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寒的老婆 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与八旬老父亲的快乐生活(组图)
山村教师王会山每天都要翻越崎岖的山路,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张社旗摄
长城网8月11日讯(李丹 张社旗梁杰秀)在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邢台市临城县闫家庄村,山村教师王会山自1976年起,便在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山庄授课了。36年里,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山里娃,与家里人聚少离多,父亲总是“埋怨”他只顾学校不顾家,话语中却流露出一丝心疼。王会山在“育桃李”的同时,悉心照顾父亲几十年,现在年过八旬的父亲未见银发爬上头,眼不聋、耳不花,每天过着快乐的生活。
父亲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王会山的家位于深山之中,距离学校数公里,山陡路险,崎岖难行。9日,记者跟他来到深山里的家。王会山说,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这条山路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十几个学生分为五个年级,数学、语文、音乐、体育,所有学科全部由他一人授课。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业,他让家里人帮忙一起照顾学生的吃饭、休息。家里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尤其是自己的父亲。提到自己的父亲,王会山笑眯眯的眼睛里总是满含深情。
王会山10岁时母亲去世后,便与哥哥、妹妹、父亲一起生活。为了不让三个孩子受委屈,王会山的父亲没有再婚,独自一人操持着这个家。“父亲是我最尊敬的人。”谈及父亲,王老师如是说。自从参加了工作,王会山便独立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职责,如今让父亲安享晚年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王会山绝不让父亲碰。父亲爱吃米饭和新鲜的蔬菜,他就变着花样做各种可口的当季小菜,让父亲吃好、吃得高兴。困难的时候,只能过年杀一头猪腌成咸肉当做一年的“硬菜”,他也全部都留给父亲。赶上快考试的时候,课业紧张,王会山必须住在学校里给学生辅导功课,心理却放心不下家中的父亲,担心父亲随便凑合不好好吃饭。回家后,知道父亲只吃了方便面后,王老师很“生气”,与父亲争吵了两句,父亲也不示弱,两人便打起了冷战,谁也不理谁。“打冷战”这样的事情对他们父子俩来说是常事,但是具体原因却根本想不起来,因为他俩往往过不了一会儿就全忘了。说到这里,王老师和他的父亲互相看看,不好意思地笑了。
王会山老师和他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张社旗 摄
父亲眼中的孝子贤孙
王会山的老父亲已至耄耋之年,但老人家步履轻松,精神矍铄,毫无年迈之感,老人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父亲性情倔强,脾气不好,自小对我和兄妹管教严厉。”虽然如此,王会山却从没跟父亲吵过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总是商量着来。
老人家笑称,几十年了儿子王会山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什么事情都顺着自己,这些浓浓的深情全部融在每天的柴米油盐、嘘寒问暖、磕磕绊绊中,平淡而快乐,没有任何遗憾。看着儿子,想着孙子、重孙子,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王老师和父亲间的深沉的感情也深深感染者自己的儿子王彬。王彬是王老师从二年级教到五年级的,现在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王彬已经定居北京,即使学业、工作再繁忙,也不忘时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父亲和爷爷。爷爷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王彬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乡亲们都来家里祝贺,老人家乐呵地一直合不拢嘴。每次王彬回家,都给爷爷带回来许多北京特产,王会山的父亲嘴上教训着孙子“乱花钱”,心里却别提多高兴了。王彬要回北京时,王老师和父亲总是“赶”他快走,王彬答应着,没一分钟不知道又从哪转回来了,依依不舍地直到最后的时间。说到这,责怪、心疼,更多的快乐爬满王老师和老父亲的脸颊。
快乐弥漫在温馨的小院
参加工作后,王老师就一直劝说父亲再找个老伴,一说到这里,父亲的脸就拉下来了,父亲总是那句话“不能让你们受气”。看着父亲岁数越来越大,王老师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想着父亲这辈子的付出,王老师只有用更多的爱来回报。
王老师的爱父亲能感受得到,他也想减轻儿子的负担,仗着自己身体好经常“偷”着上山砍柴。采访时,记者不经意发现王会山的老父亲走路时有些不稳,问及此,老人家赶紧给记者使眼色,同时斜眼看着王会山的反应。“叫你别去砍柴你非去,都多大岁数了,又摔跤了吧?”王老师责怪着父亲,同时不忘拿来自家特制的草药给父亲揉脚,他还不好意思地跟记者说“这老头总是这样,还觉得自己年轻呢,老想帮我干点什么,山路这么难走肯定要摔跤的。”“我就是想锻炼锻炼身体。”父亲像做错事的小孩小声地回答。
父子间的爱含蓄而深沉
桃李满天下的王老师和他的父亲还在小山村中快乐地过着每一天,他们之间的爱含蓄、深沉、不露痕迹。
天色渐晚,王老师送我们下山,看着前面带路的王老师,他那深深浅浅的脚步印在泥泞的山路上,也一步一步踩出这对父子情的平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