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权照片 图片:寻访健在老红军:开国少将李中权回忆举家长征
全家9人追随了红军,4人牺牲在长征路上 1933年,李中权率部队打回家乡。"我率300多人的队伍到家乡时,还能看得到悬赏通辑我的告示。"将军说,在打土豪、分田地,成立苏维埃政权中,自己的家人热情参加,大哥李中泮被选为乡苏维埃主席,五妹李中珍被选为妇女主席。
"红军撤离时,大哥带领赤卫队配合红军作战,二哥李中池和四弟李中柏为红军筹粮,五妹带领妇女队为红军抢救伤员,父母也抛弃了家中的一切,带着年幼的弟妹投奔了红军。
"将军说,这样,自己的全家都把命运和革命连在了一起。后来,李中权率队伍在征程中遇到了久别的母亲。"正是大敌当前、军情紧迫的时候,我们母子相见,都是又惊又喜。" 李中权说,见面时,母子俩都没有告诉对方父亲去世的消息--为了掩护红军通信员,父亲戴上了红军帽,把敌人引向自己,并在搏斗中杀死两名敌兵,自己也身负重伤,爬回家中后终于抢救不及……尽管军情紧急,李中权还是决定要给父亲上个坟。
"我跑了一夜,在天亮时找到了那个画着五角星的坟丘--那是母亲亲手画上去的。
" 不久,李中权又听到了已当了赤卫团政委的大哥李中泮在"肃反"中被无辜杀害的消息。 由于张国焘在长征路上制造分裂,已经过了草地的四方面军走了个回头路,再度南下。
一路上,第一次过草地中牺牲烈士的遗体还依稀可见。"那时,我亲眼见到张国焘的马背上驮着两口袋鼓鼓的大米,他自然不需要吃野菜。"但是,三过雪山草地的四方面军官兵,却为这一决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36年3月,就在红四方面军准备再度进入草地前,李中权再次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在宝兴城,我意外地碰上了母亲和弟弟中柏、中衡和妹妹中秋。"李中权说,第二天部队就要行动,这第三次过草地,面临的困难自然更为严重。
在这样的境地中,自己能为母亲解决什么问题呢?又能拿什么来安慰老人家呢?更令他悲痛的是,二哥李中池战斗中牺牲了,中珍妹在过草地时饿死了,她的丈夫石映昌也牺牲了。 那天晚上,母子谈得很晚。
"母亲再三叮嘱我全力搞好工作,不可为她分心。"可是,将军说,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在长征中,得了严重的寒腿病,饥饿、病痛和恶劣的环境随时都可能夺取她的生命。"母亲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说,自己惟一的心愿就是把年幼的弟妹拉扯大,把他们交给红军。
"很清楚局势的李中权告诉母亲,红军要继续长征,前面是雪山草地,后面是国民党的追兵,留下,国民党的军队一到,红军家属是一个也不会留下的。惟一的办法是跟着红军继续前进。
李中权说,其后,自己还见了母亲一面。"她老人家已经病得很重了,正在两个弟弟的搀扶下吃力地走着。我立即下马扶住了母亲。" 即没有药,也没有地方可以安置母亲,看着被疾病折磨着的母亲,李中权为难之极。
"母亲极度憔悴,神情忧郁,只是呆呆地望着我,一句话也没有说。中柏、中衡、中秋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似乎已累得不能开口了。""还是中柏弟弟开口,向我述说了翻越夹金山和跋涉丹巴河铁索桥的经过。"将军说,自己一边听,一边想像母亲这样一位疾病缠身的老人,带着三个孩子常年跋涉,翻山越岭,是一种什么样的苦难?而前面,就是茫茫草原……"政委,部队走远了!
"通信员过来轻轻地说。 看着李中权万分为难的样子,机灵的通信员迟疑了一会儿说:"要不,我留下来照顾伯母吧!
" "不行,北上的红军一个也不能少。"看到李中权有些心动,母亲断然拒绝了。"我能走,两年都走过来了,还愁走不到陕北?" 看着母亲牵强的微笑,李中权知道,这一次,也许就是自己和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他解下自己的粮袋,牵过自己的战马,拍了拍中柏弟弟的肩头,把缰绳交给他,含泪挥别母亲,去追赶部队……采访至此,老将军泪水如涌。 "1936年9月,我们走出草地来到甘南,一天,突然一位背着小马枪的红军战士,喊着三哥向我跑来。
原来是四弟中柏。他一边哭,一边把母亲逝世的情况告诉我。""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马的帮助,母亲和弟妹们都翻过了大雪山。可是到了西康草地炉霍,母亲再也走不动了。
她身上长了一个大脓包,终日剧烈地疼痛。弟弟用母亲头发的钗子把脓包挑破,流了很多脓。但是她终于不行了……""弥留之际,她一遍又一遍地问:红军走到哪里了?久久不愿咽气。直到弟妹们再三表示一定要找到三哥,参加红军,她才闭上了双眼。
" "当时,中柏弟交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记载着母亲去世的日期和埋葬的地点。"将军沉痛地说,令自己终生遗憾的是,在战争岁月中,那张纸条丢失了。1937年春天,李中权兄妹四人在延安会合。 "现在,他们也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