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教授中科大 教授:中科院关于张曙光贿选回应是在逃避责任
在中国学界,两院院士已成为令无数学者竞折腰的顶尖荣誉,同时也因为公众对科学之仰望,使“院士”这个称号负载了超重的声望和利益诉求,不但荣誉已经完全变形,还反过来使得科学本身变得可疑。近年来,关于院士丑闻的舆论话题一直没有消歇过,诸如“烟草院士”事件、饶毅落选事件,还有坊间流传的评选黑幕传闻,都在侵蚀院士的这一称号背后的寄托。张曙光案审判只是在骆驼上又加了一根稻草而已。
庭审中,张曙光称花了2300万元用于参评院士。在中科院2007年、2009年两次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位列技术科学部的候选人名单中。 2007年因少了7票落选,2009年以1票之差再次落选。有趣的是,烟草院士谢剑平也是在2007年、2009年接连落选,但2011年12月如愿入选工程院院士。张曙光没有谢剑平幸运,没等到他问鼎院士,就栽倒在腐败的路上。
作为张曙光涉嫌受贿案的“案中案”,张曙光索贿2300万为参选院士铺路,如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公共事件。这笔钱花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已在公众的心中激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处在舆论中心的中科院对此的反应是远不能令人满意的。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发表声明说,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关于“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看似巧妙的语言游戏背后,科技官僚机构的搪塞用意昭然若揭。
中科院对危机的这种应对方式,显然与公众期待存在极大的落差。中科院向公众提供的释疑信息如此有限,致使关于院士评选黑幕的传闻就在公众心中发酵升级,激起了公众的丑闻想象。张曙光贿选院士的信息正处在高度活跃状态,舆论的指向已经发生了转移,从张曙光腐败转向院士评审黑幕。
中科院处在舆论的风暴眼中,却试图逃避责任,置基本的科学精神于不顾。中科院的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公众对院士的要求不言而喻:科学当独立求真。作为个体,院士应该有独立的精神;作为机制,院士的评审应该和腐败保持距离。但院士们显然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关于院士评审的负面传闻,已经让作为个体的院士和作为体制的院士评选留下了巨大的道德伤疤。
与其让外部力量介入,造成不可逆转的被动,还不如自我清理,把评审的各个环节检修一遍,不留死角地大扫除一次,不姑息,不留情,不论是老虎还是苍蝇,一起打,最后将自己承诺的“彻查”结果告白于天下。对待内部丑闻,掖着盖着,可能会侥幸于一时,但不可能一路畅行。
为了学术共同体的生命存续,刮骨疗伤,是必需的。时不我待,就从这次张曙光的院士贿选问题展开调查,究竟张曙光以“参选院士”之名索贿的2300万是不是真的用在了评委身上?中科院的院士评审机构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若公众的质疑不虚,即发现在院士评审中真有传言所指的评审黑幕,比如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输送,就应该彻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