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连胜文 柯文哲支持度超过连胜文 连胜文民调不断滑落
最近民调多指出,柯文哲的支持度超过连胜文,而且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平心而论,连胜文民调的滑落趋势,除了因为在野整合的气势效应外,更多则在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连胜文的新闻曝光并无创意亮点。他从初选获胜后就鲜少有选战策略创意的亮点,其间的新闻不是响应竞争对手,就是传统的下地方拜票行程,缺少主导议题的能力。这样势必会被解读为治理能力有局限性、政策并无全盘规划,甚至是团队不够专业。
其次,连胜文弱势并未充分弥补,优势也没有突显营销。竞争对手至今仍然攻击连的“权贵”印记,即便这样的持续攻击会导致边际效益递减,但坦白说,即便是老梗策略,仍能产生牵制选票的效果;而连胜文针对这部分,亦没有成功地在新闻传播营销上做出有效的防堵,除了最初捐薪水做公益市长、参加基层活动和选民互动外,许多市民并未明显感受到连胜文的有效应对策略。
再者,连胜文的国际金融财经优势,现阶段似乎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印象较深刻的是初选时期他提出以“两颗心脏”为要求的“西区复兴、东区升级”城市规划,但问题是他至今并无让选民了解其细部内容建构及延伸的论述,颇为可惜。而现今台北市民对于持续高涨的物价及房价已经早感不耐,连胜文若有这方面专业,当然应该强化文宣营销,让市民觉得他有“苦民所苦”;而这样的选战操作,对于其抹去“权贵”印记确实也能有帮助,毕竟只要让市民感受到他希望拉近贫富差距的企图心,便能缩短连胜文和一般民众的客观距离。
此外,连战因为爱子心切,日前邀宴党籍“立委”餐叙拜托,此举虽然会让“立委”们在助选时更给力,但在野阵营总是会对此进行制式的嘲讽,而此事也会给民众“连胜文仍无法独当一面”的负面印象,可能产生双刃剑效应。
连胜文阵营应当快速强化优势,多提出让民众有感的经济改革或振兴方案,强化政见可信度;针对“权贵”标签,应找出更有利的方式、正面出击来防堵。而选战的创意策略也属必要,毕竟连胜文年纪不大,若在创意方面都无法胜过柯文哲,就连年轻的相对优势都无法彰显。选战策略如无针对性改善,民调落后趋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