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李建中 平安中国网络访谈 安徽省副省长 公安厅厅长李建中
李建中参加110宣传活动与群众交流互动
[主持人]:当前,广大群众对公共安全的关心,除了打击防范违法犯罪,对交通、消防等安全事故预防也特别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你们有哪些举措。
[李建中]: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对事故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而言,既是灭顶之灾,也是亲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
[李建中]:当前,各类公共安全隐患量大面广,管理任务艰巨繁重,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管理形势,我们从转变认识入手,在全省公安机关牢固确立“人命关天、责任如山,事故可防、事在人为,有责必尽、执法必严”的理念,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决不能用具体事故发生的偶然因素来推卸应承担的管理责任;相反,一定要强化“事故可防、事在人为”的观念,全面加强对各类事故成因的分析研判,积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始终扭住“防事故、保安全”这个重心,优化机制、强化措施,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尽最大努力预防遏制事故发生。
[李建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关键在“严”。我们紧紧抓住人、车、路等关键要素,坚持治标治本相结合,公安机关履职尽责与夯实安全主体责任相结合,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真正把路面严管起来、把源头严控起来、把内部督查严格起来、把责任倒查追究严肃起来,2014年至2016年,省政府挂牌整治重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88处,全省公安机关年均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600万余起,特别是对1154名严重违法的驾驶员依法予以“终身禁驾”,形成有效震慑。
通过严格路面管控、严肃查处违法、严肃事故责任倒查追究,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2014年至2016年,全省道路交通起数同比分别下降17.8%、16%、2.3%。
[李建中]:消防管理的重点在“防”。我们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紧紧扭住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这个核心目标,紧紧盯住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和“三合一”场所这些重点部位,严格落实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分级治理机制,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在“排隐患、严执法、促整改”上狠下功夫,积极在“三合一”场所安装经济实用的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4年至2016年,全省火灾事故起数连年下降。
[李建中]:同时,我们坚持科技强“安”、科技固“安”,以信息化手段对危爆物品全流程、全环节管控;强化预测预警预防,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大型活动及群众自发性活动安保工作,2013年以来,连续实现危爆物品“零流失、零被盗、零炸响”,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未发生一起拥挤踩踏致人伤亡事故。
[主持人]:从安徽公安工作的实际效果看,这些理念和举措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您觉得怎样保证这些举措持续发挥作用?
[李建中]: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务实求实、稳中求进,既重治标更重治本,常态长效、常管常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更加注意把专项整治与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坚持深化公安改革、扎实推进“四项建设”,着力打造忠诚、为民、法治、创新、效能“五个公安”,狠抓机制性、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有效补齐短板、防范风险,不断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保平安的能力。
[李建中]: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务实求实、稳中求进,既重治标更重治本,常态长效、常管常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更加注意把专项整治与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坚持深化公安改革、扎实推进“四项建设”,着力打造忠诚、为民、法治、创新、效能“五个公安”,狠抓机制性、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有效补齐短板、防范风险,不断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保平安的能力。
[李建中]:2013年8月,我省蚌埠市发生一起少女被杀案件,出警民警在现场由于判断不准、实战能力不强而未能有效制止犯罪。此事发生后,我们痛定思痛、深刻反思,针对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迅速组织开展一线民警警务实战技能提升、110接处警工作提速提效等攻坚战,并举一反三,研究建立了重大警情应急响应、重要警务部署督察、重大案事件责任倒查追究等机制,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问题。
[李建中]:同样在蚌埠这个地方,2016年1月5日,发生一起犯罪嫌疑人企图制造爆炸、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警情,蚌埠市公安机关迅速反应、果断处置,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应急响应机制,现场处置民警在危急关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过硬的实战本领,成功制服歹徒,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李建中]: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提升,更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安徽公安机关坚定不移走科技强警之路,确立了“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的导向和“实用、管用、好用、爱用”的标准,制定实施刑事技术、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等“三年规划”,同时大力推动信息化和科技手段与各项公安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实时对接、同步上案机制,着力打造“大数据”、“互联网 ”背景下的安徽公安科技信息化升级版,使科技强警工程在基层一线、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最佳效果。
[李建中]:目前,已建成全省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全省共建”、“一套数据全警共用”;在市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县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2015年11月,中央领导同志在安徽调研时实地观看了一线民警利用信息化手段扎实开展治安防控的技战法展示后,充分肯定了安徽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
[李建中]:近年来,我们还持续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特别是2014以来,我们根据中政委有关部署精神,谋划实施了“12346工程”,着力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全时空管控,竭力使违法犯罪分子“进不来、藏不住、干不成、跑不了”。
[李建中]: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础最重要。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大、人口多,一些地方基础工作薄弱。我们从2014年起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从市县区公安局选派机关民警包村,履行治安防范、矛盾化解、服务群众、安全宣传等8项职责任务。
[李建中]:目前,全省14948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包村民警9052名,加上5871名驻村民警,实现“村村有警、定期进村”,有效推动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筑牢了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和第一道防线,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2016年,全省农村地区刑事案件发案总数同比下降8.3%,其中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0.5%,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同比分别提升1.54、2.7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