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惠的儿子 少帅张作相是谁演的怎么死的和张作霖的关系揭秘
代表作品: 《五女下山》、《意乱情迷》
张作相简介
张作相
张作相(1881—1949),国民政府国策顾问、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东北剿共副总司令、驻吉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及东北政务 委员会委员。字辅忱,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生于奉天锦州义县(今锦州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爱国民主人士,中 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张学良的辅帅。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 筑吉海铁路。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死于天津。
张作相是好人吗
少帅剧照
张作相曾任国府国策顾问、吉林省主席等职务,竭尽全力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可谓是忠心耿耿,被称为“辅帅”。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上任主政东北 之后,致力推行反日本侵略方针,张作相极力支持张学良的政治主张,殚精竭虑辅佐张学良,在奉系集团中德高望重,有忠厚长者之美誉。
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什么关系
少帅剧照
一谈到张作相,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他是不是张作霖的亲兄弟呀?要不,怎么两个人名就一字之差呢?其实,张作相跟张作霖“非亲非故”。张作 相是锦西义县人,张作霖是奉天海城县人。他俩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由于他俩两次结拜为盟兄弟,所以很多人认为两人就是亲兄弟。
少帅剧照
不过,两人绝对够得上是“铁哥们儿”。据史料记载,1907年,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等八人,按年 龄为序,结拜为盟兄弟。1916年,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相任二十七师步兵旅长。1918年段祺瑞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任巡阅使署总 参谋长、参议,兼任二十七师师长和卫队旅旅长。1919年,张作霖重建东三省讲武堂,张作相任堂长。1924年,张作相任吉林省督军兼省长。1927年, 在张作霖提议下,与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孙传芳、张宗昌、韩麟春、褚玉璞等再次结拜为盟兄弟。
张作相为什么叫张辅臣
少帅剧照
辅臣是张作相的字,所以张作相又被称为张辅臣。但就张作相的一生而言,他对张作霖父子忠心耿耿,更是与张作霖结下患难之情,形同手足。因此在电 视剧《少帅》中,张作霖也不仅把张作相看作为自己的辅帅,更是最信任的生死之交,所以张作相也绝对担得起"辅臣"二字,是真正的辅佐之良才,忠心之贤臣。
张作相的儿子
张作相
张作相生有9个儿子和11个女儿,9个儿子分别是:廷兰、廷枢、廷范(一作廷藩)、廷录、廷声、廷馀、廷镇、廷诚、廷信。张作相在世时,廷兰、 廷枢、廷范、廷录等均已成家,分别居住在今澳门路和湖南路等处。没有成家的廷声、廷馀、廷镇、廷诚、廷信等,则随张作相在今重庆道居住。
张作相的诸子中, 最有作为的是次子张廷枢。他原名柏庭,字蔚久,1903年生于义州杂木林子村老家。1912年进东北讲武学堂,与张学良同学。1923年,任上校团长,被 选送到日本千叶县步兵专门学校学习。
1925年回国,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任改编十二旅旅长,辽宁省第 三区剿匪司令,驻防锦州。
1931年底,调防北平南苑。1932年,晋升为一一二师师长。1933年3月,率部在长城要塞古北口抗战。战后移驻宣化,与冯 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建立联系,坚决主张抗日。1935年秋,被调往陕西进攻共产党。张反对打内战,于当年12月辞职回津。
少帅张作相结局
少帅剧照
张作相有头脑、有涵养、有气节,待人谦和,平易近人,无不良嗜好,在奉系集团中德高望重,有忠厚长者之美誉。张作相一生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最终于1949年4月19日,由于突发脑溢血,张作相与世长辞,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