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声远的建筑作品 黄声远:建筑界的一股清流|霍普杯倒计时
黄声远建筑界的一股清流,干净,纯粹,唯一。对他而言,建筑就是生活,是真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与商业无关。他曾经认为,中国那么大,一定有很多宜兰......可是,世界那么大,却只有一个黄声远。
黄声远,1986年毕业于东海大学建筑系,1991年获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曾于洛杉矶 Eric O.Moss建筑事务所实**,回台湾後曾任教于淡江、华梵、交通大学建筑系。1994年起,定居宜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建筑的本土意识觉醒,以“精英”培养著名的东海大学,开始将建筑教学方向转向“关怀大众”以及“社会参与”,也塑造了黄声远对建筑职业的深刻认识。
在耶鲁学**期间,黄声远结识了Eric Owen Moss,之后进入其事务所进行实**。在他看来,E.O.M事务所的成功,不只建筑风格的前卫、大胆,“构造”与空间体验的关注等等。更重要的是,与各个合作方的关系处理,以及“在地”建筑模式的把控。
1994年,黄声远从国外回来,台湾“在地建筑”风潮盛行,而且恰逢宜兰正在进行地域空间改造计划,积极引进先进设计理念。于是,黄声远避开了都会城市,将工作重心转到台湾的“后山”宜兰,开启“宜兰厝”的创作之路。
宜兰,位于台湾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多山多雨,地域文化浓厚。
黄声远和他的田**,深入宜兰,只处理距离宜兰半小时内车程的工作。这样,他们可以随时赶到现场与当地使用者讨论,随时发现不妥就修改。
因为时常去田间处理事务,所以黄声远将团队的取名田**
1994—2016年,近20年的时间,黄声远与镇里上上下下打成一片,城镇乡**小小的设计工作他都做,盖房、修路、做景观、做规划。从宜兰旧城生活廊带建设、宜兰河畔维管束计划、光大巷改造、罗东文化工厂设计、樱花陵园入口桥以及仓储式资源再生厂,一个个项目做下来,黄声远心里渐渐有了自己理想城市的规划愿景。
罗东文化工场
“可以让小孩安全地骑车,进出政府机构像进出自家后院,而且,发生过的故事,以后还都找得到痕迹。”
——黄声远心中的理想城市
田**的田**工作群体,既是居民也是专业者。在这里他们吹着海风,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因此,对于田**工作群,他们并不把所做的建筑看成所谓的项目,而是将其视之为整体生活背景的铺陈活动。也许,在宜兰生活压力确实没有那么大,田**更愿意一种慢而自由的节奏,去处理环境改造。
吹着海风,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愿意花费五年,六年,甚至于十年的时间,去了解,调整,完善一个项目。建筑师张永和对其建筑,这样评价道“建筑不一定是给人‘看’的,而是让人的生活有所改善。它的设计功力不放在‘建筑形式’,而是‘社区意义’。”“建筑的本质是陪伴”,只有慢而自由的节奏才能体察出生活的细微之至——“路要窄一点,人才会相遇;灯要暗一点,鸟才可以休憩”,也是对乡土自然的致敬。
田**在Gallery MA展出"Living in Place"
2015年夏,他们应邀在日本间美术馆(TOTO GALLERY・MA)举办展览,备受瞩目。许多建筑大师都是在这里走向世界舞台,而黄声远也是第一位被邀在此展出的华人建筑师。田**也借此机会,将其长期累积的创作成果,进行了空间脉络的梳理,具体分为“和时间做朋友”、“认真的生活在山海土水之间”、“大棚架和地景参考线”以及“记得身体,忘记时间”等四个主题。
目前,已完成的维管束计划——从杨士芳纪念园林穿过光大巷到达社福大楼,又从社福大楼通过人行桥到达西堤屋桥。全部建成后,黄声远又说服当地机关,紧接原来的安庆河水泥桥,安装一座新的钢构栈桥——梅津栈道,解决行人过河的问题。桥下的秋千,桥上的绿植,使宜兰河畔的居民,找回了从前慢的自由与亲切。
在都市廊道以外挖掘属于城市“空”的可能
前后大概14~15年时间,边做边想:经费不到位,就搁下来;项目完成后,就思考改善周边环境;为一个项目改动,甚至要耗费几年时间,去与政府和民众沟通。真正地从生活场景的细微处去改善宜兰河畔百姓的生活。
田**事务所经常去做都市以外的案子,诸如员山机堡改造项目,看上去与建筑好像并非直接相关。员山机堡,原是日军的军事基地。田**团队,对其了整体规划,不仅保留其原貌,还营造了体验步道,如巨龙般盘旋在天地之间。
大量的钢索与架构设计,看似烦乱,近观却是井然有序。机堡上方的天空之桥尤为抢眼。
田**做过很多棚架体系的建筑,比如罗东文化工厂,三星乡展演葱蒜棚,丢丢当森林等等。棚架式结构,开放的,无边界的,为使用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
宜兰火车站对面的“丢丢当森林”,绿色的铁架支撑起绿色的屋顶,一片绿意盎然。钢铁树一共有九株,呼应了宜兰的旧称“九芎城”。铁架的形态也是模仿了芎树的形态,巧妙地把宜兰本土印象和火车相结合在一起。
基于地景建筑作品的绵延,自身掀地而起的架构,很多人走进黄声远的作品,会忘记时间感,然后用身体去感受空间。
樱花陵园入口桥,位于宜兰烘炉地山。大尺度的线性有机体,绵延而上,化解了两端高差,着实也挑战了结构技师。
山间水汽云雾穿梭,入口桥也形体起伏时隐时现。漫步这粗矿的混凝土容器之中,自有一种别样的空间体验。
对于UED的采访,他的回答简洁质朴。以下内容,皆由其采访纪要整编而成。
黄声远:“反省初衷”、“抵抗成见”加上“将心比心的沟通”。
黄声远认为,基于霍普杯的严谨性,开放性以及创新性,使参赛学生们可以“看见这个世界有各种面向,也有坚持各种价值选择的可能”。他希望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更多的真诚,平凡而又实在的互动。在这些建构中,人们可以“见自己,见朋友,陪天地,陪众生”。看似平淡,慢慢的都是人生哲学。
当谈及建筑正在趋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建筑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发展时,黄声远表示,当下的问题很多。但是,各地的症结确是差不多,能妥善地利用好差异性才是关键。对于,建筑师而言,把握好内心,不要放弃真诚,毕竟每一个决定,无论大小,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