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诗你若安好 另一种笔墨抒写人生 读散文版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前读过著名作家韩石山先生惠赠的 <徐志摩传>和 <寻访林徽因>.石山毕业于大学历史系,写人物传记一向是当"史书"写的,"在史料的发掘与辩证上"用功极深,这正是韩氏传记文学作品的特征和价值所在.最近读到女作家白落梅为一代才女林徽因立传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看到的是传记文学的另一种风貌.作者以散文和散文诗般优美的文笔,从容抒写林徽因充满传奇命运和情感波澜的一生,融入了富有哲思和禅意的人生感悟.白氏创作的系列人物传记畅销不衰,表明

以前读过著名作家韩石山先生惠赠的 《徐志摩传》和 《寻访林徽因》。石山毕业于大学历史系,写人物传记一向是当“史书”写的,“在史料的发掘与辩证上”用功极深,这正是韩氏传记文学作品的特征和价值所在。最近读到女作家白落梅为一代才女林徽因立传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看到的是传记文学的另一种风貌。

作者以散文和散文诗般优美的文笔,从容抒写林徽因充满传奇命运和情感波澜的一生,融入了富有哲思和禅意的人生感悟。白氏创作的系列人物传记畅销不衰,表明这类风格赢得了许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喜爱。

既是传记文学,而且是为广为人知的林徽因写传,白落梅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谨的,她同样忠于历史,运用了现当代史学界、文化界对林徽因研究的史料,按照传主的人生轨迹,叙述了这位一代才女在读书求学、情感生活、诗文写作和从事建筑设计及保护事业上的不凡经历与卓越成就,尤其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与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之间令人叹为观止的情感波流。

这些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情节纵横交织,构成并竖起了这部作品的主体框架。而这也正是传记文学写作的起码要求。

有别于其他传记作品的是,这部著作始终以抒情的笔触叙事,把浓淡相宜的情愫融入到叙事之中,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对世人关注的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林“转身离去”归国后与梁思成重逢相恋,并最终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作者进行了客观、细腻的描述,以及对当事人的心理探微,如此设喻:“他们之间仿佛是一场戏,刚刚开始还来不及演绎,就已经仓促谢幕。

”并一咏三叹:“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多少人不解其中奥秘,作者以女性的感觉与睿智为其做了形象的诠释:“和梁思成在一起,时光仿佛永远都是灿烂温暖的,而徐志摩给她的感觉,永远都是潮湿的雨季,是新月朦胧的夜晚。”

作者这种情景交融式的叙述,使传著许多情节极具现场感。在《各自安好》一节,写到泰戈尔离京去太原访问,徐志摩作为翻译随行,林徽因与梁思成等在车站送别。由于几天前林已向徐表明心迹将随梁思成出国留学,徐志摩痛苦不已,此刻透过车窗看到林梁站在一起,忍不住援笔疾书再诉心怀,然而列车鸣笛开动满纸心声来不及交给心上人了……如此生动的叙述加上浓情蜜意的渲染,使读者如临其境。

即使一些细节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比如梁思成在结婚前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不无睿智地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多么意味深长的绝妙回答啊!

仿佛能看到两个人对话时的音容情貌。林徽因乃有情有义之才女,尽管此后对追逐不舍的徐志摩仍怀旧情,也曾对痴心守望的金岳霖萌生爱意,但都守住了道德婚姻的底线,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丈夫厮守一生,更显丰盈而纯洁的情怀,堪称完美。

这部传记的成功与引人之处,还在于通篇闪烁着智性的光泽,引出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有如穿透乌云的一道道阳光、迷离夜色中的一盏盏灯火,使读者受到心灵启迪。“爱到底是什么?”作者就这个让世人纠结不清的命题设问自答:“爱有许多种,林徽因对徐志摩是爱,张幼仪对徐志摩也是爱,陆小曼对徐志摩同样是爱。

只不过,她们有的爱得清澈,有的爱得平和,有的爱得热烈罢了。”而林徽因心目中的爱,更向往一种安稳与经久的“烟火幸福”。

作者进而以“爱是一场修行”“爱是一种信仰”,提示人们在爱恨迷离、冷暖交织的红尘路上,学会包容他人与掌控自己,沿着选择的方向一往无悔地前行。许多“曾经沧海”的人常借纳兰词中的名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发出感叹,作者则不以为然:“人生何必只如初见,如果说初见灿若春花,那么携手走过一段漫长的人生,却可以静看秋叶之美了。

一个深晓世味的人会懂得,秋叶比春花更令人魂思神往。”其观念更富哲理,意旨更为深远。

当然这本书中对林徽因一生的其他履历也有到位的描述,限于篇幅不再叙及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部著作,在文本上应该属于散文版的人物传记。作者近期还出版了仓央嘉措诗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纳兰容若词传《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等经典系列,选择的传主情感生活皆异常丰富、独特,适合以这种散文的笔调写传。这是传记文学文本意义上的有益尝试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