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记忆之二:1985-中国硬笔书法的里程碑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惠浦(无论是不是懂书法的,估计每个见到这篇作品的人,无不会为它那精到的点画所折服.虽然有"文无第一"之说,但从第一次看到刘先生的作品,时至今日,我始终认为刘惠浦是硬笔写魏晋楷书的第一人!有的书友可能会有反对意见,认为刘的楷书过于优美,艺术性不够高,而现在获高奖的楷书变体居多.我个人的观点是:刘先生的楷书初看是漂亮一路的,可仔细琢磨,其变化之丰富,行笔之精准,实在令人叹服!既忠于传统,又能开创个人风格,只有这种达到对立统一的合谐之作才是经典的书法!)赵彦良(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

刘惠浦(无论是不是懂书法的,估计每个见到这篇作品的人,无不会为它那精到的点画所折服。虽然有“文无第一”之说,但从第一次看到刘先生的作品,时至今日,我始终认为刘惠浦是硬笔写魏晋楷书的第一人!有的书友可能会有反对意见,认为刘的楷书过于优美,艺术性不够高,而现在获高奖的楷书变体居多。

我个人的观点是:刘先生的楷书初看是漂亮一路的,可仔细琢磨,其变化之丰富,行笔之精准,实在令人叹服!既忠于传统,又能开创个人风格,只有这种达到对立统一的合谐之作才是经典的书法!

)赵彦良(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新疆书法家协会***,篆刻、书法入选多届“国展”、“中青展”,属于两栖书家,功力深厚,以楷书见长,风格介于魏碑、唐楷之间。记得前几年住在北京马连道附近,远远看到“兵团大厦”四个大字,仔细一看是赵彦良先生的题字,以欧楷为基,又稍带碑意,很是养眼)

2012-12-5 12:34

曹宝麟(这里不用再介绍了,书法界的大名人,既有名又有实,当代研究米字第一人。虽然近年在网上的一些言论遭到非议,尤其批评是刘BS事件,但我所了解到的曹先生是一个正直的、学识渊博的真文人。见过其作书示范视频,手持笔管末端写小行书,点画之精到令人叹服。

人家也早就不玩硬笔了)
任平(80年代硬坛霸主,只要出手,必在榜首!,一二三届中钢大赛全是最高奖。浙江大学艺术学系教授,文学博士。近年主要从事书法研究,少有新作面世。有人说任书只可观不可学也,我也有此同感)

张秀(1985中钢特等奖唯一女性获得者,著名学者评价张秀小楷“十足明清闺秀风格,秀丽柔婉之外又加一些刚劲明快;兼收一些隶意;还有一些唐人写经。总之很美。”黄琦先生评论张秀书法“运转自如,不附轻巧;追求疏逸,能去媚柔”。

这种风格的楷书在硬笔热早期很流行,但我估计现在入选都难,但张秀女士的传统功力还是很深的)
仇寅(80-90年代屡获硬笔高奖,近年活动不多,但我看“在线”上有仇先生的多种风格的临作,涉猎很广。)

顾仲安(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8、90年代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奖,后主要任评委,出版字帖。记得《中国钢笔书法》创刊号对顾先生有专题介绍)
葛全胜(百度百科:葛全胜,男,汉族,1963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等等。 压根没提硬笔书法的事。记得八几年《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在专题介绍中说过葛全胜是中科院的博士,当时很纳闷:科学家中也有书法家?更纳闷的是,85中钢获奖后好像再也不在硬笔界现身了,真正的“玩”家!)

张杰(了解很少,早年出过硬笔字帖)
林似春(1917-1996)(在85获奖者里年龄算很大的了,忠于传统的一位老硬笔人,向老先生致敬!)

柯明(了解无多)
钱沛云(全国著名硬笔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出过不少硬笔字帖,很潇洒的一手行书,当时很是钦佩!现在看起来依然很漂亮)

苏健(了解无多)
何昌贵(中国青少年书法报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全国展评委。何先生以隶书见长,见过近作“岳阳楼记”,水平很高!)

2012-12-5 12:40

王正良(本书中最大的名人!90-00年代曾经的硬笔领军人物,应该位列中国硬坛最有影响力的前三名。王先生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等等,其他兼职太多不再罗列。虽然85大赛未获特等奖,但我个人认为这篇作品的艺术水平超过了顾仲安和葛全胜。

王先生在88年“兰花杯”全国钢笔书法精英擂台赛获最高奖!我曾经有其中一期杂志,有刘惠浦、王正良等人的参赛作品,我记得“兰花杯”好像必须是历届中钢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才有资格参加,参赛选手中赵彦良、任平、钱沛云、邱明强、汪寅生、卢前其他记不起来了哪个不是早期硬坛响当当的名字!

在这个比赛中获奖,确实是高手中的高手!98年因研讨会论文的事情曾经和王先生通过2次电话,浙江味的普通话听起来和蔼可亲,虽至今从未谋面,但一提起这个名字依然感到亲切!

两协之争后王先生好像社会活动很少了,在书画频道录制了一个硬笔系列专题讲座,举行了个人书法展,看着王先生近期的照片,不禁感慨往事如烟!)
结束语:85大赛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虽然没有亲历,但依然是我硬笔记忆中的重要片断。

百万参赛者,肯定是前无古人的,以后也很难超越了,虽然没有统计数据,我觉得1985中钢赛应该创造了单项艺术比赛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的硬笔单一赛事不及当时的百分之一,即使是最权威的十届国展也仅有五万多人参赛。

现在的展赛与过去已经大相径庭,无论形式、书体、风格、创变都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当前的硬笔艺术水平较当时有了较大提高,但反观当年的诸多印记仍然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感觉现在硬笔有步前些年毛笔后尘的趋势,但愿不要邯郸学步不成反而失去自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