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伐版王保长 全国热播川话版《王保长》 四川方言风行全国
《王保长后传》剧照 各电视台喜欢川话版甚于普通话版 四川方言剧《王保长后传》,于日前在成都电视台33频道落幕。少有的高收视率成为该剧叫好又叫座的证明。据编剧栈桥介绍,该剧开播一周后,成都地区的收视率即达9·5%左右。
此外,重庆电视台已开始在重庆地区首播。除了邻近省市,已有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数十家电视台购买了该剧的播映权。而在春节期间创下惊人收视率的深圳、厦门等地已开始重播。
令制片方大感意外的是,为使“王保长”更顺利地走向全国,他们制作了方言版和普通话版两个版本,但结果很多地方都是要么要两个版本,要么只要方言版。连上海、山东要的都是方言版。对此,编剧栈桥连称“方言剧很有市场”。
《王保长后传》热遍全国,总制片人陈永宁自是喜笑颜开:“肯定是赚了,但具体数目还不好说。” 《王保长后传》剧照 续写“王保长”剧本近尾声 《后传》之后,制片方即表示,将续拍“王保长”,编剧仍是栈桥,主演仍是沈伐。
虽然片名尚未确定,但续集的剧本创作已近尾声。故事将延续《后传》,从解放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这期间,王保长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将随时代一道跌宕起伏,他和三嫂子的生活也将历经坎坷。
总之,观众将在续集中再次品味这对平常夫妻带给人们的不平常的思考。栈桥说,《王保长后传》的成功增加了他创作方言剧的信心。
目前,找他写方言剧本的影视单位更是“排着队在等”。谈及与《王保长新篇》剧组的官司一事,栈桥说,总之《王保长后传》从开机到开播,所有手续都是经过广电总局及相关部门严格审批的。
侵权之说毫无依据,他说,官司到了这个份上,他对输赢已看得很淡,就“只想要一个结果”,而他本人是“决不接受调解的。” 写罢“保长”写“傻儿” 说起本土方言剧中的“名角”,除了“王保长”,另一个当属“樊傻儿”了。
记者最新获悉,《王保长后传》的制片陈永宁在尝到方言剧的“甜头”后决定趁热打铁,再拍樊傻儿传奇的一生,片名已定为《傻儿传奇》。尽管已有观众熟悉的《傻儿司令》与《傻儿师长》在前,但陈永宁表示他不怕“炒陈饭”,因为新版的“傻儿”将塑造一个全新的四川本土的经典人物。
因为此前的两部剧过多地渲染了樊傻儿的“胆大憨厚”,并在一些细节上引来了樊傻儿后代的不满,因此,此次为全面真实反映历史上的“傻儿”,制片方专门与樊傻儿的子女接洽,并获得了对方在拍摄方面的授权签字。
至于樊傻儿由谁来演,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本土明星刘德一。不过,据制片方称,演员并未最终敲定,目前有三个候选人:刘德一、刘伟、傅彪。
至于剧中的几位女演员,制片方表示,一定会请几名在国内叫得响的演员。延续《王保长后传》中“沈伐”加“陶慧敏”,即本土明星加国内大腕的演员搭配方式,再出一个方言剧佳作。
(严肃) 方言剧,文化市场的亮点 刚刚落幕的《王保长后传》,有力地证明了方言剧的魅力和市场前景。最意味深长的是,全国各电视台都愿意播放川话版的《后传》,而不愿播出普通话版,原来担心川话听不懂的难题,在市场中迎刃而解。
就世界范围讲,越具民族性就越具世界性;换言之,是否也可以说,艺术越具地方性就越具全国性? 方言是语言的工具,又是艺术的载体。
同样一个本子,用方言一表述,就“味道长”了,产生别样的艺术品格。换成官话,便索然无味。且不说川味剧,就拿其他方言来讲吧,傻根在《天下无贼》里讲一口西安话,听起来质朴而有韵味。
名闻全国的纪实片“5·19枪案”,演员也全用西安话,当事的公安人员还参加了演出,看起来饶有兴味,颇感真实。该片也在全国久播不衰。 四川方言极具活力和创造性,其经典之语,往往还会成为全国通用语,“雄起”“下课”就是四川方言全国通用的例子。
四川方言幽默滑稽,既具音韵美,又具内涵美。川味方言剧曾经领跑全国,至今,还一直保持着重庆《雾都夜话》和成都《经济麻辣烫》等川味节目,都有不俗的收视率。
换台中,一听是川话,先锁定听听,一听就听出味儿来。上述两档节目,演员都很业余,但是,操方言,说现实,还是看得下去的。
然而,从《山城棒棒军》等问世以来,方言剧力作不多,方言剧产业意识不强,川味方言剧缺乏强势运作,处于一种“中期盘整”。倒是创造过《读者》期刊奇迹的兰州人后来居上,大打方言牌,先后推出了兰州方言版的《猫和老鼠》、《虎口脱险》、《摩登时代》、《憨豆先生》等多部影视剧,销售火爆,出一个火一个。
仅《猫和老鼠》光盘销量即达20万张。 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说普通话是职场概念,用川话是娱乐概念,两者勿须混淆。
方言属“非物质遗产”,倘若哪一天,方言濒临灭绝,抢救还来不及哩! 从王保长《新篇》到《后传》,随着全国一线明星的加盟,川味电视剧又成市场亮点,出现火爆势头,将川味艺术品推向高潮的契机到来了,川味艺术的市场前景看好。(涂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