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画家关紫兰照片 我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关紫兰:侧脸酷似阮玲玉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照片上的美女,秀气的瓜子脸,精致的眉目,照相馆的人以为是阮玲玉的侧面照,其实不然.在此照片见报的第二天,关紫兰的女儿梁雅雯就来到"王

[导读]照片上的美女,秀气的瓜子脸,精致的眉目,照相馆的人以为是阮玲玉的侧面照,其实不然。在此照片见报的第二天,关紫兰的女儿梁雅雯就来到“王开”,对负责人说:“这是我妈妈,不是阮玲玉。”

此照不是阮玲玉而是关紫兰。

关紫兰自画像笔稿。

关紫兰作品:1929的西湖。

关紫兰的画室。

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照片上的美女,秀气的瓜子脸,精致的眉目,照相馆的人以为是阮玲玉的侧面照,其实不然。在此照片见报的第二天,关紫兰的女儿梁雅雯就来到“王开”,对负责人说:“这是我妈妈,不是阮玲玉。”接着,拿出一张1926年母亲同样在“王开”拍摄的正面肖像照作对比。

关紫兰是我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她是广东南海人,生于1903年。父母从事纺织行业生意,常常为棉布设计图案,只生了这样一个宝贝女儿,见她对美术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心里暗喜,有意识地往这方面培养她。关紫兰考入上海神州女校图画专修科,后转入中华艺术大学。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美术科主任洪野。从“五四”前后始,洪野历任多所艺术院校的教授,教过西洋画、国画、色彩学、透视学……创作过融中西艺术技法于一体的革新画种。洪野教关紫兰素描和色彩学等,抗战时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余。除了洪野外,还有一位恩师陈抱一先生,广东新会人,他是最早把西方写生技法搬到中国绘画教学中来的传教者之一,是我国“五四”时期新美术运动的先驱。

1927年6月,中华艺术大学举行美术展览会,展出师生作品二百余幅。《良友》编辑梁得所和作家高长虹等前往参观,后来在《良友》第17期上,刊登了关紫兰的作品和照片。

1927年,由陈抱一介绍,她到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8月10日到12日,得到中国公使馆、日本东亚艺术协会、神户又新日报馆社、《上海时报》日本支局,每夕新闻社、华侨新闻社等单位的帮助,关紫兰个人画展在神户市顺利举行。作品有近50幅,其中油画占多数,此外还有木炭画、水彩画、铅笔画。画展参观的人有千人之多,女画家龟高文子等均认为关紫兰的作品色彩鲜艳,构图巧妙,称赞中国人的头脑特别具有美术性。

1930年,关紫兰回国,在上海唏阳美术院任教。同年夏天,关紫兰在华安大厦举行个人作品展览。参观者异常拥挤,文艺界许多名人都到会。为了事业,关紫兰一直到1938年35岁才结婚,丈夫姓梁,是位医生,生了个女儿,叫梁雅雯,长大后,在海南中学当老师。

1949年10月以后,关紫兰住在虹口区,1963年成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到了上世纪60年代,她的头发逐渐灰白,但总是打扮得整整齐齐,将头发往后梳,着一身对襟中式棉衣,脖子围一条方格子苏格兰呢绒长巾,操一口带有浓郁广东腔的上海话。“文化大革命”中,已不再拿画笔,经常散步到南京东路上的德大西餐馆和东海西餐馆去喝咖啡,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年月里,也是迫不得已的最好方法。晚年,还每月去长春路拐角上的斯维美理发店修饰自己,时常不忘记在身上洒些高档的进口香水,保持一种飘逸、清丽和积极的人生态度。1985年6月13日,关紫兰卒于心脏病,享年82岁。她多幅作品被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的画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