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如果有机会 杨利伟:“如果有机会 我想去月球”
2024年后中国的空间站或成为太空唯一空间站;中国不排斥与美国合作
据新华社电 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首位航天员、50岁的杨利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脸坚定地说:“如果有机会,我想去月球。”
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届时航天员将成为一种常态化职业。中国暂时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但随着技术发展,登上月球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今年6月,中国将在验收完工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9月,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0月,将发射搭乘两名男性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航天员在太空中更长时间驻留的试验。明年,中国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2018年前后,将发射试验核心舱。2022年前后,将建造空间站,完成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人类必然将会走向深空,比如月球、小行星和火星,这些都是可选项。以人类目前的认知来看,月球相对最容易,而火星是未来人类一段时期的探索目标。”杨利伟说。
杨利伟说,中国正在和联合国外空司及有关国家积极沟通交流,协商推动交换培养、联合培养航天员等项目。“中国不排斥和任何国家合作,包括美国。”杨利伟说,尽管美国将中国拒之门外,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来访问,中国还是给予热情接待,“后来在很多国际场合我还能见到这位局长,我能感到他个人对中美合作持积极态度。”
据悉,国际空间站目前计划于2024年结束寿命。届时,中国的空间站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太空里唯一的空间站。杨利伟说:“国际合作一定是大趋势,美国也无法避免。”
普通民众离“太空旅游”还有多远?
据新华社电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太空旅游也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普通人可以实现的梦想。但想要去太空旅游,需要做哪些准备?
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对想去太空旅游的普通民众支招:“太空游客既要有身体的准备也要有太空知识的准备。”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表示,太空游客最起码要能承受住发射和返回时对身体的负荷。“特别要确保心脏、心血管机能都能适应太空这种失重的环境。到了太空,吃喝拉撒睡都是一门技术活,跟地面完全不同,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目前太空旅游最大的限制在于往返的成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会随之带来成本的降低,中国普通民众去太空遨游的梦想很可能会实现。
杨利伟也认为,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太空之行的体验也会不断改善,“例如,未来发射时的速度可能变得更平缓,将身体承受的负荷降到最小,让普通人也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