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教学实录 特级教师黄厚江《季氏将代额臾》教学实录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师: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主要就是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不知大家读了没有?     生:(齐声)读了!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看他预习得怎么样.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板书:字音.句读)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他字音是不是正确,句读是不是恰当.哪位同学主动请缨?     (一生读全文)     师:好,大家首先看看字音是否有错?     生:第三小节"君子疾夫舍曰--&quo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师: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主要就是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不知大家读了没有?     生:(齐声)读了!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看他预习得怎么样。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板书:字音、句读)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他字音是不是正确,句读是不是恰当。

哪位同学主动请缨?     (一生读全文)     师:好,大家首先看看字音是否有错?     生:第三小节“君子疾夫舍曰……”中的“夫”应读fú,他读成了fū。

师:很好。文言文朗读字音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生字,平时不怎么见的字,像文中“虎兕”的“兕”;二是多音字,因为多音必然影响到意思的不同理解,字音读对了,意味着对词义乃至句意的把握也就正确了。

课文里有些字的读音就比较复杂,如“与”(板书:与)有三个读音,分别是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这里几个句子末尾处的“与”,都应读第二声,相当于“欤”,而当“参与”或<‘称誉”讲时读第四声,其余一般都读第三声。又如“大”字,有第一声和第二声两种读音,刚才提到的“君子疾夫舍曰……”应读——    生:(齐声)第二声。

师:这个字在指成年男子或丈夫、先生时才读第—声,作语气词和指示代词都读第二声。    再回想…—下,刚才他读的时候句读有没有问题,文气是否顺畅?     生:没有。

    师:这位同学说没有。有没有谁发现问题?     生:第三小节“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他把“后”和“世”分开读了。

    师:应该怎么读?     生:后世/必为子孙忧。     师:我想这个地方他对意思的理解不会错,而是读的时候,——口气没能接上来。

    (生笑)     师:确实,读书读到一定的境界,就讲究“气”,文气要畅,读顺了“气”,文章才能读得好。

好,其他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没有吗?那么,有一个句子我问问同学们,第三小节第二行“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这个句子该怎么读?     (生读)     师:断句再清楚一点,读得稍微夸张一点。

    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生笑)     师:这样的读法对不对?说得明白点,这个句子中的“丘”是靠前紧还是靠后紧,是读轻还是读重?我读一下,大家体会体会。     (师比较读)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哪一种读法对?     生:第二种。     师:很好,这个“也”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表示并列关系的“也”,它是句中的一个停顿,读准了,文言文的味道就读出来了。

    同学们读文言文,常常和读现代文没有什么不同,高中生读起来像初中生、小学生读书,学生腔特别重。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把句子的“语气”(板书:语气)恰到好处地读出来。

如何读出“气”来?从外在形式看,就是要把文言文的轻重读出宋。古人写文章比较讲究文气,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励中描述的那位先生读书,“头尽力地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生笑)别看他样子很滑稽,实际上是读出了文章的“气”。

大家不必模仿这样的动作,但读古文要注意文章的文气贯通。     好,请大家一起来读课文,注意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

    (生齐读)     师:应该说大家读得还可以。不过文言的味道体现得还不够,对文中一些虚词所体现的语气,把握还不是很准,体现得还不够到位。

    下面我来读一遍课文,大家注意听,一方面感受感受我读得有味道的地方,另一方面,看我字音有没有读错,句读、语气有没有问题。     (师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问题?有问题就指出来。

    (生笑)     师:没发现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字的读音我现在还是没把握。

就是第二小节中“周任有言曰”中的“任”,我读第四声。其实这是个多音字,另一个读作——     生:(齐声)   rén。

    师:对,作姓的时候读第二声。这里究竟读什么呢?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找到这个人。他是叫周任呢,还是指周代的一个姓任的人呢?没有根据,只好姑且读第四声。

    好,下面请几位同学分角色读这篇课文。本文是对话体的,用分角色的方法更能体现文言文对不同语气的表达。先自由诵读一遍,注意体会人物说话的口吻和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     师:先请两位男生,一位读孔子说的话,一位读冉有说的话,我读叙说的话。

特别要注意冉有和孔子的语气的不同。孔子的语气怎样?     生:凶。

(笑)     师:换个说法,比较严厉,比较激动。相比之下,冉有就比较平和,比较委婉。要把握好。     (两男生分角色诵读)     师:有一个字的读音,读孔子话的同学先读错了,后来又自己纠正了,就是这个“相”字。

它也有两个读音,哪两种?     生:(齐答)第一声和第四声。

    师:对,什么情况下读第一声,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呢?一般说,表示“互相”读第一声,其余作动词和名词基本都读第四声,情况比较复杂,大家课后再查查工具书。

    下面请两位女生分角色读。看男生和女生哪一组读得好。     (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哪组读得好? (男生说男同学好,女生说女同学好,众笑)   师:应该说两组同学,各有千秋,女同学在停顿上把握得较好,而男同学则在语气上更胜一筹,读孔子的女同学读得还不够“凶”。

(众笑)     师:孔子每段话一开始,都是直呼其名“求!”,这个字应重读,带有责问、责备的语气。还有一个句子两组同学都没处理好,第一小节“是社稷之臣也”,“是”后面应停顿长一点,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这句话是很坚定的判断句,“是”是表判断的单独的动词。

    师:有一定道理。

但这里的“是”不是一个简单的动词。从结构角度讲,这里省略了动词。主谓之间停顿稍长,告诉我们“是”的主要意思是“这”。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见(xiàn)。

    师:这“义”就是内容。你在读的过程中用心揣摩,一遍一遍地读,就能把意思读懂。下面请大家对照注释再读课文,做到能口头翻译,也就是用白话来进行对话。我先来做个示范。

大家看我口译哪一段?     生:(齐)第三段!     师:那不行,你们心也太黑了,这段是最长的,我把这一段口译了,就剥夺了你们学习的机会(生笑),   我就口译第一段吧。

    (教师口译第一段)     师:好,其余两段请同学自己口译,准备用白话对话。不必过于追求直译,可以略有加工,但必须切合文意。

前提是要对照注释认真阅读,需要的话可以做一点笔记,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学生对照注释看书)     师:有看了注释还不懂的问题要讨论吗?     生:“不能者止”的“止’,是“停止”吗?     师: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不能胜任,就不要担任这个职务。

有的资料将它翻译为“离开”,也可以。     生:“且尔言过矣”和“是谁之过与?”两句中的“过”的意思同吗?     师:(问一女同学)你说同吗?     生:我认为是同的。

    生:可注释说‘且尔言过矣”的过”是‘犯错”。     师:你注释看这么细致非常好。

如果不加细致区分,这两个“过”都可以看作“错误”理解,但细细比较,后一个是很典型的名词“错误”,前一个则有一定的动词意味,可翻译为“错了”。

    生:“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为”是译为“替”好还是译为“成为”好?     师:看一看,这句话的主语是谁。     生:是“颛臾”。

    师:那你说哪一种理解好呢?     生:是“成为”好。 生:我觉得课文对“既来之,则安之”的解释不对,应该是‘既然来就应该安定下来”。

    师:你说的是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而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注释上所讲的,这其实是它的原义,上下文都能找到依据。哪些句子?     生:“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和“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师:非常好。如果没有问题,就准备用白话进行对话。临近的两个同学可以选一个段落先尝试进行一次。     (同位的两个同学,分角色用白话对话)     师:我们先请两位女生试一试。

    (两位女生分角色用白话对话,教师评价)     师:再请两位男同学试试看。     (两位男同学分角色用白话对话,师生一起评价,比较两组同学的口头翻译)     师:学习文言文,诵读的过程不仅是感受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古人读书强调四个环节,“熟读一精思一有疑一正心”,“有疑”这一点十分重要。

不知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没有?其实刚才有些同学已经提出了很好的问题。所谓“问题”既是对内容的理解,也是对文章的质疑。好,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还有没有问题?     生:第二段“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针对谁说的?     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生:针对冉有和季路。

    师: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其意思就是批评他们两个人就是那种不肯说要那样做却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借口的人,表明自己对他们十分不满的态度。这里的“疾’,和哪个成语中的“疾”意思一样?     生:疾恶如仇。

    师:对。还有其他问题吗?如果没有理解方面的问题,再看看文章本身有没有可以推敲的地方。

    (学生摇头)     师:文章的第三小节,有人指出这里表达上有一个疏漏。我来读一读,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     (师读第三小节)     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师:为什么呢?     生:我是根据后文推测的。

因为下文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否则前后的逻辑就不一致。     师:很好,你这样理解课文,就很深入了。

很多人指出这里应该把“寡”和“贫”的位置相互交换一下。因为“贫”和“均”都是指财富,“寡”和“安”是指人口。一些做学问的人不仅从前后文关系进行分析,还找了许多资料加以证明。

大家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究。其实,同学们对文章的质疑探究,不一定仅仅是文章的字句,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着眼。     生:孔子一向推崇“温良恭俭让”,在这里为什么对学生这么严厉呢?     师: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平时和学生的关系极为平等,可是为什么这里要对学生如此严厉呢?有同学愿意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生: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的做法违背了他心目中的“礼”,而冉有和季路又不加制止,所以特别生气。

    师:很有道理。

因为季氏的做法和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矛盾的,是相抵触的,孔子认为他们的做法必然“祸起萧墙”,导致动乱,导致国家的不安定。可见孔子虽然一贯儒雅,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义正词严,寸步不让。

    生:那么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     师:我也正想问同学们这个问题。你说呢?     生:(摇头)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其实,孔子在这里也是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生:是不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几句话?     师:对。这正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生:可是孔子的政治主张现实吗?难道均就无贫,和就无寡,安就无倾吗?     师:非常好。

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学习了。有没有同学愿意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     生:我认为孔子的理想是脱离实际的,而且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样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停顿。

    生:我认为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正因为与现实有距离,才是理想。

其实,很多国家比较穷,但比较安定,并不差。     师:看来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但又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大家课后可以作进一步思考,有机会我们再组织讨论,当然也可以整理成文章用书面形式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铃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