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豪的电影 李国豪:同济大学成就他的梦想(图)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9年9月,一名客家少年走进国立同济大学,和很多富家子弟一样接受德式高等教育,却经常为学费发愁.千辛万苦地完成学业之后,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母校宽容地接纳了他.在同济大学,他获得了洪堡奖学金资助得以负笈德国深造,可以说是同济大学成就了李国豪.8年后,李国豪回到母校.作为同济的教师.领导者,李国豪与母校一起经受历史考验,一起大展宏图.同济大学今天已成为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李国豪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年1913年,李国豪出生于广东梅县,父亲李晃宗早年到泰国当学徒,辛

1929年9月,一名客家少年走进国立同济大学,和很多富家子弟一样接受德式高等教育,却经常为学费发愁。千辛万苦地完成学业之后,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母校宽容地接纳了他。在同济大学,他获得了洪堡奖学金资助得以负笈德国深造,可以说是同济大学成就了李国豪。

8年后,李国豪回到母校。作为同济的教师、领导者,李国豪与母校一起经受历史考验,一起大展宏图。同济大学今天已成为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李国豪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年

1913年,李国豪出生于广东梅县,父亲李晃宗早年到泰国当学徒,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又去了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开了一间杂货铺。年幼的李国豪跟随母亲熊戴英留在家乡。

除了种地、操持家务外,母亲还要和其他客家女一样,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到附近的煤矿挑煤炭。一担100多斤的炭,熊戴英挑着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并要在清晨6点钟前赶回家,接着开始烧饭、干农活;8点前熊戴英还要把煤炭和上泥做成煤球,晾干,下午再走近一小时的路程,挑到城里的集市上卖掉。这样一天的劳作成果,除开成本,可以赚到4毛钱。

年幼的李国豪节假日便挑着一副小点的担子跟着母亲进山、上集市。“100多斤的东西,路走远了,越走越沉。最后一段路母亲挑不动了,就分一点给我。”李国豪说,“一个扁担,两个竹篮;夏天种地,山上搞柴,上山要斜着走,(由于长期这样行走)我的脚板很厚的。后来工宣队说要参加劳动,那有什么?!我小时候一天就走三四十里。”

“母亲每个星期给我一毛钱菜金。”李国豪回忆,“一毛钱就是18个铜板;外加每个月4毛钱水钱,每次找祖母要那4毛钱都很不好意思。”在补习学校的一年里,李国豪每个星期上学时总要带一罐酱菜,饭自己烧;每餐饭用一个铜板买点青菜、豆腐。

李国豪很快就成了梅县一中的名人。头大身壮、年纪13的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且游泳、打球件件都有他的份。1926年的中国满目疮痍,怀揣各种救国梦想的年轻人纷纷回国试验自己的方略,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医疗救国……1927年,读初三的李国豪参加了学校演讲比赛,主题是“兴国安邦、人生理想”。李国豪得了全校第一名,奖品是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少年李国豪对书中描绘的中国经济十年远景规划特别着迷。

初中毕业,李国豪因为成绩优异加上集体活动的表现都很出色,一上高中就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可是,这时的家境因为父亲在南洋的生意日渐惨淡而每况愈下了,父亲此时托人带信命他去南洋。李国豪想起父亲回来时一再说起“在印尼做医生很赚钱”的话,周围有些年轻人到上海读了医学院,不几年家里就建起了新房子,这让他继续读书的希望火种又亮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李国豪立即给父亲去信,“先学医,再去南洋开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