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校长熊思东简历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青年科学家的困境与出路?
青年科学家的发展困境,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此外,部分省份如广东省,也出台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价的相关文件。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科学研究要花很多时间。在国内,科研工作者一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在熊思东的课题组,很多时候科研人员为了实验进度,一周7天都在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3个小时。
作为科学家,熊思东也从"青年"而来,对当下青年科学家的很多遭遇有着更切身的感受;而作为大学校长,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他又有着独特的看法。
"青年科学家的困境"是10月27日《Nature》杂志的封面文章,一个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在封面上如此发问,青年科学家们到底遇上了何种难题?
难题一:科研经费不足
"学术论文和科研经费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整个学术圈非常严酷的一个问题。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需要强有力的科研经费支撑的,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在很多国家,政府研究经费已经停止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哪怕在一些研究经费仍不断增长的国家,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赶不上科研人员的增长速度,科研工作者申请研究经费的难度正在不断增加。
这样的情况,在青年科学家中更为严重。"对青年科学家来说,他需要发表优秀的学术文章才能在学术界立足,这就需要好的研究平台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为支撑,但这两者在一开始时对大多数青年科学家来讲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熊思东表示,由于资历尚浅,青年科学家与老科学家在经费申请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为了追上老科学家,青年科学家需要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发表更多优秀的学术论文,但是这些都需要科研经费作为很好的支撑。青年科学家经费难的问题似乎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死胡同。
据了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些年正在设法提高科研基金首次申请者的成功率,以帮助青年科学家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即使这样,在2000年之后,美国博士科学家获得第一个主要资助项目的平均年龄还是要到42岁。
如何走出死胡同?熊思东告诉记者,这个时候,青年科学家首先需要借力,如可以选择去一个大的课题组,跟随该课题组首席科学家一起做研究,这样就能得到研究平台和不错的科研经费支撑,也更容易发表优秀的学术文章。但青年科学家一般可以成为课题的执行者,却很难成为学术负责人来申请课题。
难题二:从成长到独立的路很长
熊思东表示,青年科学家成长分为两个阶段:成长中或已经独立。成长中的青年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大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优秀的学术文章,这样代表他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能力,最终成为独立的科学家。而对于已经独立的青年科学家来说,他的目标是希望能好好地在学术圈生存下去。
"一个青年科学家如何才能做到独立,并很好地在学术圈生存下去?"在熊思东看来,这是青年科学家们最大的困惑和焦虑。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一点是要得到学术圈的认可。"要想得到学术圈认可,熊思东认为,需要做到三点:完整良好的教育背景、质量兼备的学术文章和创新的学术方向。
完整良好的教育背景是成为一个独立优秀科学家需要过的第一关,这是所有科学委员会评判青年科学家的第一标准。另外,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在国内,你可能只需要读到博士就代表教育完整了。而在国外,尤其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没有经历过2轮博士后工作(4~6年时间),你就没有什么竞争力。"熊思东表示,完整的博士后训练才是成熟的学术圈所认可的完整教育过程,而这一点在国内还很欠缺。
有了完整良好的教育背景,青年科学家还要做的就是发表优秀的学术文章,这是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必经过程。从发表多篇第一作者文章开始,到最后能发表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一名独立的科学家。这需要你选择一个好的学术方向,这个方向必须是有创新性的。
研究方向有时候会变化很大,青年科学家必须谨慎选择,一旦走错方向,可能未来整个发展空间都"偏"了,学术工作可能要从头开始。同时要有好的研究平台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撑。
熊思东认为,成长中的青年科学家需要选择一个好的科研平台,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已经独立的青年科学家,则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研究平台。这意味着,他要申请多个课题。"创新性是课题很重要的要素之一,在这一点上,青年科学家有很好的竞争力,甚至有时候会优于一些老科学家。在这一基础上,他还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以赢得学术委员会的认可。"
难题三: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科学研究是一份要花很多时间、但收入不高的工作。在国内,科研工作者一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在熊思东的课题组,很多时候科研人员为了实验进度,一周7天都在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3个小时。这意味着,除了科研以外,研究者常常是什么都不能干。与巨大的工作量相对照的是,科研工作者微薄的收入。
没有时间、经济困难,这些往往让年轻科学家们"灰头土脸",加上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他们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做研究有很多不确定性,生命科学的研究很多时候是没有结果的,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我对新生入学的第一讲就是告诉他们:我们大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在寻找失败的原因,去尝试纠正错误的方法。
"熊思东告诉记者,科研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地纠正、反思错误,往往是10次实验,9次失败。"这样的情况下,精神压抑几乎是注定的。"
就算这么辛苦地做科学研究,今后的发展空间也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职位有限,讲师、副教授、教授的位置往往可望而不可即。据熊思东讲述,过去那一代的科学家们迷茫的是选择工业界还是学术界,而现在情况变成了是选择学术还是家庭。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多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的高房价和高成本生活是收入微薄的研究人员难以承受的,正因为此,很多人被迫转行。
这样的困境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是一样。《Nature》杂志对上千名读者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近2/3的受访者曾考虑过放弃科研,近4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而对科研基金的竞争是青年科学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他们面临的另一难题。
"青年科学家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应该有最基本的体面尊严的生活,从而让他们专注于科研。"熊思东感慨道。
建议:"摘桃"也要积极育苗
"青年人是事业的未来,也是学校的未来。青年人好了,学校的未来才会好。"熊思东说,在苏州大学他一直强调的观点是不能只"摘桃",还要用心种好"桃树"。如果学校只顾抢人才,而不愿意去"种桃树",终究一天会再也摘不到"桃子"。所以,学校既要重视成熟优秀人才的引进,更要重视种好"桃苗",为今后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青年科学家经费难申请的问题,苏州大学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让青年教师融入到大队伍中来,共同成长。为一些优秀青年工作者创造条件,给予他们研究生招生的机会,帮助他们组建好科研团队并快速成长起来。同时,为科研平台的建设提供学术启动经费,帮助青年科学家搭建好的研究平台,同时专门成立国际交流基金以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国际交流。
在读博士和博士后是青年科学家队伍中的特殊一群人,为了帮助他们成长,苏州大学建立了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的成本分担机制。具体而言,除了国家对于博士和博士后的固定经费支持外,学校会拿出一部分经费、导师也要从研究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三者共同来支持博士和博士后的成长。"我们这套机制是硬性规定,一个导师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是很难被‘通过’招收博士或博士后的。"
此外,苏州大学正在推广"师资博士后计划",帮助这些刚入职、正在成长的青年科学家。入职的前两年,他们被以博士后方式培养,享受博士后的资助条例,以此保证他们有一个好的经济条件。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学者,熊思东对青年科学家的困境有着至深的体会。他希望能为青年科学家创造更好的条件,减少他们的迷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体面、有尊严地生活并将科研坚持下去。
"《Nature》的发问一定是全球科学界的共同问题,但相比西方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下,很多科研人员面临找不到工作,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现在国内的科研工作环境要好很多。"在熊思东看来,现在,我国有很好的经济实力,也是大量需要高级科研人才的时候,是全球范围内目前科研就业机会最好的国家之一,对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吸引力是足够大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有大量年轻科学家的加入能帮助我们后来居上,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