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后裔今在何方
张仲景,名机,约生于公元150年(汉圣桓帝和平初年)、逝世于219年(汉献帝建安末年),享年七十岁。东汉大医学家,被后人尊为医圣,与儒家之圣孔子齐名。上世纪80年代,已有学者考证得出结论,张仲景系东汉南阳郡棘阳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宛城区官庄乡张茨园村。
医圣张仲景作为南阳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南阳的一张开放名片,很多人都非常关心仲景后人今在何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他们当中还有没有人仍然在行医?经过多方寻觅,记者得知,南阳市中医中药研究所学者秦恩甲、张仲景第五十世孙、河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张鸿盘,对张仲景后裔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
并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张鸿盘先生曾撰写过《试谈张仲景后裔去向》一 文,对仲景后裔去向有着比较系统的论述,而秦恩甲先生,则根据有关记载和张仲景后裔的口传,较为详细地列出了从黄帝至今的张仲景家族族谱。
两位学者公认仲景后裔现存三个支系:l、岭南与光州支系
岭南就是现在的两广岭南一带,光州即今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潢川县。
这一支系的发现与确认,缘自于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发现。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已故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刊印的珍贵版本。
该书为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传的十二稿本(共有十三稿),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授于桂林左盛德,左先生珍藏四十余年未尝轻示出人。
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7年)于门人桂林罗哲初,罗先生又珍藏30余年,于1935年授于黄竹斋先生。
黄竹斋先生也曾考证过张绍祖系仲景后裔的真实性问题,他对张仲景距其四十六世孙张绍祖,与孔子距其四十七世孙孔宗愿的年代进行了对比。
张氏平均36年繁衍一代,孔氏平均32年繁衍一代,大体相仿。黄竹斋指出: 张氏尚少孔氏一代,多126年,人类出生率安可以常数限哉。张绍祖自称为仲景第四十六世孙,自晋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约康熙时人),从岭南又迂回原籍,寄居光州(潢川县),遂聚居成族。
说明岭南张氏自张绍祖上溯至晋朝的一千四百年间,这一仲景支系,一直安居岭南。寄居光州而并非定居,只是年长久远,又聚而成族。后来张绍祖又因为出仕,转而又从光州重返岭南。因此,现今张绍祖的后裔,在两广、在潢川的可能性均不能排除。
2、江右与钱塘支系
古代的江右即现今的江西,古代的钱塘即现今的杭州。
这一支系的发现,缘自于清代张志聪所著《伤寒宗正》一书。张志聪在该书序中自云为仲景之后,晋后迁徙不一,其九世祖隐居江右而后迁至钱塘。张志聪这一记载当属真实。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曾提到: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可见唐朝及其以前,江南地区确有仲景后裔的支系存在。
3、故里南阳棘阳支系
属南阳郡管辖,叫作棘阳名的县有三个,即汉代时设置的棘阳 (在今宛城区官庄乡张茨园村)、晋代设置的南棘阳 (今新野县东龙潭乡张楼村)、南北朝时设置的西棘阳 (在今新野县北二十五里古城村) 。
1983年《中国历史学年鉴》杂志在《河南考古文物新发现》一栏中,刊载了邓县(今邓州市)腰店乡的张泰恒(乾隆时人)为张仲景第四十八世孙的文章。
宛城区官庄乡张茨园村的张耀南(1896一1951),20世纪二十年代初曾任孙中山建国豫军樊仲秀司令部军医官,此后多行医于南阳、新野、枣阳一带,20世纪四十年代的《宛南民报》名医栏亦有报道,其医术医德,方圆闻名, 张茨园药铺家尽人皆知,张耀南先生出自中医世家,代代相传,至张耀南已为仲景第五十世孙。
张耀南的父亲张连科(49代)、祖父张万杰(48代)、曾祖父张纯嘏(47代)、高祖张宪章(46代)、太高祖张九官(45代),代代从医。张茨园村一带,至今还有缅怀张仲景的歌谣流传。其歌谣为:老翁晚年又得娃,喜煞长沙千万家,此子若是有出息,还望坐堂任长沙。
这首歌谣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一、仲景晚年在南方尚有后嗣;二、仲景亦官亦医的风范,深受长沙群众的拥戴并对其后代有所期盼;三、歌谣的口吻是当时(东汉)的,在此地张氏宗嗣中广为流传。
张姓的由来,宋代《广韵》一***载:张氏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纲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
姓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这说明,黄帝的第五个儿子姓张,此后张姓在十四个地区为望族,南阳仅次清河,为张氏较大聚集之地。
《汉书》数处皆云: 南阳张氏,世为郡之著姓。近代学者章太炎亦称: 南阳张氏,自廷尉释之来,世为甲族。张仲景也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指出: 余宗族素多。
唐代名医甘伯宗也说仲景受学于同郡张伯祖。先贤后哲张仲景系南阳郡人,皆无异议。
汉代棘阳自晋代以后,不仅远离县城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远离交通要道,一直处在三县交界处,历代战乱的波及较小,有利于仲景这支后裔的繁衍生息。
因此南阳县张茨园一带张姓,成为仲景后裔比较大的聚居地。
秦恩甲和张鸿盘两位学者均指出,在南阳郡张氏宗族内,仲景之后,受本族的兴衰和战乱疫疠的波及而迁徙不一,并多有行医者,是可以理解的。
这与孔子后裔不同之处,在于仲景后裔与历代政治纠葛较少。医家传人,多以才德要,不以嫡庶为准,而且嫡庶之间的年限代差会有较大差别的。
秦恩甲先生指出,现在南阳市内的山西洪洞张姓移民,人数众多,但并非张仲景后人。
仲景有后,代有传人。在史学的研究上,从历史记录中找依据,这是必要的,但仅仅以此为准,显然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上能够载入史册的人毕竟有限,况且后汉、三国和晋之史料,多由个人搜集整理。当时史料尤其忽略文化学术方面的问题,仲景尚无史***载,其后裔中又无出相入将之人,因而,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记载,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记载,也是很很正常的。
何况,像张仲景从长沙太守位置上挂官而去、张仲景为何不入史书等等重大历史问题都没有历史记载,更何况张仲景的后人呢?
因此,张鸿盘与秦恩甲发现的张仲景后裔的三个支系,目前的张仲景后裔都是认可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历史证据而不相信家族历史口碑相传的真实性。
三、 张释之执法严明晓出方城一驻鞍,先生严像肃衣冠。青山有庙名难泯,赤子无冤死亦安。直道曾匡王法正,片言能济孝文宽。当时酷吏俱尘土,独许廷尉入史看。这是汝南参政顾福在光绪年间写的一首《谒张廷尉祠》的诗,给汉代执法不阿的张廷尉以高度评价。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人,初同哥哥张仲一起生活,出身低微,用钱财买了个郎中令手下的骑郎,出充车骑,是个鲜为人知的小官。他认为这样混下去算是白白地浪费兄长的资财,就想退职回家。
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聪明有才,不想叫他回南阳,就把他推荐给文帝。文帝任他为谒者,这是在皇帝身边负责宾客朝觐宴飨的六百石小官,这样释之就有面见皇帝的机会,为皇帝出谋献策。汉文帝先告诫他,不要讲空话,要讲当前能办到的事情。
张释之就说秦汉之间的成败胜负的原因,汉文帝赞美他说的道理就升任他为谒者仆射,秩比千石,负责谒者的考核督察工作。后张释之跟随文帝到上林苑,视察养虎之所。文帝问上林尉禽兽的数目,尉仓皇失措而回答不出来,而养虎的啬夫却对答如流,以取悦于文帝。
文帝对啬夫十分欣赏,于是下令破格提拔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劝文帝不要以口才好坏而任意升降官吏,而要看其实际才能,并诚恳地谈秦亡国之弊就在于务虚名而不责实,啬夫喋喋利口以图邀幸,不宜升迁,否则会伤风败俗。
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就没有提拔啬夫。后文帝升任释之为公车令,公车令是卫尉手下负责守卫宫门的宫吏。有一天,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楫乘一辆车进宫上朝,路过司马门时扬鞭驱车,径往里闯,被张释之发现。
原来,汉法律规定,文臣武将到司马门都要下车下马。经问明卫士知是刘氏兄弟,张释之急追过去,将车拦住。太子和梁王不但不认错反而斥骂张释之。张释之义正辞严地说:你们为什么违背法令而不下车?难道法令对你们例外吗?二人张口结舌,只好灰溜溜地下了车。
张释之并不罢休,速写奏章上呈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不下车公门所犯不敬之罪。文帝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问文帝,文帝脱帽谢罪说:这是我教子不严所致。最后,还是由薄太后派使臣奉诏宽赦太子和梁王,太子和梁王才进入宫殿门。文帝对张释之的办事认真,不畏权贵的精神很赞赏,升他做中大夫,秩比二千石,职掌谏诤论议,专为皇帝献计献策。
不久又升他为中郎将,皇帝外出,随从护驾。他随从文帝到霸陵,文帝想到自己死后的事,怕人盗墓。他劝文帝薄葬以保护陵墓。所以,文帝后来主张公开薄葬。回宫后,又升张释之为全国最高司法官廷尉。他主张严格按法处刑,不能任意高下。
有一天,汉文帝外出游乐,护卫队拉得很长。当御车行至中渭桥时,忽一人从桥下钻出,正好撞上御车的骖马,马受惊跳起,文帝险些被摔下。那人疾速向路边田野逃去。卫士将其抓获后,文帝责令张释之严惩。
经释之审问,方知那人是乡下人,初来长安,半路上遇到皇帝出游,便躲在桥下。过了一会儿,他以为御车早已过去,就从桥下跑出。不巧正碰上御车骖马,避之不及,只好向田野逃去。张释之确认情况属实,按法令规定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当即上奏文帝对此人处以罚金。
文帝大为不满,勃然发怒,说:幸好我的马性情温和,倘若是烈性马,不就把我摔伤了吗?如此大事,你居然只处他以罚金了事,这怎能使百姓儆戒呢?张释之分辩道: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应偏私。现在依据法律,作如此判决是得当的。
若皇上要依个人意愿加重治罪的话,那么法就不能取信于人民啊!况且在当时,皇帝您要是派人把他杀了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今皇上既然交给了我这个当廷尉的,我就履行职责,公平执法,依法办事。我若不公正执法,稍有偏颇,而天下的执法官用法就可轻可重,任意增减刑罚,执法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老百姓岂不是连手脚就不知道怎么放了吗?请皇上明察。
文帝想了一会说:廷尉量刑判决是对的。后来,又有人偷了皇帝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张释之严惩盗犯。张释之依法律盗宗庙服御物者判盗犯死刑。文帝闻奏大怒,说:人无道德品质才盗偷先帝宗庙器物。
我把这个罪犯交给你,是想让你判处为抄斩九族之罪,而你却以一般的法律规定惩处,不符我敬奉祖先的原意。张释之说:按法律办这样的罪已经够重的了。如今盗了祖庙的器物就要治灭族之罪,万一有人去高祖陵墓上挖土,陛下又该怎样治罪呢?不能依个人感情来决定判刑的轻重。
文帝听了不敢自作主张,报请给薄太后,太后说廷尉处理得很合适。
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张释之想到景帝当太子时自己得罪过他,甚为担心,就请假不敢上朝。
后来,有人给他出个主意,叫他见皇帝谢罪,这样,景帝不好因此治他的罪,也表示皇帝不念旧恶。但过了不久,景帝还是把他降为淮南王相。张释之就死在国相任上。张释之执法如山,刚直不阿,不畏权势,不徇私情。
这种精神成为我国历代执法的楷模,故当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美谈。司马迁称他守法不阿意。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故乡方城县城关修了张释之祠,称 汉廷尉祠,启迪着后人效仿先贤。在今方城西北郊仍存有张释之墓,前来瞻仰者甚多,都为其光明正大、秉公办事之功绩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