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南省巩义市香玉故里:做人民的歌者(1)
探访河南省巩义市香玉故里:做人民的歌者(1)_地方频道-河南_光明网
常香玉,1941年,歌者,杜甫故里,双百方针
要闻
2003年12月,河南组织了慰问在京农民工大型演出,常香玉带病到现场为农民工献艺。王建立/CFP
编者按
豫剧大师常香玉,留给世间的不只是丰厚的艺术遗产,更有绵长的精神遗泽。
文艺是引领人们精神和灵魂的崇高事业,艺术家的追求反映了自身的世界观。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文学艺术界不免受到虚名和浮利的侵染。常香玉是艺术工作者的一面镜子,她的高尚节操,照见了部分艺术工作者的庸俗和媚俗;她的淡定胸襟,照见了部分艺术工作者的短视和功利。德艺双馨,以德为先,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值得每个人品读和反思。
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日,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推动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艺术实践中倾情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愿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以常香玉为榜样:为人民而歌!
“看,这段大堤是香玉坝!”
初夏时节,在传说河图洛书出水之地的河南省巩义市行走,当地同志的一声介绍,让我们得知脚下是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诞生成长之地,于是有了此行目的之外的寻访和珍贵收获——真正的艺术家,是用灵魂深处的道德精神,永留天地人心之间。
“她至今在恩惠着我们”
这是一段高10余米,长80余米向水中突起的石坝。坝底,当年筑堤留下的木桩清晰可见,坝内,黄河之水一泻东流,与远处洛水交汇,清浊分明。
“没有香玉坝,我们神南、神北好几个村庄早被河水淹没了。”
60多岁的张丙全是当地村民,多年担当香玉坝的义务护堤员。他说,香玉坝虽然有60多年的历史,但经过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多次修建加固,目前仍发挥着抵御伊洛河洪水的作用。问起修堤历史,老人了如指掌——
1941年,几位老乡在河南洛阳找到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常香玉,告诉她说村边的河流近几年连连发大水,冲得北边山上土块碎石大片往下滑落,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希望能凑些钱修坝护村。刚满19岁的常香玉立刻答应说:“家乡父老这样看得起我,再难的事儿我也不能推辞。可我只是个唱戏的,只有多演几场戏,算是为家乡垒坝添点石头添点沙吧。”
当年已经在洛阳一带走红的香玉和父亲商量后,迅速安排剧目,夜以继日加班演唱募资,演出所得买了400多袋面粉运回家乡,乡亲们以面粉为工钱,修筑了这条石坝。
实际上,比起今天的许多水利工程,“香玉坝”的规模并不出奇,甚至略显“寒酸”,然而60多年过去,远近村民依然难忘,历久弥新。“她至今在恩惠着我们。”张丙全说。
和“香玉坝”一样至今恩惠故里,镌刻人们心中的还有不远处的“香玉小学”。
位于伊洛河畔,绿树环抱的河洛镇香玉小学,前身叫寺湾小学,是常香玉的母校。香玉从1961年开始就源源不断向该小学捐资助学,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嘱咐家人把自己的剩余积蓄捐献给家乡教育事业。香玉逝世后,当地政府和群众把寺湾小学更名为香玉小学。现在学校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各种教学设备齐全,还有标准的跑道和操场。学校里还增设了多媒体、双语、豫剧等特色教育,学校的五二班还被教育部命名为“香玉班”。
适逢孩子们的节日即将到来,校园里正在举办“迎六一文艺演出”,我们听到了舞台上这样的诗句朗诵:“牢记戏比天大的誓言,爱国爱民,常奶奶是我们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