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我是谁 善良者的悲剧:枣花和刘惠芳(摘自《我是谁》——作者:朱建军)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地位,习惯于抱怨别人.比较典型的形象是过去的一个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的女主人公枣花,以及另一个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惠芳.她们虽然都很善良,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肯坚持自己的利益,不争取自己的利益.她们在和亲近的人交往的时候,总是暗暗抱一个期望:"我这样善良,你也应该对我好一些."而当对方没有这样做时,自己心中就很抱怨.虽然出于她们的善良,她们不愿意直接抱怨,甚至会忍辱负重,但是,还是不可能感化对方能够按她们

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地位,习惯于抱怨别人。比较典型的形象是过去的一个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的女主人公枣花,以及另一个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惠芳。她们虽然都很善良,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肯坚持自己的利益,不争取自己的利益。

她们在和亲近的人交往的时候,总是暗暗抱一个期望:“我这样善良,你也应该对我好一些。”而当对方没有这样做时,自己心中就很抱怨。虽然出于她们的善良,她们不愿意直接抱怨,甚至会忍辱负重,但是,还是不可能感化对方能够按她们的希望去做。

刘惠芳式的女性常常会情绪抑郁。 刘惠芳或者枣花这类人的问题,是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要求自己的利益。她们有一个错误的信念,就是“人不应该为自己活着”。

于是她们就只为别人活着,比如,枣花嫁给她的第一个丈夫,是为了母亲。母亲爱这个丈夫的父亲,但是却不能和他结婚,枣花嫁过去,让母亲和母亲爱的人成为亲家,仿佛也亲近了一些。但是,她们不明白一个道理,即使他们想做一个善良的、自我牺牲的人,如果她们的的生活不是自己希望的生活,她们也一样不快乐,而她们这种不快乐,也会使身边的人不快乐。

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活”,实际上就没有了真正的自我,他的心就会渐渐死去。

而一个没有活力、没有快乐、怨天尤人的人,怎么可能会给别人快乐? 弗罗姆等心理学家反复强调一个道理:人必先自爱,然后才会真正的爱人,才会真正为别人所爱。 故事中枣花的丈夫铜锁,在和枣花一起生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暴虐的人。

但是,在和枣花离婚,和另一个女性结婚后,却意外的成了一个很好的丈夫。我们如果体会一下这个男人的心理,就会知道枣花的错误了。枣花不爱这个丈夫,心里对他很冷淡,但是在行为上枣花做得像一个无可挑剔的贤妻。

丈夫感到了妻子心中的冷淡,但是又找不出理由说妻子不好——毕竟连洗脚水她都亲自端到丈夫脚下。可是丈夫并不需要女奴而需要真的妻子,所以丈夫的烦躁无处发泄,就表现为暴虐——他心里的潜台词是“你表现得像个女奴,我就像奴隶一样对待你”。

刘惠芳或者枣花这样的人,在错误的观念背后,是缺少勇气,是不敢爱自己真爱的人,恨自己真恨的人。 而她们缺少勇气,和家庭教育可能有关系。她们的父母也不允许她们“为自己活”,要求她们牺牲自己。

这样的女性如果真的想改变这种命运,需要的是坚持自己利益的训练。 “不应该为自己活着”“牺牲自己”通常都是善良人的基本想法吧!? 这些人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坚持自己的权利,不会更多争取自己的利益.

..... 我父母就是这类人的典型。 他们都生长在家族分争悲喜交集的大家庭中,都尽最大努力做好做为子女,兄弟姐妹的角色,甚至于超出能力消耗着自身的资源和情感。

我经常无意中听到他们私下抱怨来自外界的不满,“我都这么做了,……%¥%没说一句感谢,反而觉得是应该。唉!” 他们觉得他们是受害者,倍受委屈的人... 从另一角度去看他们的心态(也是善良者的普遍心态),觉得他们很期待:“我这样善良,你也应该对我好一些。

”而当对方没有这样做时,自己心中就很抱怨。不过出于“善良”不会直接抱怨,甚至会忍辱负重。可结果呢?不可能感化对方能够按自己的希望去做,反之会让他人习惯你这种“付出”。

如果这些“善行”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那就不会快乐。如果自己不快乐,也影响身边的人不快乐。 因此,每听到别人说我父母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时我并不快乐...... 而我也不得不承认,长大以后的自己,也在无形当中沿袭着老一辈的这种做事方式,包装着自己。

是悲是喜? 善良如果是在“不应该为自己而活”的“无私”信念下而产生,就会失去真正的自我,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应有的快乐。存有这种心态的人怎么可能会给别人快乐 ? 众多心理学书中都反复强调了一个道理:人必先自爱,然后才会真正地爱人,才会真正为别人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