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鸿对话 央视《对话》节目主持人陈伟鸿:“中国慈善界需要巴菲特”
近日,公众对巴菲特到华举行慈善晚宴一事反响强烈,据悉,本次晚宴的协办单位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已经向中国数十位顶级富豪陆续寄出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的邀请函,但是各富豪对此事的反应冷热不一,而这些现象让公众在慈善与信仰、道义与责任等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巴菲特晚宴是一次喧嚣的炒作闹剧还是一场切实的慈善盛宴?巴菲特的慈善理念会在中国遇到寒流吗?
记者近日联系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持人陈伟鸿,作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著名主持人,他曾经在各种场合与全球的政治、经济领袖交流过,对于此次巴菲特来华,陈伟鸿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记者:作为资深的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主持人,您在各种场合采访过全球的顶级政治家、经济领袖,对于此次巴菲特先生来华,您觉得这和其他形式的政经领袖来访有什么区别吗?
陈伟鸿:巴菲特先生在国际金融投资领域有着极高的建树,因此被行业人士尊称为“股神”,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当然这次巴菲特先生来中国,意义可能与一次简单的访问不一样,因为这次他是带着使命而来的。这个使命就是到中国学习、倾听那些对慈善活动感兴趣的人分享经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说对中国慈善事业在日益密切的全球化融合进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正面的作用。
记者:刚才您谈到这次巴菲特慈善晚宴是件“很好的事情”,可以具体谈谈你对这件“很好的事情”的理解吗?
陈伟鸿:我认为,巴菲特先生和盖茨先生来华做这次慈善晚宴其实是中美两种文化一次更深层次的交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都相当活跃,这种中西融合对两个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巴菲特先生此次来华,带来的是一种慈善的理念,西方人的慈善与在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方传统慈善是有区别的,代表了慈善的不同表现,我们其实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本次巴菲特先生晚宴的更大意义,就在于可以让中国传统慈善观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慈善观有一个面对面碰撞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去在意最后的结果,出现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已经不错了。
另外,公众对巴菲特先生此次来华事件相当关注,由此还引发了关于“慈善”话题的大讨论,这种大讨论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要尊重不同的声音。基于此,《对话》在做本次巴菲特先生独家采访的前期准备时就特别注意倾听广大民众的声音,搜集整理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并计划在节目现场与巴菲特先生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我认为,这将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巴菲特先生、对“慈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菲特先生来华慈善晚宴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记者:中国民众对慈善事业是相当支持,大家往往会在天灾人祸面前抱成团同舟共济,但是最近出现的“诈捐门”、“裸捐们”却让中国慈善事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巴菲特先生在这个时间段来华对信任危机的解决有没有积极作用呢?
陈伟鸿:积极意义是肯定的。我们不可否认中国整个的慈善事业体系还在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允许其中出现一些“小插曲”,“小插曲”只是暂时的,随着我们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慈善会慢慢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这就是一种理想状态了。本次巴菲特先生来华慈善晚宴的时间恰到好处,在中国慈善事业最需要“外援”的时候出现了,相信在这次晚宴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中国慈善事业有益有帮助的东西。
另据记者了解,本次巴菲特来华除了参加慈善晚宴外还将独家亮相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与曾经和索罗斯等经济领袖人物座谈论道的著名主持人陈伟鸿一起就慈善理念展开深入的探讨。一边是从未在中国的媒体上以现场对话的形式亮相过的巴菲特,一边是曾经让希拉里、布莱尔等政界领袖敞开心扉的陈伟鸿,记者相信,这一次的亲密接触一定会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