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荃大圣归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自来水”的英雄梦

2017-07-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键词:"自来水";英雄梦;中国动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自来水"是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粉丝专用名."自来水"又称为"免费水军",是一群自发为好作品发起宣传的人.2015年7月1日,"水帘洞大圣自来水公司"民间粉丝平台建立,"自来水"正式成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影迷专用名,继而被各大媒体关注与报道,成为2015年暑期档风头最盛的中国影迷.受众的行为,很大程度

关键词:“自来水”;英雄梦;中国动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自来水”是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粉丝专用名。“自来水”又称为“免费水军”,是一群自发为好作品发起宣传的人。2015年7月1日,“水帘洞大圣自来水公司”民间粉丝平台建立,“自来水”正式成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影迷专用名,继而被各大媒体关注与报道,成为2015年暑期档风头最盛的中国影迷。

受众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决定,“自来水”的心理需求、兴趣、情感渴望决定了他们对电影的选择,也是网络舆论传播的深层心理动机。

人的心理需求有高层次心理需求与低层次心理需求之分,“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交往、爱、被承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①的满足更能决定受众选择何种媒介内容以及使用何种媒介,最终影响社会中的媒介结构和其他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影片内容和网络传播过程都渗透着鲜明的英雄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引发了“自来水”的共鸣,他们借助网络自发自愿地为影片摇旗呐喊,为影片创造了口碑和票房奇迹,自身也进阶为“传媒英雄”,获得直接而迅速的自我价值认定,满足了对英雄的渴望和化身为英雄的想象。

一、英雄主义情怀的共鸣

英雄主义是人类共有的情怀,虽然英雄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有不同的表现,但是英雄都以不畏艰险的超人意志力、高尚的道德情怀、战胜邪恶的社会正义感表现出强大的精神魅力和号召力,使人产生由衷的追随感和献身的意愿。

然而,和平环境减弱了英雄的光环,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分解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和向往,英雄被世俗生活的卑微遮蔽。但是,人们的英雄主义情怀并没有死灭,人们需要英雄主义情怀的再现,为琐碎的日常注入新的想象。《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一部表达英雄主义情怀的电影,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理念、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都渗透着英雄主义因素,这些都引发了“自来水”的共鸣和热情。

《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深陷迷途、在爱与勇敢的召唤下找回自己的大英雄。影片中的孙悟空被一个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唐僧十世轮回中的第一世,一个八岁小屁孩)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锁,但是腕上封印未解,法力未能恢复,这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历经沧桑,内心冷漠狂躁。

但是当江流儿和他救助的小姑娘发生危险时,大圣内心深藏着的勇敢、侠义情怀就喷薄而出,变身为当年的大英雄。英雄就是有勇气去战胜畏惧的人,在人们身临困境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拯救他人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随着影片中人物英雄主义的变身,观众幻想自己也成为英雄,从中获得正义、勇敢等英雄主义品质的想象性快感。《大圣归来》里的英雄形象也满足观众对“意中人”的幻想,借用《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就是:“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全国点映之后,官博上出现了一大批“生猴大军”,他们纷纷表示大圣“帅炸了”,充满热情地呼喊着:“大圣,我要为你生猴子!”

《大圣归来》的创作理念、宣传发行以及制作过程也激发了观众的英雄主义想象。制作方将好莱坞的魔幻题材情节模式和中国含蓄婉转的东方美学相结合,致力于使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在影片的发行策略和宣传上,《大圣归来》注重海外市场的预售和宣传,影片未成片之前海外销售就收回了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并频频亮相各大国际电影节。

从制作过程来说,《大圣归来》是导演“死磕”出来的,导演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艺术品质为核心,完成了创作者自身的表达。

《大圣归来》在中国国产动漫多年疲软,西方、日本动画充斥中国动画市场的环境下,致力于给观众带来较高的艺术品质和视觉享受,征战海外动画电影市场斩获市场与口碑,无疑是弱者长久被压抑的自尊的反抗,是一种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

在“自来水”心中,《大圣归来》就是解救中国动画电影的英雄,影片调动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观众真诚坦率的爱国情愫。“自来水”通过支持保护《大圣归来》,也变身为保护弱者、充满了侠义之情的民族英雄。动漫爱好者在网上诸如“支持国产动画”“我们终于也有能看的动画电影了”此类的评论不绝于耳,甚至有的网友发微博说:“为中国动漫的崛起而读书”,“感觉孙悟空就是中国”。

二、互动网络空间的舆论主角

当下,网络新媒介飞速发展,大面积地覆盖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可以迅速完成接受、创作、发送、回复,以高效高速的状态传播。互联网是影片和“自来水”的英雄主义情怀传播的助推器,网络自身的即时性、交互性、图文声并茂、多中心裂变式传播模式点燃了“自来水”的热情,“自来水”在互联网上拥有广泛的舆论制造权,在创造了口碑和票房奇迹的同时,自身也进阶为“传媒英雄”,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定。

网络传播的主体既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传播者,他们在自身兴趣与价值取向的驱动下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大圣归来》的网络核心受众年龄分布在21至25岁,是最有表达诉求的群体。点映之前,片方在B站投放了几个与影片相关的视屏,引发了第一波点击热潮,“自来水”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网络舆论开始酝酿。

2015年6月28日影片展开全国19城近百场点映,“自来水”们的热情引爆网络。28日当晚,豆瓣电影上就有长篇影评出现。

29日,网友“喵星人听歌”将戴荃的歌曲《悟空》结合电影片尾曲的DE MV自制了一个MV,这个创作获得了超高的点击率,点燃了B站网友们对影片二次创作的热情,各种自制视屏如井喷般出现。29日,话题#7.

10大圣归来#登上热门话题榜,以1.3亿点击率排行第二,远远超出同期热播娱乐节目。7月1日,“自来水”水军们的官方集合地“水帘洞大圣自来水公司”民间粉丝平台开始在新浪微博发声,以平均每天百条左右的速度更新。

百度贴吧“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吧”的人数两天时间内增长了六百多。“自来水”还与微博、豆瓣上恶意刷差评的人交战,强烈谴责刷差评的人,并且同心协力在豆瓣上把评分刷回到8.6分。7月10日电影上映当天,“自来水”又揭露影院的“偷票房”行为,发动了一次与《小时代4》真假难辨的攻守战。

电影上映之后,“自来水”的热情持续发酵,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不断“安利”,不仅自己去影院反复观看,甚至掏钱买票、包场送给别人观看,亲历亲行提高影院的排片量和上座率。

影片票房三天破亿,五天破2亿,十五天破6亿,平均每三天票房增长1亿,最终破9亿,原定的下线日期一推再推。影片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主流媒体《文汇报》《人民日报》等都进行了专门报道,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影片做出了表扬。

“自来水”战功赫赫,他们一路守护影片的成长壮大,是影片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是2015暑期档备受瞩目的粉丝群体。官方微博也极为重视“自来水”,不断转发“自来水”的微博,组织活动并评选优胜者,根据受众的意见调整宣传的内容和方式。

如官微发布的“你认为最撞脸大圣的男神照片”征集活动,就是受到了网友“灵魂献祭微博”的启发。“自来水”在一个虚拟、互动的网络空间中构建了一个新的自我——一个在充满想象的空间中被关注的对象、一个传播正义和良知的战斗英雄,“自来水”获得了被点赞和评论的心理满足感,获得了自我价值的确认。

三、网络舆论传播的反思

《大圣归来》的口碑与票房奇迹使“自来水”们完成了一次集体时尚狂欢,也过足了英雄瘾。大众媒介篡夺了真实世界,将受众变成了梦幻人,将他们迁移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这一迁移极为明显,极为圆满,所以身历其境的人下意识地、毫无批判知觉地接受了这种迁移”②。

“自来水”们在影片和网络所营造的英雄主义幻梦中无法自拔,陷入了由英雄主义幻想所激发的狂热情绪之中。他们在强烈的情感因素的支配下形成一个强大的团体,与舆论异质群体展开话语权的争夺。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认为,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会表现得更加极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③。

豆瓣上关注度较高的长篇满分影评《<大圣归来>:请该片制片美术动画音乐等工作人员给我赔钱》《是时候也该让我们的猴子去惊艳四方了》,语言情感色彩非常强烈。譬如“没过五分钟,我整个人就跪下了。

”“我们谁不想在世界面前大声宣布,这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也有自己的英雄呢。”分析豆友们的回复和跟帖内容,要么是共鸣者之间的吹捧,要么是支持者与反对者的骂战。豆瓣上的短评更是弥漫着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战争硝烟,有的网友表示:“我原来打的4星,然后看到一群无脑黑打1星,立马改5星……”有的网友打了1星,并解释说:“去到哪都能看到有人说看哭的,真受不了。

”而三分影评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当代国漫分水岭之作》《<大圣归来>文本浅析——成功了一半的类型片》能够从技术、情节等方面对影片做出理智的解读,指出影片的优劣之处并做出原因分析,这类影评虽然也被一些知名网站如时光网、网易新闻转发,但仅是昙花一现,未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大部分“自来水”们被影片传达的情怀感染,陷入英雄主义幻梦中,轻易地原谅了影片本身的不足,缺乏对影片冷静理性、具有推进意义的探讨。

只有具有理性的媒介素养以及不盲目西化的文化修养的“自来水”的涌现才真正值得庆贺和鼓励,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观众观影水平的提升,促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漫电影的成熟。首先,网络言论传播优劣势并存,网络的言论自由提升了网友的参与积极性,但是过分自由的表达则会导致理性的弱化。

真正对中国动画电影有帮助的网络影评,不是情绪化的斗气斗勇,不是盲目的吹捧,而是能够从剧情、技术、文化、审美心理、受众等多个层次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分析与探讨。

其次,欧美进口大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中国动画制作专业人士也以西方的技术和特效为标准对影片进行评价,把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化作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学习并借用西方的技术以及叙事模式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在借鉴与原创之间找到合适的尺度,摆脱抄袭的嫌疑,表现出原创性和想象力,打造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原创动画,考验着中国动画人的文化素养,也是中国动画下一步应该探索的路径。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注释: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4.

②[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7:351.

③[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