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四堂 “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南阳走出来的草根大师
启动人生“三级跳” 提起南阳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抱团”,认为南阳人乡情重,愿意相互帮助提携。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至少在董作宾身上,这种说法得到了印证。穷小子董作宾曾先后得到两位南阳名流的提携,在他人生的道路上,这两位同乡至关重要。
其中第一位叫张嘉谋,清末民初河南著名教育家。 张嘉谋也是长春街人氏,他是1874年生人,自幼聪颖勤奋,23岁考中举人,一时声名鹊起,与通许胡石青、巩县王抟沙、商丘井伟生、信阳刘邃真等合称“中州八大名流”。
1905年,新式学堂兴起,张嘉谋在家乡创办南都小学堂和敬业小学堂,并担任宛南中学堂(南阳市第一高中前身)总教习。 1907年,张嘉谋被清廷委以内阁中书,并出任河南学务公所议绅,协助李时灿议长掌管河南省教育行政。
当年,他就和李时灿共同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女子中等学堂——中州女学堂。三年后,又与同仁一起将该学堂改办为河南女子师范学堂,为推动河南女子教育做出重大的贡献。
民国初年,张嘉谋主要在省会开封生活,偶尔回乡,发现了好学聪颖的董作宾,顿生爱才之心,出面劝说他报考南阳县立师范,董士魁被说服,同意儿子前去报考,结果董作宾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1916年冬,董作宾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毕业,被留在学堂任教。
这时他父亲已病逝,董作宾将杂货店委托给别人经营,自己专心当起了教师。 但张嘉谋认为,董作宾应该有更大的空间、更大的作为。一年多后,他征得董母同意,将董作宾带到开封。
这年董作宾已24岁,第一次远离家乡,走向广阔的世界。 张嘉谋安排董作宾在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实际上先给他一个落脚点,不久即引荐他进入河南育才馆读书。育才馆是当时河南督军赵倜开办,目的是为地方政府培养文秘人员。
开始的课程还比较全面,也网罗了一些名流任教,其中就有“尤嗜金石之学”的时经训先生。时先生担任地理,以河南地理为讲授重点,其中就详细介绍了他所擅长的安阳甲骨文。当时资料难得,研究甲骨文的人很少了,从时经训的课堂上,董作宾第一次知道了甲骨文,产生了初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