得无比苍白,流于空谈。什么努力,什么才情,一时整个文坛乌烟瘴气。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作为小作者,我却幸运地遇到了那么多好老师,好编辑。他们中的好多人,我到现在都不认识,但凭着对一个新人的努力和热情的肯定,他们删繁就简,修枝剪杈,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齐心协力帮我前行,催我奋进。正是亲身见证了这些人的职业良知,我才有幸踉踉跄跄走到今天,取得一点文学成绩。
既然说的是文艺,就不能光评文,不论艺。艺人也确有不争气的呵。一位老艺人,今天代言磁力裤,明天代言洗脚盆,今天宣传降压药,明天鼓吹痛风贴……一个套路,都是病后所用,都是已"药到病除"。
后来有好事者给统计了一下,这人竟然在得了二三十样绝症后,还没有一点死的迹象。我忽然想起了赵丽蓉、马三立等坚决不做广告的老艺术家们。他们不见得不知道钱的好处,他们更知道名声的重要,人格的重要,良心的重要。
文艺工作者,"对得起谁"是个值得问自己一辈子的问题。普通人只需问问自己,对得起"党的栽培、领导的厚爱、父母的教诲吗?"就可以了。文艺工作者还要多问几句,对得起编辑、老师吗?对得起观众、读者吗?最关键的一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如果一个人将良心和法律放到等同的高度上,那这个人就不配从事文艺工作了,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是失败的。最近流行一个词"垃圾人"。我想,垃圾人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却没被逮起来,就是因为他没有触犯法律底线,却基本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良心。他不知道,这样的垃圾多了,同样是放火,同样会杀人。
我还是喜欢正能量的故事。像弗莱明的父亲救了丘吉尔,丘吉尔的爸爸为报恩供穷人弗莱明上学,多年后,弗莱明利用所学发明了青霉素,救了好多人,同样救了已当上英国首相却得了肺炎久治不愈的丘吉尔。佛家说,善有善报,这该是最好的诠释。
有人说,文艺工作者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要养老人育孩子。这没错,文艺工作者也要生存,但这不等同于责任的推脱,道德的沦丧,底线的一降再降。"文化""艺术",这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啊,我们身在其中,理应多读书,不俗气,守护一方神圣,打造一片净土。
如果连我们都带头走火入魔,整个宣传阵地该是多么悲哀?!我们是前沿,我们是先锋,我们必须对得起那些关注我们的眼睛,必须不辜负那些信任我们的心灵。因为我们是代表着有文化懂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呵,自然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也就最知道,种善的重要性,种良心的重要性。就像习总书记号召我们的那样,要创作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
台湾作家林清玄作品中有一句:"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无形中挽救了一个自暴自弃的小偷。二十年后,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面向他致谢,说我就是当年的小偷,看了你的文章才想,对呀,我这么优秀,干嘛非做小偷?林清玄才知道,自己随手写下的文章竟有如此功效。
我不禁想:如果人人都是赠人玫瑰的人,那么这个世界该香成什么样子?
而我们文艺工作者,正是担负着让人人都是赠人玫瑰之人的使命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