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敏翻译图 张建敏:翻译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
他们为外交而生; 他们随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忙碌而神秘; 他们准确无误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声音; 这个群体就是外事翻译。而张建敏正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人称中国外事翻译“三剑客”之一,曾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今年三月底,他远赴美国华盛顿,开始为期四年的中国驻美使领馆工作,目前在使馆双边处担任参赞,主要负责动态跟踪、人权、宗教等事务。
在常人眼中,张建敏是头顶光环、令人羡慕的国家领导人翻译;在领导人眼里,他是才思敏捷、积极上进的年轻干部;在同事们心中,他是要求严格而又为人随和,业务精通而又谦虚严谨的好领导、好榜样。 “做好翻译,要举重若轻,举轻若重。
”从事近20年外事翻译的张建敏这样形容翻译工作。 钱其琛曾为堪称中国翻译“国家队”的外交部翻译室题辞——“外事翻译,大有可为。”的确,外事翻译直接和祖国利益相联系,“使我们时刻有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张建敏称:“中国高级外事翻译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政治可靠、站稳立场,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如今,已身为参赞的张建敏说:“在翻译室的这些年,我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难得的锻炼和提高,为我驻外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现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日益增多、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得外交工作更加重要,而且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
能够学以致用,参与外交工作,为大家服务,我感觉很幸运、很自豪。但同时也倍感压力,外界对中国的关注在增加,其中误会、偏见也不少,如何及时有效地和各界人士沟通,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的进步和应对面临的挑战,争取理解,促进合作,实现共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学,要提高。”
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翻译 在过去的20年里,张建敏曾先后为胡锦涛、江泽民、朱基、温家宝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英语翻译。 张建敏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担任现场直播记者招待会翻译的情景。那次,是在全国“两会”期间为时任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做记者招待会翻译。
当时他非常紧张,会前不知上了多少次厕所,当站在台前,听到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名称时,他仍然抑制不住小腿发抖、手心发凉、嗓子发干……但是,当记者招待会一开始,张建敏便把紧张完全抛在脑后,立刻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
“我想每个人在那样的场合都会紧张。我给自己总结的办法就是深呼吸、大嗓门、慢点说。尤其是在活动开始的头几句话,一定要从气势上稳住自己。
另外,认真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检查圆珠笔是否好用。准备越是充分,心里就越踏实,状态就会比较稳定。” 张建敏还记得,有一次在为朱基总理做记者招待会的翻译时,朱总理妙语连珠,神采飞扬,这就给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总理一边说,张建敏在一旁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最后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还赢得了朱总理的赞扬。“朱总理风趣幽默,语言生动,内容广泛。我担心译文不能准确、传神,影响效果,结果更加忐忑不安。
”张建敏笑着说。有一次临上场前,可能是觉察出了他的紧张,朱总理亲切地说:“你都给我做过多次翻译了,不会紧张了吧?”一听到这话,张建敏说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但从总理鼓励的目光中汲取了勇气和力量,立刻就释怀了,不紧张了。
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翻译,张建敏总能掌握翻译的时机和技巧,与之配合默契。一次,在休斯顿市长的晚宴上,江泽民主席现场演讲时引用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诗歌的翻译难度非常大,幸好张建敏事前有准备,很快就把大概意思翻译出来了,现场效果非常好。之后,他认真地又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把事先翻译好的诗句又读了一遍,现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