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书画 西画的素描技巧融入传统绘画中徐悲鸿字画(端午正午)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徐悲鸿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之所以选择以钟馗为题材,大约与他景仰和崇拜任伯年有相当大的关系。任伯年的历史风俗故事类人物中,所绘钟馗多且精,任伯年对这个独特人物十分钟爱,把钟馗作为一种正义的象征。作为任伯年的“后身”,徐悲鸿对钟馗同样视作是他所追求的人格魅力的化身。

本画中钟馗的眼睛成为整幅画的点睛之笔,眼睛瞪大,目光坚定,望向天空,一种愤慨的坚定气氛顿时贯穿全画。

细节图

传统的钟馗画多古怪和夸张,徐悲鸿却对这一定式思维有所改变,他将西画中的素描技巧融入到传统绘画中,亦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审美趣味。画法上结合了西画中的造型方法,以线条的干湿、浓淡、缓急的变化表现出人体的结构,脸部的线条细谨精确,衣褶的用笔则方正硬直,笔笔不同,通过对比、疏密的变化,强调了体积感和空间感,线条简单却富有表现力,所以说这幅画具有无比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