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唐桂娣 最美知青夫妇:三团战友张新民、唐桂娣
三团战友唐桂娣用她的生命之力演唱祖国之恋
此生爱缘——张新民和唐桂娣
摘自《黑土地走出的爱情》 作者:王青松
张新民和唐桂娣摄于孙吴。
2001年,在小提琴曲《梁祝》的纪念活动中,中央电视台采访了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师——张新民先生,采访专题为"琴缘"。
那一天,曾是三团宣传队的上海知黄鸿庆和28连的许多战友正好坐在电视机前。当他们看到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张新民出现在屏幕上时,不由地叫出声来:"是张新民,是我们的战友张新民!"一个个激动得难以自制!是的,这位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师,就是我们的战友——团宣传队的张新民。
于是,我知道了张新民和唐桂娣这一对知青伉俪有关琴缘和情缘的故事。对于他们而言,琴缘和情缘不可分,正如张新民所言:"事业和爱情是我的全部生命。"
1968年10月15日,哈尔滨知青张新民下乡来到3团28连,是受在文工团工作的舅舅和哥哥的影响?还是与生俱来?他从小就对声音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上小学时,他看了一部已经记不住片名的俄罗斯电影:一个小男孩为了摸一下音乐家桌子上的小提琴,跳进窗户----被音乐家发现了音乐天赋,收为学生,悉心培养。
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为俄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故事的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张新民:小男孩那痴迷艺术的眼神定格在他的心上,小提琴也如神圣的天使一般走进了他的心中。
下乡的时候,已是哈市第十七中学宣传队小提琴手的张新民,带着装满了音乐教科书、乐谱和书籍的柳条包,带着父亲花了20元钱给他买的一把小提琴,离开了家乡。20元钱,是父亲半个月的工资啊,张新民睡觉时都想搂着那把小提琴。
1969年寒冷的冬天,张新民和战友们去18连建新点。一天晚上,大火炉里的火蔓延出来,点燃了他们住的帐篷,战友们逃了出来!可是,所有人的行李都化成了灰烬,包括张新民的柳条包和他心爱的小提琴!
1996年,张新民和唐桂娣喜气洋洋地迎来在上海定居的这一天。
没有琴的日子,让张新民感到窒息。他想做琴,在学校宣传队的时候,他曾做过一把琴。于是,他到山里去选木、砍树,小提琴的琴面选用白松,也称"云杉",背板选用枫木,当地人叫"色木"。有了木头,张新民借来锯,在锯割一片片仅有一毫米厚的木片时,他险些把手指肚锯掉了!
做琴不成,张新民想回哈尔滨买琴。他知道说出请假的理由连里不会批准,就偷偷地坐上了开往孙吴的大汽车。被发现抓了回来,定性为"逃跑",在全连大会上一遍一遍地做检查。
后来,28连成立了宣传队,会拉小提琴的张新民成了乐队的主力。宣传队有一个大眼睛的上海姑娘,名叫唐桂娣,天生一个花腔女高音的好嗓子,歌喉圆润,音色甜美,会唱歌剧《江姐》里所有的歌曲。在音乐的氛围中,在你伴我唱的配合中,两个人产生了好感。
1971年,张新民被调到团宣传队,临走时,他送给唐桂娣一个笔记本,扉页上用仿宋字体写着这样一行字"祖国处处是舞台,永远高唱东方红",天真纯洁的唐桂娣被他心胸中荡漾的革命激情打动了!回想起这件事,唐桂娣说:"当年,张新民用一个三角钱的笔记本就俘获了我的心。"
一年以后,唐桂娣也调到了团宣传队,担任独唱演员。宣传队队长李鹏说:"唐桂娣的嗓子太好了,她应该到专业水平的乐团深造。"可惜那是个埋没人才的年代,没有给唐桂娣这个机遇。
唐桂娣不仅人美,心也美,是个非常传统的女孩,一旦心相许,就什么都听心上人的。她把张新民当成自己一生的依靠,在人生动荡中始终追随,在那片远离亲人的地方,他们结了婚,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1976年,张新民被推荐上哈尔滨体育学院,他没有去。他和唐桂娣说:"我喜欢小提琴,去体育学院干什么?"有人劝说他:"上大学能得个大学文凭,还管分配,回城当个国家干部有多好,农村生活太苦了。"张新民摇摇头:"如果没有小提琴和唐桂娣,再好的地方我也不想去!"
说起农村生活的苦,张新民认为最苦的不是劳动,也不是在宣传队时的四处奔波,而是文化生活的贫乏和因此而带来的苦恼。有一天,他听收音机,突然,小提琴《梁祝》的旋律传入耳中,"不好,是拨到了苏修电台了吧?"他急忙关掉按钮!
但是,那首人间绝唱的余音似乎仍袅袅地飘在耳畔,让张新民的心里一片明净。他拿起小提琴,拉着唐桂娣,跑到宿舍后面的山坡上,全神贯注地拉起了这个曲子。那陶醉其中的样子,那眼睛里闪烁的光彩,让唐桂娣领悟了他的痴迷。
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小提琴?他说:"小提琴的造型、包括每一个线条都是完美的,小提琴的声音最接近人的声音,最能表达我的真实情感。"唐桂娣不由地嫉妒起小提琴来,她不知道,在张新民的心目中,是自己重要?还是小提琴重要?她忍不住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张新民说:"如果把我的生命分成两半,一半属于你,一半属于小提琴。"
张新民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生命就是这样组成。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张新民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受到十年禁锢的著名音乐家俞丽拿演奏的《梁祝》时,刚强的他第一次流下了热泪!
专心致志地做琴,所有的艺术追求都在其中。
1978年,三团宣传队解散了,一心想从事文艺工作的张新民和唐桂娣乘探亲的时候到哈市附近的市县报考文艺团体。当时,大庆、兰西、肇东等文工团都表示同意接收。可是,等他们赶回三团办手续时,由于知青大返城,人事关系的调转工作已经全部冻结。
随着知青返城的潮流,1979年2月,张新民接父亲的班成了哈尔滨市刻字钟表厂的一名职工,不到半年,他调到哈尔滨乐器厂。唐桂娣没有回上海,一是孩子小,只有一岁;二是如果她回上海,就要两地分居,她怎么能离开张新民呢?
就这样,上海姑娘唐桂娣随同张新民落户到哈尔滨,在哈尔滨乐器厂当上了一名涂漆工。
乐器厂的工作,尽管收入不多,但喜欢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和需求,张新民很高兴,也很安心。
没过几天,乐器厂的领导和工人发现,这个不爱言语的小伙子不仅会做琴还会拉琴,干这行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的琴师会做琴但不会拉琴,张新民很快地成为乐器厂的生产和娱乐骨干。不久,他和唐桂娣一块儿调到上级主管局——哈尔滨市第二轻工业局的文工团,他还当上了乐队队长。在脱产两年的演出生活里,他们夫弹妻唱,多次获得表演奖。
1981年,张新民参加了第十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演出,虽然他是个业余琴手,但因为有哈尔滨青年宫交响乐团的大乐队为他伴奏,更因为他是用自制的小提琴演奏了协奏曲《梁祝》,在哈市音乐界引起轰动。张新民说:"那次演奏,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次演奏,让我下定了献身小提琴艺术的决心。"
这个姑娘就叫苏吉.帕克,获奖后,怀抱着张新民制作小提琴留影,照片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他们在哈尔滨乐器厂一干就是十五年。年龄渐大的张新民想念落实知青政策、户口落在上海并在上海生活的儿子,他渴望一家人团聚,决定离开熟悉的家乡去上海生活。本以为这个决定能让常常因思念亲人而落泪的唐桂娣高兴,没有想到,她竟然不同意!
唐桂娣不是不想回自己的家乡,她想念儿子、想念父母、想念那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可是生活的磨砺让她多了一份犹豫,她想,在哈市毕竟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两个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有200多元,张新民业余时间做琴,有了名气,还会有不少的额外收入。到上海没工作没工资,如果做的琴又没有人来买,已经43岁的他们,带着孩子,吃什么喝什么呢?
他说他的理,她说她的理,两个人竟然吵了起来。张新民不知如何能说通她,急得"啪"的一下,把一把快要做好的日本人定制的小提琴摔到地上!两个人都楞在了那里!唐桂娣一边捡起那把他精心制作但已破碎的琴,一边想:什么能让他这么伤心呢?唉,是太想念他们已经15岁的儿子了!是太希望一家人能团聚到一起了!还是听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吧,一家人的团圆确实比什么都重要!
1994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张新民和唐桂娣来到上海。他们没有上海户口、没有工作、没有房子,在上海安家,当务之急是有个落脚的地方。那时他们积攒了十万元钱,这在当时已是一大笔钱了,可要在上海康桥镇买下他们至今仍住着的两屋一厨需要17.1万元钱,张新民不得已把哈市的住房以五万元的低价卖了,又向唐桂娣的亲属借了五万元钱。他劝慰心里一下子没了底的唐桂娣说:"别发愁,我能做琴,很快就能还上这笔债。"
其实,如果想挣钱,张新民早就发财了,他在哈尔滨乐器厂月工资只有107元的时候,有一个日本琴商曾亲自上门,以每月两万元的高薪邀请他去日本大阪,被他拒绝了。张新民说:"我喜欢制做小提琴,但我更知道艺术要为中国人争气。
"有个记者知道了这件事,撰写了题目为"我的事业在中国"的文章,刊登在《哈尔滨日报》上。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像许多有志气的艺术家一样,张新民的根基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鼓舞他取得成绩的不是金钱而是艺术的良知。"
2011年,唐桂娣又登上舞台,演唱《我爱你中国》,获得一等奖
大上海,开阔了张新民的眼界,也让他看到了差距。他经常去看展会,也常去听音乐会,他感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小提琴的制作好比蔚蓝浩瀚的大海,而自己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要成为一名有成就的琴师,做出更好的琴,就需要系统的专业学习。
儿时的梦想似岩浆喷涌般在张新民心中翻腾,正好赶上上海市音乐学院招生,他决定去报考!
那一年,张新民已经45岁了。亲友们知道他45岁了还想去上大学,都怀疑他能否坚持下来,而唐桂娣却说"我看行!"她知道,上大学太难了,但她更知道,丈夫的心不仅属于她,也属于小提琴,从他们相恋的那一天,他就没有隐晦这一点。上音乐学院深造,是他今生今世的愿望啊,如果再不上,就没有机会了!
她那双明澈的大眼睛看着他,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考试那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监考,张新民又一次用自己制作的小提琴演奏了《梁祝》。优美的音色令人屏息,他以绝对的优势被上海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成为全院建院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开学时,张新民看到,他的同学小的才18岁,大的也不过25岁。
张新民先后从师于华天礽、赵诞青和沈西蒂教授,他终生倾爱和感激这三位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是他们让自己的生命华彩!是他们让自己的生命超越!
制作一年、演奏三年的四年的大学学习,使张新民对小提琴的制作理论和演奏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如饥似渴地从中外艺术家的艺术人生中汲取营养,他倘洋在众多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乐章中。意大利制作大师阿马蒂.斯特拉第瓦里的小提琴,让他知道了什么叫精致,什么叫完美;俞丽拿的一首《梁祝》让他知道了什么叫有如天籁的纯净音域,那或舒缓凄婉如水泻地、或欢跃明快似百鸟在林的美妙音色激活着他的灵感不断地迸发。
2012年初,《浦东时报》记者到家采访,张新民讲述小提琴的构造。
张新民的家里保存着一把他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时制作的小提琴,这把琴的一半是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华天礽教授做的,而另一半是他在华教授的指导下做的。有的人要买这把琴,张新民不卖。他要永生留着它,让自己铭记:小提琴的音色就差在微妙、毫厘之中!
当一个人要为自己所挚爱的事业献身的时候,就会全神贯注。张新民要用心制作最好的小提琴,让人生无悔。
小提琴的制作关键是选材,在每年的全国乐器展览会上,张新民既可以揣摩中外精品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又能采购到制琴所需要的原材料。他的小提琴的面板选用云杉,底板选用枫木,琴弦选用音质接近皮弦的奥地利进口尼龙材料,制作琴弓的材料,选用巴西进口的苏木。
他一丝不苟地沉浸在精雕细刻中,每一根琴弦,都凝聚着他深深的思考,每一个零件,都凝结着他殷殷的心血。在用心和小提琴交流、用智慧分辨音乐的颗粒、用生命来衡量小提琴能量的艺术劳动中,追求琴弦、琴码、音孔、音柱的分毫不差,追求每一根线条的极致优美。
1997年,张新民快要毕业的时候,听说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的小提琴教授张世祥先生要移居澳大利亚,他带着两把制作的最满意的小提琴来到张世祥家中,希望张教授能对这两把琴做出鉴定,张世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两把琴。张新民本想把这两把琴送给张世祥先生,但是,张先生不同意,他花钱购买了这两把琴。
也就是这两把琴,让张新民为国争了光。
在澳大利亚坦司马尼亚举行的全国小提琴比赛中,张世祥先生教授的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名叫苏吉.帕克的澳大利亚学生,用张新民制作的琴获得了第一名。后来,这名学生又在法国举行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青年组第一名。张世祥教授在给国内好友的信中说:"这位获得第一名的学生使用的是我国制作的小提琴,因为我的这把由国内制琴师制作的小提琴的声音,比她在美国用两万美金买的琴还要漂亮。"
当张世祥先生得知张新民家的地址后,写了一封感谢信,随信寄来悉尼最大的外文报纸刊登的苏吉.帕克获奖的消息,上面还用一页的篇幅登载着这个女孩含笑怀抱着小提琴的大照片,张新民一眼就认出这把小题琴是自己制作的!泪水又一次模糊了他的双眼。
张新民有了名气,许多歌剧院和各类艺校的教师来他这里定琴,他制作一把,就被买走一把。有的人愿意投资,建议他开一家"张新民小提琴制作公司",这样就可以大赚一把了,有的人还提出了批量生产的主意。
2010年的冬天,有一个煤矿采购员前来购买二十把琴。讲好一把琴价格为四千元后,这个采购员要请张新民吃饭,他和张新民说,宴会有煤矿的领导成员参加,你在席间说明一把琴卖价是两万元,等钱转过来,多得的部分咱们俩对半分成。张新民一口回绝了。他是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他的每把小提琴不仅应该美妙而且应该干净!
张新民的道德气场和艺术风骨在制琴业受到好评,被吸收为中国小提琴制作协会理事。
张新民全身心地融入了艺术的追求之中。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唐桂娣身上。
唐桂娣勤快、利落。她兄弟姐妹共八个,相处融洽,每周都要聚会一次,每次聚会时,都是唐桂娣上灶掌勺,煎炒烹炸,丰盛的饭菜摆满了一桌。在康桥镇的烹饪技艺比赛中,唐桂娣荣获过第二名。
2005年,年满55周岁的唐桂娣到了退休年龄,享受上海市政府关于外地知青退休后可以回上海的政策,把户口从哈尔滨迁到了上海。那一年,他们家又添一喜,儿熄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孙女,由于亲家身体不好,儿子、儿媳工作忙,唐桂娣又责无旁贷地看管起小孙女。
她周一到周六去儿子家,周天儿媳休息时回自己家。张新民不会烧菜,唐桂娣要做好一个星期吃的菜。有青菜、炖肉、焖鱼;有烤麸、煮豆,张新民平时喜欢吃的一周的菜她都要在这一天做出来,然后,摆放到冰箱里。烧青菜容易坏,细心的她把烧青菜放在冰箱隔板的前面,把肉、鱼之类的菜肴放在隔板后面。她教会张新民使用电饭锅,又把张新民换洗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才放心地去儿子家。
周天回来,碗池里堆满了一星期没有洗的碗,屋子里又有了一堆要洗的衣服,唐桂娣进屋就要大搞卫生。
有一天,她回到家,发现门上的钥匙插在门上没有拔下来;下雨了,晾在凉台上的被子浇湿了也没有收回来,急性子的她和张新民吵起来。张新民知道自己不对,做起小提琴来,心思就都放到了琴上,吃饭都是急三火四的,如果没有唐桂娣,真不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充满歉意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啊,我这快奔五十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似的,让你为我操心上火,但你可不要真生气啊!"这发自肺腑的话语,又让累得满头大汗的唐桂娣笑了。
这就是缘!有缘他们在大东北相遇,有缘他们厮守在大上海,有缘她才能心甘情愿地伺候他,有缘他才能和她共续琴缘。
命运却总是作难好人。2010年1月,唐桂娣在儿子家,忽然感到半边身子麻木,刚想站起来,忽然间晕倒在沙发上!正赶上儿媳在家,急忙给张新民打电话,又挂了"120",唐桂娣被送到了医院急救。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张新民就知道不好了,几天前,唐桂娣说胳膊麻,但忙得没有去看。
他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赶到医院,看到人事不省的唐桂娣,泪水哗哗地流着!他知道,这是累的啊,是为自己累的!多么好的妻子啊,她在用生命来照顾自己,就是昨天,还为自己做了一周要吃的菜!她的心里只有这个家,只有丈夫,而却没有自己!张新民明白了,自己制造小提琴、创造美妙声音的力量,一大半来自于唐桂娣,来自于她对他无私的爱!
缘为债,债为缘,情缘也是情债。张新民放下手中正要涂漆的小提琴,他要好好地照顾唐桂娣,他乞求上苍让他还债!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唐桂娣真的苏醒了!可是,由于脑梗塞,她躺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
那两年,张新民不再白天做琴,晚上拉琴了。从来没有洗过衣服的他学着洗衣服,从来没有炒过菜的他学着炒菜。刚开始,唐桂娣便秘,在医院洗肠也不好使,张新民想,增加膳食纤维肯定有效,去菜市场,一次就买回来几十斤蔬菜,一顿洗三到五斤的蔬菜,炒得烂乎乎地喂给唐桂娣吃。别说,这法儿比医院开的药还管用,一天吃三顿,连吃了几天,唐桂娣的便秘好了。
他听说吃菠菜好,菠菜蘸酱、菠菜汤,换样的做。做的菠菜鸡蛋汤,唐桂娣一下子挑出一根红塑料绳,原来,张新民竟然不知道拿掉那根捆菠菜的绳,他以为那也是可以吃的!说起来是个笑话,但却让唐桂娣难过,"让立志为小提琴艺术献身的丈夫这样照料自己,真是难为了他啊。"看到他因此不能做琴,她流下眼泪。张新民说:"你伺候了我几十年你怎么不说呢?我伺候你才不到两年啊,做琴的时间有的是,而你的病一点也不能耽搁。"
为了让唐桂娣多晒太阳,张新民买了一把轮椅,推着唐桂娣在大院里散步;为了让唐桂娣离开轮椅,他到处寻医问药,给唐桂娣找上海最好的针灸大夫;针了一段时间,又采纳锻炼恢复的办法,每天搀着唐桂娣在院子里学习走路,从走十米、二十米,到现在走一二里地;他怕上街买菜、参加活动,唐桂娣在家里孤单,就买了一个后面有个座的三轮摩托车,干什么都带着唐桂娣一块儿去。
上海的冬天,天气非常冷,每次出去,他都要细心给唐桂娣穿暖衣服,戴好帽子,套上手套,唐桂娣则顺从地让他呵护,脸上是衣服幸福的表情。
对唐桂娣的疼爱使张新民从一个对生活细节全不理会的人变成一个细心体贴的人!
张新民又想到,唐桂娣喜欢唱歌,就是在病中,有人说起她曾唱过的歌,她就进入了角色,唱了起来。他们刚来上海时,参加过浦东南汇区家庭才艺大赛,一家三口人上台表演了诗歌联唱,获得了全区第一名。唐桂娣一直引以自豪,如果让她参加演出,让她知道自己还能唱歌,这应该是对她最大的鼓舞,有一个好心态,也能促进病情好转。于是,他积极地鼓励和策划让唐桂娣上台表演。
不久前,他们夫妻俩参加了康桥镇光明杯银发风采大赛,张新民伴奏,唐桂娣演唱了《我爱你,中国》,又一次获得了表演第一名。
张新民告诉我,唐桂娣的身体一点点地好起来了。每天,张新民把菜切好、洗净,唐桂娣用能动的右手炒菜;早上吃完饭,他扶着她去散步,顺着庭院小路能走一个多小时。
在他们上海的家里,我看到客厅里的钢琴上摆放着几把小提琴,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盒盒色漆。张新民觉得,唐桂娣受到的这场劫难,让他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使他更能沉浸到小提琴所表达的音乐境域。没事时,他还是做小提琴,晚上用自己制作的小提琴拉琴,这一生活方式无法改变。
在他看来,拉琴是感受声音质量的需要、是感受生命质量的过程,而做琴就是生命的不断的延续,两者缺一不可。只不过,唐桂娣没有生病时,他每天都要练到下半夜一、二点钟,如今,怕影响唐桂娣睡觉,他只能弹奏到夜里12点之前。
到如今,张新民已经做琴四百多把。他不需要经纪人,也不想开公司多赚钱,他只希望唐桂娣能彻底摆脱病魔,他们还像在兵团那样,一个拉琴,一个唱歌,相扶到老;他只希望曾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获得过全国签约歌手第一名、现在厦门做艺术总监的儿子事业辉煌;他只希望自己倾心制做的小提琴,每一把都成为精品,为中国的小提琴制作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年,全国小提琴演奏比赛,青年组选手殷欧卡琳使用张新民制作的琴获得了第一名。原中央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也使用张新民制作的琴获得了许多奖项。
2011年10月31日,张新民年满60周岁,在哈尔滨乐器厂退休,按照上海的知青政策,他的户口也迁到了上海。为了能落户在上海,这一对知青伉俪在大东北遥望企盼了33年!可是,当它成为事实时,张新民却发现它实在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能让自己的生命长河泛起波澜的是祖国改革开放后音乐事业惊人的发展!是他挚爱的小提琴和他与唐桂娣之间的恩爱之情!
应我的要求,张新民演奏了《梁祝》,美妙的乐曲引我想起了那情深意长的歌词。听说小提琴曲《梁祝》本来没有词,是著名词人阎肃五十年前填写的,流传至今。歌词中最后两句是:"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这经久不衰的以示忠贞爱情的歌词不正是张新民和唐桂娣爱情人生的写照吗?
是啊!爱情是一切存在的理由,张新民和唐桂娣用琴缘和情缘汇成的一生爱缘值得赞颂!上海《浦东时报》和浦东电视台正是基于此,于2012年来临之际又采访了他们。望着参加完徐东明召集的战友聚会后,张新民骑着摩托车载着唐桂娣远去的身影,我在心底祝愿着他们今后如意,祝愿着这一对续写爱缘的有情人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