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 杨子莹“闪入”董事局 杨国强救赎碧桂园模式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豆蔻年华,对于任何一个女孩来说,也许是一段玫瑰色的回忆,填满了任性和自由.但是,对于杨氏姐妹而言,或许是不同的:就在杨惠妍年仅十三四岁时,姐妹俩就已列席旁听董事会会议.会议过后,杨国强常常向稚气未脱的两姐妹解释为何在会议上如此表态以及如何批评下属等.这是杨国强的"私塾教育".就在前后几年间,颠覆地产格局的碧桂园齿轮已然向前滚动.1995年,杨国强联手4个合作伙伴逼宫三和公司股东-原建筑商杨国强一度为后者垫资建造近4000套别墅.然而由于后续资金匮乏,这4000套别墅险些沦为烂尾楼,直到

豆蔻年华,对于任何一个女孩来说,也许是一段玫瑰色的回忆,填满了任性和自由。但是,对于杨氏姐妹而言,或许是不同的:就在杨惠妍年仅十三四岁时,姐妹俩就已列席旁听董事会会议。会议过后,杨国强常常向稚气未脱的两姐妹解释为何在会议上如此表态以及如何批评下属等。这是杨国强的“私塾教育”。

就在前后几年间,颠覆地产格局的碧桂园齿轮已然向前滚动。

1995年,杨国强联手4个合作伙伴逼宫三和公司股东—原建筑商杨国强一度为后者垫资建造近4000套别墅。然而由于后续资金匮乏,这4000套别墅险些沦为烂尾楼,直到杨国强创办贵族名校带动销售才得以盘活这些别墅。此后,杨国强得以掌舵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的零息融资,即向每名学生收取30万元的教育储备金,并规定在毕业后才能取回,为此集资近3亿元。事实上,在中学生活中,杨氏姐妹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其父杨国强所创办的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度过。后者旨在培养“董建华式人才”,即“开车不用司机,当官不用文秘,出国不用翻译”。耳濡目染之下,碧桂园式教育在姐妹俩的成长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作为见证父辈辉煌创业的一代人。

5月31日下午,碧桂园宣布,委任杨子莹为公司执行董事。继杨惠妍4年前晋身碧桂园第一大股东之后,杨子莹正式加入公司管理层。杨氏姐妹,已然是成长的第二代。

实际上,杨氏姐妹的履历颇为相似。2001年秋,杨国强将高中毕业的杨惠妍送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2005年春,23岁的杨惠妍毕业回国,以杨国强私人助理的身份加入碧桂园,协助父亲订立发展策略、投资计划及整体项目规划。

那一年,杨国强早已将碧桂园中国营运公司的权益转让予杨惠妍,并于招股书中坦然公开意欲训练杨惠妍为其家族拥有的本集团权益的承继人。

时过两年,就在碧桂园上市之际,杨惠妍神话由此诞生:以1300亿元的身家荣登胡润(胡润新闻,胡润说吧)百富榜和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榜首。不过,除了早前网络流传的结婚视频之外,聚光灯几乎无法捕捉到她的身影,一如其父低调作风。

与杨惠妍些许不同的是,杨子莹则在碧桂园韬光养晦近3年。在此之前,她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主修心理学,之后曾在一所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工作。

年仅20岁,杨子莹就已加入碧桂园担任杨国强助理,直到如今升任执行董事,负责碧桂园财务,包括境外及境内融资,由此不难看出杨国强对其的器重。

接班人危机日益严重

杨子莹的入局,也意味着碧桂园高管团队更为复杂的家族化构成,其中尤以杨氏亲属为核心。

在目前10位执行董事当中,5位是杨国强家族成员,4位是创业元老,以及莫斌一位职业经理人。其中,5位杨氏家族成员是碧桂园董事长兼创始人杨国强、杨国强二女儿杨惠妍、三女儿杨子莹,杨国强侄子杨志成与杨永潮。除了董事局中拥有5位家族成员外,其他杨氏家族成员也在公司中任要职,其中杨国强的亲家、杨惠妍的公公陈华,以及婆婆赵英华也在碧桂园中担任要职。在莫斌未入局之前,碧桂园前总裁崔健波则是9位执行董事之一,后者于2010年7月22日之后出局。他曾与杨志成、杨永潮于2003年获委任执行董事。与杨国强同乡的崔健波,曾于1995-2000年期间任顺德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2000-2003年期间任顺德市北滘镇镇长。

事实上,杨国强2009年年报中就曾承认,在自2007年开始的全国性扩张中,集团内部遇到问题,并在2009年强调改革。对此,万科集团战略与投资管理部就于2007年11月30日在《万科周刊》上专门刊登了报告《碧桂园高速发展之谜》,指出“碧桂园实行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关键职能的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于总部,职能部门一统到底,直接管理所有项目的相关领域。杨国强本人只管建筑设计院和投资拓展部,其他部门由高管团队管理。”

如此一来,家族成员或者董事成员分别管理,极可能导致区域公司与职能部门主管者的不协调。其中,执行董事之一杨贰珠负责分管工程建筑公司腾跃建筑,而区域公司在无权的情况之下无法调动腾跃建筑公司。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省外公司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建筑公司,由此碧桂园原有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再行之有效。

无怪乎,该报告同时质疑其长期可行性,尤其是在碧桂园规模扩张过程中。为此,本应在2007年上市之后冲刺的碧桂园却是差强人意。2008年,销售收入下降11.6%,销售面积下降17.8%,全年收入下跌11.4%;2009年,碧桂园的销售收入与2007年相比仍有1%的差距,毛利率由44.7%下降为26.4%。

不过,“垂直管理模式”,即总部服务于项目的管理模式,则真正开始于莫斌的入局。与崔健波相比,莫斌或许是更具专业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在加盟碧桂园之前,其率领的中建五局就与碧桂园有过项目上的合作,对房地产开发、建筑业务、施工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多个范畴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

彼时,莫斌的空降,更是适逢杨国强为“质量门”一筹莫展之际,尤其是长沙碧桂园威尼斯城项目。事实证明,莫斌为此交出一份成绩单:为提高工程质量,推出奖励制度,产品合格的施工队可获得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2010年,长沙碧桂园威尼斯城项目的收楼率提高到了90%,他更是为此表示希望2011年威尼斯城项目的收楼率提高至100%。

如今,在家族圆桌上,已然是三派风格:第一代创业元老、第二代家族承继人和职业经理人,各司其职。尤其是杨子莹入局后,提拔第二代承继人的色彩更加浓郁。

事实上,早前就不乏负面舆论指出,较之其他两派势力,以第二代家族承继人为代表的杨惠妍尚且稚嫩,不太擅于处理诸如房地产行业与地方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对于政府资源等资产亦无法如愿传承,因而接班人危机日益严重。不过,如今看来,碧桂园任命年仅23岁的杨子莹为执行董事,专司财务,主攻融资,或许是新管理模式下的一种平衡。

推崇“沃尔玛速度”

“我认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才是最重要。如果我80岁的时候走在街上,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会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就满足了。”杨国强此前曾如是表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如此骄傲而不愿背负社会负面舆论的人。但是,事与愿违,在家族模式备受诟病的同时,碧桂园亦不得不遭受“零地价拿地”、“违规拿地”的种种苛责。

至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陷土地违规漩涡的碧桂园在安徽和县的开发项目上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国土资源部通报处罚,责令停工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早在2007年,继碧桂园披露其土地储备达到4500万平方米之后,碧桂园的圈地之说就一直甚嚣尘上。《碧桂园高速发展之谜》中,指出其“批发大盘”的开发模式,在2007年5个月期间,40亿元拿2300万平方米的地,平均楼面地价174元/平方米;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8%。

随着土地出让规范趋于严格,碧桂园的地价优势恐难维持。对此,碧桂园高管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实际上已经做出了调整,参与了多个短平快项目开发;但这不意味着会放弃原来的经营模式,因为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综合开发是碧桂园的强项。”

即便如此,碧桂园毛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4年之前,碧桂园上市之际,则超越万科成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然而,这两年,万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碧桂园,2010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29亿元,万科的年销售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碧桂园持续靠廉价战略拉低毛利率,销售额恐怕难以突破。目前,随着碧桂园推出高端物业“钻石墅”,碧桂园进军高端产品亦初见端倪。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沃尔玛的利润率只有3%,但已经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家族了。就算我卖房子的利润率只有5%,如果能把生意做到全中国每个城市、县城、城镇,那将有多棒!”这是2007年杨国强为之推崇的“沃尔玛速度”。如今,碧桂园能否恢复彼时的“沃尔玛速度”,或许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