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和潘蔚 张宝全:把艺术和商业都做到极致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张宝全的自嘲,或者是自负--这个定义下有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世俗层面,他是个成功的商人;生命层面,他有着艺术家外衣下"谁都拿不走"的自我感知和真切快乐.思想与世俗,艺术家与商人,张宝全真能合二而一吗?京城商业繁华的国贸和双井之间,向东,每次都要经历一个意味深长的转弯.前半程还是都市快节奏的车水马龙.CBD的精英人群;转过来狭窄的路边遍布地方小吃,让人有探寻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的渴望.走到这条小街尽头,将会遭遇一组当代艺术雕塑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张宝全的自嘲,或者是自负——这个定义下有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世俗层面,他是个成功的商人;生命层面,他有着艺术家外衣下“谁都拿不走”的自我感知和真切快乐。思想与世俗,艺术家与商人,张宝全真能合二而一吗?京城商业繁华的国贸和双井之间,向东,每次都要经历一个意味深长的转弯。

前半程还是都市快节奏的车水马龙、CBD的精英人群;转过来狭窄的路边遍布地方小吃,让人有探寻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的渴望。

走到这条小街尽头,将会遭遇一组当代艺术雕塑,出自著名艺术家岳敏君之手。雕像的身后,坐落着一组建筑,这个似乎穿越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建筑,就是张宝全的“今日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有点儿像张宝全。在喧嚣的商业区建一个安静的美术馆,像张宝全一面做繁忙的企业家,一面追求艺术的高度。

因为这个美术馆和周边的二十二院街,苹果社区的房价被迅速拉升,从这个角度看,张宝全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商人。如果想真正认清这个身份重叠的张宝全,还要从他的“天命”开始。

企业家的“天命”张宝全在某一个时刻丢失了自己。这个时刻可能发生在年少做木匠时,他用了一年就做到了五级工班长;或者做战地记者时,扛着大录音机,在前线只身闯过生死的战壕;再后来,他的“金典集团”成功在1993年海南金融调控中突围;当然,这个时刻也可能发生在他带领研发中国第一款数字电影放映机,打开中国数字电影放映新纪元时;或许,是在他成功运作的“今日美术馆”、红树林度假世界、和筹备的中国第一,全世界第二个七星级酒店之间的某个时间。

被包裹在“本分木匠”、“无畏战士”和“成功企业家”的外衣之下,他像极了几年前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从沙漠里走出的小男孩,经历重重险阻,最后因为忠于内心的呼唤,在他的起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从迷茫中回归,他给小说起名叫《天命》。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天命”,在岁月的侵蚀下,“天命”面目全非。一些人找回了自我,一些人跟它渐行渐远。

或许,张宝全从未丢失过自我。即使是在商业最为繁忙的时刻,他每天例行早、晚课“速写”;创作剧本、小说;在他的柿子林会所“面朝黄土”地耕作;即使在高尔夫球场上,他也同样把打高尔夫看做参禅以自醒的“修行”。

活在真切的快乐和感知中,张宝全始终在寻找最本真的自我——那就是他时而缺席,但从未走远的“天命”。似乎,张宝全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们,都在努力证明着一个事实:他们可以取得商业上的所谓的“成功”,但最重要的成就绝不在商业上。

“宝哥”的商业预言夜幕在三亚的这个夜晚被聚光灯打热,盛装攒动的人群上空笼罩着推杯换盏的玻璃声。站在一袭洁白洋装的王秋杨身边,张宝全嫩绿的花衬衫反而成了这场“盛典”的焦点。

如果是在酒店度假,他的这身装扮至少是个家境殷实的老板;可在三亚湾红树林群星云集的开业Party上,作为主角打扮得如此随性的,也肯定是艺术家的放浪形骸“大爆发”。所有人叫他“宝哥”,这原来是夫人王秋杨的专利。

宝哥的三亚湾红树林酒店规模全中国最大,即便只开业四分之一,也能吸引到一线明星和艺术家来助阵。明星们为新开张的红树林创作了一幅“波洛克式”的抽象绘画作品,这仿佛昭示:一种“时代精神”通过艺术的形式,已经从美国转到了中国。

而这个能够把艺术嫁接在度假地产上的老板,也不只是个艺术家。作为时代的受益人,地产企业家首当其冲。或许十几年前,住宅地产起家的张宝全,和那些五大三粗的地产莽夫没有多大的差别。

直到如今国家对地产的屡次调控,能够站在房地产市场一倒一大片的瓦砾边坐看风云的,也只剩下为数不多较早转型的度假地产商。他们中间,张宝全则是领军人物。张宝全把城市形容成“欲望”,“所有的房子都是人造的,也都是为人造的。

城市让人自我膨胀。”这种膨胀让他急于希望“脱离现实”,于是他重新拿起了画笔,弹起了吉他,也写起了剧本;他还在自己的柿子林会所种上的庄家,建造了小型电影院;甚至在办公室养了一窝“流浪鸟”,还坚持每周至少去打一场高尔夫。

不光是他,夫人王秋杨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脱离现实”,除了背包玩户外,王秋杨还以最大勇气征服了“7 2”(七大洲高峰加南北两极),在登山的女性华人里排名第一。

张宝全知道,在财富丰沛后急于“脱离现实”的不只是他和王秋杨,他预言这是中国大部分人脱离物质贫困阶段后的需求,而这个庞大的需求就是他下一步需要征战的“市场”。于是,他把触角伸入自己的专业——电影产业;自己的爱好——艺术产业;甚至让自己的生意——“金典集团”整体由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向度假地产转型。

在高尔夫球场上,十五码以上的推杆入洞,张宝全每场最少能推进两个。因此,他被朋友戏称为“推哥”。

他说这和早年做木匠有关:吊线时,最需要沉稳。其实,他没说的是,除了沉稳,“划线”和“推杆”的下一步走向,需要敏锐和预见性,而这些,不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成功商人,都需要具备的关键素质。“分裂症患者”的幸运影院放映厅里,观众的思绪还停留在甄子丹的打斗和片中的抗日情绪里,银幕上打了出品人张宝全的名字。

《叶问》,这部当年张宝全投资了1100万的影片,最后票房收入1.5亿元,还摘得了第二十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桂冠。

《画皮》也在最初找到了张宝全,那时候张宝全把所有精力放在了电影渠道上,并没有接。但他的一个建议成了《画皮》取胜的关键,“不能拍成以往的‘鬼怪加武打’,要做就要做成‘魔幻加动作’。

”张宝全的这个想法,在《画皮2》中被“贯彻”得更加淋漓尽致。无论做投资,还是审核剧本,在中国的投资商中,找不到第二个张宝全。因为二十年前,他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张宝全觉得最难忘的日子,一是在前线,另一个就在电影学院。

“它们看上去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为你设定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脱离现实。”脱离了现实的张宝全也并非如梦如幻。电影学院花销大,经常举办影展,需要掏腰包。画画好的张宝全每次都画电影票入场。

有一次下雨,后面一个同学雨伞上滴下来的水正好滴在了他的票上,被检票的工作人员一下子逮了个正着。那时他最发愁表演课,等到全班同学都表演完了,他不得不走上台,贴着墙围着舞台绕了一圈。

老师说,你演的这是什么?张宝全回答:我演的是黄花鱼。全班笑成一团,老师告诉大家,这个表演有创意。那个时候这位老师一定没有想到,二十几年后,这个小品只能演着黄花鱼的学生,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款数字电影放映机,一年之内,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院线,让哪怕是一个最不起眼的三线城市,也可以跟北京同时上映一部好莱坞大片,挽回了中国电影院线长期流失的那近三分之一的观众。

二十年前,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宝全,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满腔热血地拍完了第一部电影《四儿》,拍摄结束后他迫不及待地走进机房准备剪片子。

打开机器,他惊呆了,这些长期堆在地方电视台不用的老带子全部消磁了,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为了能筹到50万元继续拍电影,张宝全下海做了商人,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很成功。

可张宝全认为,自己身体里藏着两个人,一个是用生命做艺术的艺术家,另一个,是经验老练的企业家。他常常说自己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精神病人思路广,弱智儿童欢乐多”,能用企业家的执行力最大化地实现艺术家的天马行空。这显然是一种幸运。(摘自《新商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