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陆的后代 原平人引以为荣的开国上将赵尔陆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共授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共计10名开国元帅.1042名开国将军.其时,籍贯北三泉村的赵尔陆位列57位开国上将之中,成为我们原平人的骄傲.1905年6月4日,赵尔陆出生在北三泉村,祖父是清代的举人,官至教谕.如今故居门头仍保留着当年的匾额:东门匾额书"累世科甲",西门匾额书"外翰林".父亲赵嘉骥是一个秀才,一生教书讲学,育有3子1女,长子赵尔昌,次子赵尔泰,三子赵尔陆."累世科甲&q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共授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共计10名开国元帅、1042名开国将军。

其时,籍贯北三泉村的赵尔陆位列57位开国上将之中,成为我们原平人的骄傲。

1905年6月4日,赵尔陆出生在北三泉村,祖父是清代的举人,官至教谕。如今故居门头仍保留着当年的匾额:东门匾额书“累世科甲”,西门匾额书“外翰林”。父亲赵嘉骥是一个秀才,一生教书讲学,育有3子1女,长子赵尔昌,次子赵尔泰,三子赵尔陆。

“累世科甲”

赵嘉骥夫妇相继去世后,赵家很快破落。赵尔陆的哥哥和姐姐热衷经商,赵尔陆一心想继续读书,哥哥、姐姐嫌他不听话,不支持他。

1922年,阎锡山为山西培养人才,在太原办了进山中学,首届考生凡考取者全部公费。

赵尔陆考入进山中学,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尤其是主科语文和数学总是名列前茅,深得老师赏识。1926年,赵尔陆受到学校进步势力的影响,在临近毕业时参加了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1月,赵尔陆参加了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的湘南起义。4月,他随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赵尔陆任第二十八团的连党代表。

1929年1月中旬,赵尔陆随部队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离开井冈山挺进赣南、闽西地区,先后参加了大柏地、长汀等战斗。以后,又转战于闽西、闽中和广东东江地区。1930年2月下旬,赵尔陆带领部队在赣南参加水南战斗。

1934年9月担任红一军团后方部部长。10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0月,赵尔陆随部队到达陕北,11月任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12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积极加强红军后勤供给工作建设。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时,赵尔陆随行并任供给部部长。随后,他被派到太原,向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筹集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地区成立,赵尔陆被任命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赵尔陆带领工作团深入崞县等县区,利用家乡地熟、人熟,与群众感情容易沟通等有利条件,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动员青年参军,筹粮筹款,支援前线。当地群众得知赵尔陆是本地人,支前、参军的热情更加高涨。

1944年9月,赵尔陆任冀晋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6年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第五小组中共方面代表,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9月,赵尔陆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1948年春,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参与指挥和组织了解放华北的重大战役,组织了清风店、石家庄、太原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建国初期,赵尔陆调任第四野战军、华中军区(后改中南军区)参谋长。

1952年6月,赵尔陆应召赶到北京,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同他谈话,让他负责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统一领导原来分散管理的军事工业,迅速组织人员开创国防工业,生产并修复抗美援朝前线急需的弹药和武器装备。

上任后,赵尔陆力主建立国防工业的科学研究机构和产品设计机构,能够独立地进行军工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工厂设计。当第一代制式武器定型以后,他又有重点地筹建电真空、光学、航空工艺和特种材料等专业科研机构。同时,广泛地调动工厂的技术力量和试制条件,通过仿制和改型设计,提高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地扩大建立产品设计机构。

这样在短短几年内建立起一批专业研究所和产品设计所。1959年国庆十周年举行盛大阅兵典礼时,受阅部队全部用国产的制式武器装备。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 ,第二机械工业部与第一机械工业部合并,称第一机械工业部,由赵尔陆任部长,主管民用机械工业与国防工业,实行军民结合的管理体制。

1961年1月,在军委副主席贺龙的推荐下,赵尔陆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国防工办),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罗瑞卿兼任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任常务副主任,协助罗瑞卿管理国防工业。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赵尔陆遭受了空前的冲击,病痛的折磨,造反派的迫害,使他心力交瘁,有时不得不带着氧气瓶去挨批斗。1967年1月22日傍晚,赵尔陆从避难的西山悄悄地回到办公大楼。当他得知除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和极少数项目外,大部分国防工业的研究生产处于停滞状态,他心急如焚。心脏病和哮喘病一起折磨着他,他还在坚持工作。

1967年2月2日上午8时,周恩来办公室打来电话:周总理让赵尔陆立即去中南海休息——这是周恩来对赵尔陆的又一次保护。可是,当工作人员推开赵尔陆办公室的门,吃惊地发现,赵尔陆坐在平时加班用的小床上,已经停止了呼吸!曾经驰骋疆场的骁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远去了,终年62岁。

1982年9月2日,经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同意,中央组织部与解放军总政治部为赵尔陆重新审定了悼词,对他的一生,作出公正的结论:“赵尔陆同志参加革命四十年来,南征北战,艰苦奋斗,把毕生的精力完全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和国防工业建设,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愧是我党我军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