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简历 张欣[潘石屹妻子] 简历

2018-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欣,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出生,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1994年和潘石屹(当时是北京房地产公司老总)结婚,19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2002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张欣1965年出

张欣,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出生,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

1994年和潘石屹(当时是北京房地产公司老总)结婚,19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2002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张欣1965年出生于北京,1979年随父母定居香港。 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 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

1990年代中期回国做高盛中国业务的首席代表,与潘石屹相识时,已经是年薪百万的女投行家。 1994年与房地产商潘石屹结婚,19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

2002年9月,张欣作为“长城脚下的公社”的策划人和投资人,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2007年10月,在她的一手运作下,SOHO中国成功在香港上市。 潘张结婚后不久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红石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接下来的10年里,这两名“联合创始人”相互妥协、互为补充,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

在确定是否拿下现代城地块时,张欣也曾召开董事会讨论,但最后因为一群人对地产行业不了解,还是由潘石屹“独裁”做出决定。“做生意不能看一群人说得怎么样,而要靠嗅觉,但这些往往说不出来。”潘石屹说。 在随后的SOHO现代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市场推广中,张欣逐渐折服于潘石屹天生的敏锐商业嗅觉。张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夫妻二人随后终于找到了契合点,那就是对商业建筑的理解。

张欣和潘石屹夫妇于1995年创办房地产开发公司,当时就决定以日本“居家工作”(SmallOffice,HomeOffice)的理念来推广项目,将居家和办公地点合二为一,也就是所谓的SOHO。

张欣对于每做的一个楼盘,都是先有一个感觉,感觉应该做什么样的,然后再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设计师把这种感觉具体地表达出来,变成很物质的实体。她给建筑师一个支点的同时,还告诉他社会的前瞻性。在张欣开发过的那么多楼盘中最得意的还算“长城脚下的公社”,“公社”这个名字就是考虑到了中国的特点。

因为中国已经全球化了,中国人现在居住的和外国人一样,形式化的不同越来越少,他们更关心的不是形态上的中国化,而是观念上的中国化。

这个由12名亚洲建筑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作品位于长城边上一个8平方公里的山谷,包括11幢别墅和一个俱乐部。荣获了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当代艺术时尚的中心舞台。

建外SOHO则提出了“城中城”的构想,不再是单一的居住概念。而SOHO尚都则是寻求一种艺术的线条,张扬的理念,不规则的时尚,如此大胆的创意起初也让张欣对销售捏了一把汗,事实证明她的创意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最大限度地结合是张欣的杀手锏。甚至因为公司上市就要牺牲很多建筑本身的东西,她宁愿选择放弃,因为资本唯一的衡量点就是盈利能力,但建筑不完全是由盈利能力决定的。她设计建筑作品,对文化、艺术、历史的因素考虑多一些。

2004年底在上海住交会上,SOHO尚都的楼书《杂碎》居然第一天就卖了两万多块钱。当大部分地产商也开始用“理念”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夫妇却开始在艺术、时尚、娱乐领域频频露面。

他们甚至已经不再需要广告了,本身就是广告。张欣说,她现在要提的是“混合(MIX)”概念,就是在她的楼盘中包括了一切和生活相关的,而不是仅仅是居住的房子。这也是SOHO中国发展的独特个性。给建筑赋予一种生活方式。

潘石屹和张欣夫妇是SOHO中国的实际控制人,两人(以张欣名义持有)通过Capevale(Cayman)间接持有SOHO中国33.241亿股,占总股本的66.48%。而这一巨额财富的积累仅仅经过了12年的时间。

1995年,潘石屹和张欣联手创建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已成为北京CBD内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与碧桂园主要集中于住宅房地产开发不同,SOHO中国定位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商用物业发展商,与香港大型物业发展商太古(0019.

HK)有些类似。潘石屹说,过去3年政府集中调控影响民生的住宅物业,并非针对商业物业,公司因此不会受到宏调政策的影响,预期未来2-3年也不会有太多针对商业地产的调控。

SOHO中国已在北京CBD核心地带共计开发面积超过155万平米的项目,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包括:“SOHO现代城”、“建外SOHO”、“SOHO尚都”、“朝外SOHO”以及“光华路SOHO”;同时,SOHO中国在北京长城脚下和海南博鳌分别开发建设了全球知名前卫建筑项目“长城脚下的公社”和“博鳌凯宾斯基”等。

正在开发的三里屯SOHO位居北京市中心著名的三里屯酒吧街南侧,建筑面积47万平米,是其到目前为止开发金额最大的综合项目。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张欣最大的创意还是嫁给了潘石屹。1994年底结婚,随后共同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中鸿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我们两个人的结合,是最不可想象的。”潘石屹自嘲是个“土鳖”,生活、教育和创业都是在内地,做过公务员,闯过深圳,下过海南。而张欣则是个“海归”,很小就随母赴港,14岁就做了纺织女工,后来读了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先后供职于巴林银行、旅行者集团、高盛投资集团等机构。

她与潘石屹几乎是闪电恋爱,闪电结婚。他们相识是由于张欣在剑桥读书时好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而他们相恋,结婚却是由于张欣不解的中国情结。 婚后,张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潘石屹衣柜里的所有衣服都扔掉,全部按她的审美标准换新的。

好在潘石屹并不像大多数中国男人----认同你的审美标准,但誓死都要捍卫自己的自尊心。他不仅任凭张欣打理,还悄悄地努力学习。 潘石屹毕竟是男人,他可以不计较张欣怎样摆布他的吃穿,却不能为太太改变观念。

两人生活工作天天24小时在一起,观念、风格、方法都不一样,几乎天天吵架,用张欣的话来说,"后来斗争到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不斗争了,好象不说’不’就不对劲。" 1997年的暑假,为了躲避这种局面,张欣单独去欧洲渡假,在去机场的路上,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张欣叫停车,拿了行李头也不回打了一辆车就走了。看来,这婚姻算是彻底完了。

谈到这桩起死回生的婚姻,张欣毫不隐晦地说:"如果离婚,离开中国,我这辈子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了。她是一个不允许自己失败的人,工作不能,婚姻也不能。一个凭感觉设计房子的人,却可以用理性来处理婚姻。

经历过婚姻危机,彼此都感到更加珍惜。"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大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关系反倒更密切了。不用每件事都斗争了,我们却发现遇到事情时最想征求的恰恰是对方的意见。我真不知道那一段时间我们怎么就能彼此事事说’不’呢!"

2007年10月8日《福布斯2007中国富豪榜》发布,SOHO中国张欣以个人净资产38亿美元位列第七。

在2010年母亲节前夕,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5月4日列出全世界70位亿万富翁母亲,意在显示孩子不是女性事业成功的羁绊。在这70位富妈中,只有8位凭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巨额财富,而其它则从自己的父亲或丈夫那里继承而来。

除了坐拥财富的幸运女性外,8名女性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亿万财富,登上这份富妈排行榜。其中就包括53岁的前亿贝公司首席执行官玛格丽特·惠特曼,依靠自身积累13亿美元。另外7名自力更生的母亲包括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小说的作者J·K·罗琳等。

2010年10月12日,在2010年的中国女富豪榜单上,共有153位女富豪上榜,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以150亿元名列第十。

2011年5月8日,《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富妈排行榜,张欣上榜。

2010年12月20日,由大本钟奖组委会、世界青年华商会、炎黄青年文化国际联合会和中国精英青年联盟联合,在英国伦敦召开了“2010年度英国、加拿大、中国海归十大杰出华人青年正式获奖名单(大本钟奖英国/加拿大/中国选区)”发布会。张欣获得“2010年度中国海归十大杰出华人青年”

2009年9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为 “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50位女性之一” 2008年,荣登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公布的 “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女性” 榜 2007年11月,被《华尔街日报》评为 “亚洲十大最受关注的女性人物“之一 2005年至今, 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评选为” 全球年轻领袖“ 2005年至今, ”亚洲企业领袖协会“( Asia Business Council ) 会员 2005年至今, 美国"华美协进社" ( China Institute ) 理事 2004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4年度“亚洲之星” 2004年,获万宝龙艺术赞助大奖 2003年,与潘石屹双双被Asia Inc评为亚洲50岁以下的最具活力的锋钱人物 2002年9月, 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 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2002和2003年, 被美国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连续评选为"年轻的领导者" 2002年,被中国权威经济报纸《经济观察报》, 评选为“中国社会转型力量——最具有影响力的17位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