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军统 王晓华:从军人到商人 英雄无悔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刊记者 陈千里 身材削瘦,一身得体的西装,斜倚而坐,单手衬托着下巴,双目凝视着桌上盛装着葡萄酒的高脚杯,杯中摇曳的红色映衬着男子俊美的容颜,幽暗的灯光,凝固的空气,画面呈现雕塑感……这是一幅照片,镜头中的男子名叫王晓华,做钢贸起家,最近的身份是上海"唯酒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华爱喝酒更爱品酒,对酒文化他有独到的见解,中国的白酒造就了诗人和侠士,西方的红酒培育了绅士和骑士精神,相对于国人呼朋引伴.开怀畅饮的饮酒方式,王晓华更喜欢西式的浅尝独酌,所以他选择喝葡萄酒.他的选择,不是因

本刊记者 陈千里 身材削瘦,一身得体的西装,斜倚而坐,单手衬托着下巴,双目凝视着桌上盛装着葡萄酒的高脚杯,杯中摇曳的红色映衬着男子俊美的容颜,幽暗的灯光,凝固的空气,画面呈现雕塑感……这是一幅照片,镜头中的男子名叫王晓华,做钢贸起家,最近的身份是上海"唯酒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晓华爱喝酒更爱品酒,对酒文化他有独到的见解,中国的白酒造就了诗人和侠士,西方的红酒培育了绅士和骑士精神,相对于国人呼朋引伴、开怀畅饮的饮酒方式,王晓华更喜欢西式的浅尝独酌,所以他选择喝葡萄酒。

他的选择,不是因为"赶风潮",而是因为红酒的温纯宜人更能够让他学会安静和思考。 如今从品酒到卖酒,王晓华需要权衡的东西太多,是为生活情趣去品尝佳酿,还是受利益驱使去追逐商业梦想?鱼和熊掌岂可兼得,王晓华却解释:其实二者并不冲突,水至清则无鱼,我是以品酒的心态去卖酒。

从军人到商人,英雄无悔 王晓华,福建宁德人,高中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继续念大学,而是参军入伍,根据本地兵分配到异地的原则,18岁的王晓华被分配到了万里之遥的东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被"发配到了边疆"。

王晓华属于陆军通讯兵,和所有的南方人一样,他首先要克服的是东北的严寒,训练的残酷让他心有余悸,动辄凌晨集合,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背负着十几公斤的步话机,穿梭在林海雪原进行野外拉练。

兵营虽苦,王晓华也非一等士兵,但是短暂的军旅生涯却磨砺了王晓华的人格意志、培养了他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学会了在困顿中保持冷静和尊严,让他明白了"在集体中不要高估自己,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的道理。

两年后,王晓华退伍,回到了福建老家,突然离开集体,命运将如何安排,王晓华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悬在了空中。

最终在亲戚的介绍下,王晓华来到上海加入了福建的钢贸大军。 千禧年之初,随着房地产市场疯狂扩张和国家路线建设的全面展开,钢铁市场的需求量爆炸式增长,福建钢贸商凭借着多年的人脉积累和模式的创新,顺势而为,顺利地抓住了这次机遇,在上海钢贸领域逐渐掌握了话语权。

王晓华生正逢时,赶上了福建钢贸商在上海"黄金十年"的头班车,虽说有地域和血缘上的优势,但是要进入并融入这个圈子并非易事,王晓华从基层业务员干起,他以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跑市场研究行情马不停蹄,经过近一年的痛苦积累,王晓华逐渐搞定了一批高质量的客户,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为他日后立足钢贸业奠定了基础。

几年后他拿出平生积蓄创办了自己的钢贸公司,逐渐在上海钢贸圈稳住了脚根。 虽说自己的钢贸公司为中小规模,但如今回想起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看惯了钢市的潮长潮落,经受过太多的生命浮沉,三十而立的王晓华内心很安然,从军人到商人,英雄无悔,命运的转折和洗礼强大了他的内心,让他变得更加勤奋、感恩、独立和前瞻。

从卖铁到卖酒,产业"绯闻" 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钢贸商的"黄金十年"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钢市的大萧条时代,行情越来越不景气,钢贸商叫苦不迭。

如今又到了传统的"金三银四"时节,进入四月份,钢厂频频出台了一些新的价格政策,这让翘首以盼的钢贸商大呼看不懂。 沙钢高调"涨盘",其中线材、螺纹钢上调出厂价50块,可是宝钢低调"平盘",保持三月份的价格不变,看到"带头大哥"如此谨慎,有些钢贸商对五、六月份的钢材行情并不乐观。

对未来钢市特别是五六月份钢市的预判,是逐步回暖稳中趋涨,还是缺乏后劲,先涨后落? 王晓华直言不讳:"由于大环境不断恶化,期待钢市最近几个月或者是最近几年有好的表现,估计是痴人说梦,所谓的‘金三银四’可能再次放市场的‘鸽子’。

"不过王晓华并不是全盘否定钢市,他认为真正能够在这个行业内"死扛"的企业,都是一些中大型钢贸商,他们可以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终端用户来期待市场的春天,对于大多数小型钢贸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周转优势,转型甚至是转行才是唯一出路。

王晓华选择去卖酒也是出于对钢市的宏观预判和对自身实力的通盘考量,他只是希望在转型中去弥补本业的低潮。国际钢材需求大幅收缩,国内产业政策无形"封锁",内外交困,火焰与沙漠重叠,钢铁产业提前进入"冰河世纪",钢贸商作为钢铁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自然不能承受之重,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逆流而上,除此之外别无折中选择。

从钢贸商到酒商,从卖铁到卖酒,王晓华的身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根深深扎于钢贸这块土地。

他不是异域牟利的特例,也不是跨界转型的主力军,他是背叛本业,还是产业奇兵,其商业属性所引发的产业"绯闻",依然会备受争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钢贸生态圈期待结构性调整期待重生,在这轮残酷的洗牌中,出局入局必是常态,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壶浊"酒"问青天,王晓华始终把握资本逐利的本性,通过体外循环转移风险,说到底是尽了商人的本分。

把酒问青天,活出敢性 说起"唯酒荟"酒坊名字的来历,王晓华颇为得意,一次他与朋友到香港去旅游,在九龙尖沙咀不经意间发现一家酒店名叫"唯港荟",此时王晓华正在筹划开酒坊的事儿,他对这个店名很感兴趣,于是稍动脑筋,决定将他的酒坊名定为"唯酒荟",寄意"天下佳酿荟萃,细心品尝才能喝出唯一的美酒",后来王晓华让人去注册的时候还牵涉到了商标权的问题,为一个心仪的名字,虽大费周章,王晓华却觉得很值。

最近几年,钢贸商进军酒业比比皆是,可是大部分钢贸商都在跟风,他们并没有仔细去研究酒类销售在上海的市场现状和容量,就像当年无数人排队做钢贸一样。

王晓华有所不同,他通过特殊渠道对酒类在上海的市场做了调研,上海巨大的市场潜力是王晓华决定进军酒产业的立足点。

在市场销售环节,王晓华手中有三张王牌,一是品牌优势,"唯酒荟"汇聚了国内各类品牌的酒类,施行差异化营销,保证消费者足够的选择机会;二是价格优势,公司以"向消费者让利"为口号,产品比市场价便宜20%左右,让消费者自愿走出超市。

三是服务优势,"我们卖的不是酒而是服务"是公司的服务理念,公司的销售热线为400—021—5179,其中"021"是上海的区号,"5179"就是上海人"我要吃酒"的谐音,热线寓意贴近生活,给消费者可以留下清晰的印象。

此外在物流配送方面,公司免费送货上门,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欲将配送业务交给第三方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在结算方面,有上门移动刷卡机和现金支付两种方式,针对企业高端客户,还可以月结,公司的一切服务都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己任。

一系列优惠政策,完整快捷的消费机制,保证了消费者可以买到心爱的产品。王晓华还表示,他们正在构建网络后台,准备线上、线下同时运营,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把酒问青天,人要活出敢性,王晓华从军人到商人,又从钢贸商到酒商,每一次转折,都蕴含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智慧和胆识,路漫漫兮,王晓华还会面临更多的抉择,但在当下,王晓华誓做一个出色的酒商。

除此之外,王晓华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希望借卖酒的机会,将西方的红酒文化更深入地传播到中国,为丰富中国的酒文化尽绵薄之力。红酒养人,从开酒、醒酒、辨酒、闻酒到尝酒,每一个动作,都是一门精致的艺术,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品酒者的修养和对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