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李铎专访

2017-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铎于1952年出生在一个充满文韵墨香的家庭,自幼便十分热爱美术,17岁便师承齐派写意花鸟画名家,曾先后受教于李苦禅.许麟庐.秦仲文.白雪石等诸位绘画名家.李铎说,无论是在技法还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上,老师们的诸多观念都深刻影响了她以后的创作."苏东坡曾云:"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从事艺术创作一定要"眼高",只有先提高了眼界,才能知晓自己进步的空间有多大."提到几位恩师,李铎满怀感激.经过对书法.绘画的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的累积以及长年累月的刻苦练

李铎于1952年出生在一个充满文韵墨香的家庭,自幼便十分热爱美术,17岁便师承齐派写意花鸟画名家,曾先后受教于李苦禅、许麟庐、秦仲文、白雪石等诸位绘画名家。李铎说,无论是在技法还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上,老师们的诸多观念都深刻影响了她以后的创作。

“苏东坡曾云:"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从事艺术创作一定要"眼高",只有先提高了眼界,才能知晓自己进步的空间有多大。”提到几位恩师,李铎满怀感激。经过对书法、绘画的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的累积以及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李铎的画工突飞猛进,青出于蓝。

著名画家李铎

性格沉静的李铎,非常注重自身修为的提升。对于艺术,她有自己的原则,在李铎看来,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需要长久的浸润和熏染,需要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与感悟,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更无任何捷径可循。

“一雨涤烦暑,攸然旷我襟。凉风引秋意,夕磐定禅心。扫石成孤坐,倚松时一吟。夜深樵唱歌,岩溜续清音。”这是李铎颇为喜爱的《宿麓山寺》。所谓"人如其画,画如其人",作品是艺术家内在心性与修为的自然流露,艺术家的品格、素质也必然在其作品中暴露无遗,李铎绘画的首要特点便是纯净的形式,著名国画《踏雪寻梅》就是李铎的代表作之一,动静如生的自然世界展现了在霜雪漫天中的梅花独俏和竹君傲雪,通过疏朗空灵的构图和冰骨玉肌的墨色似淙淙流泉般款款道出内心独白,赋予画面感情色彩,至妙入神地兴起画外之意,使观者遂发联想和共鸣。

“宁静方能致远,淡泊方能明志。”李铎说,艺术是不断锤炼的过程。艺术家除了要练“手”,更要练心,笔墨技巧和情趣并重便是李铎绘画的特点之一,著名国画《十里荷香》便是体现,构图疏朗得当,编排机巧,大气浑厚、水墨淋漓的墨色运用技巧,再加上生趣盎然的一对鱼儿,使其达到了意境、内涵与水墨情趣的和谐统一。

在她看来,优秀的书画家应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与山川交心,悟生命所在,在无声诗画中绘就大美。在此理念的引导下,李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曾获得“世界和平艺术家”、“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等荣誉称号,并被收入《北京画家明鉴》、《当代书画家润格大全》、《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二十一世界人才库》等典籍。

现任《文化人物》杂志社荣誉主席、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名人书画院副院长、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等。近年,李铎又被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了“中国著名国画家”称号,并入编了《世界文艺名家大辞典》,出版了《李铎花鸟百扇集》和《李铎花鸟画集》。

文化素养的长期积淀,让李铎对自己的事业有了独特的见解。她认为,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国画的命脉和根基,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绵绵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画就只剩一具空荡荡的没有灵魂的“躯壳”,她表示自己将会继续注重修养与学识的积淀,在书画事业中弘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