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刘海军 昂首传薪火 俯身作人梯——第七师高级中学刘海军老师的感人故事
刘海军老师1961年出生于兵团第七师127团的一个军垦家庭。父亲解放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过了江,1956年支边来到新疆,父亲工作勤奋,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个人得失,这些高尚的品质在刘老师心灵里留下深深的刻印。
为了建设好边疆,父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些情景也让刘海军老师明白了知识对生产的重要性,立志长大后当一名教师,为边疆的教育、边疆的发展出力流汗。他先后被评为“七师先进教师”、“七师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模范教师”。
丹心培育桃李 硕果垒就丰碑
在教育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刘海军老师历经中师、大专和本科的学历晋升,专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理念也在不断升华。他真心施教,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帮助学生,立德树人,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推动教育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践行充满大爱的教育,让教育的苑囿芬芳弥漫。
多年来,作为班主任,他每天风雨无阻,早出晚归。对学生关怀备至,努力创建团结和谐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人,影响人。他着眼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生身心充满愉悦,智慧生长发展,能力切实提升,人格日臻完善。
作为教研组长,他带领教研组所有同志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带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他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了论文30余篇,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在省、地级科研刊物发表了论文20多篇。
他主持的课题《研究性学习》成果显著,还参与编写高考复习丛书《化学计算通解》,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体会融入其中,努力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海军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追求和赤诚热爱,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用丰硕的成果垒就了事业的丰碑。1993年,刘老师学生王玉荣取得高考总分全疆第二名的好成绩,2000年学生马伟取得高考化学143分(满分150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2003届高三学生何学良和2005届高三学生褚鑫均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所带学生刘文龙、陆巍巍分别于2006年、200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2012年,他精心培养的学生张婉露考取清华大学。
刘海军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倾注满腔的热忱,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付出诸多心血,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他经常深入课堂,观摩指导;他时常带头示范,专业引领。他以高尚的师德、精巧的教法和严谨的作风赢得年轻教师的尊重和爱戴。
他指导的李小卫、侯保林、赵冬青、满红雪和刘继梅等年轻教师,进步快,发展好,从成长走向成熟,从成熟步入成功。有的成为学校骨干,担任实验班班主任;有的成为教学精英,学科成绩名列前茅;有的在国家级、兵团级教学比赛中屡屡获奖。
因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工作成绩,刘老师个人也连续多次被评为校级、师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和“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9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9年6月荣膺自治区“特级教师”。
独女身患绝症 为父坚守讲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刘海军老师踌躇满志,事业如日中天之时,1996年7月,三岁的女儿刘畅经伊犁州奎屯医院血液病专家会诊,确诊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血癌”。当知道诊断结果后,刘老师夫妇如五雷轰顶,到处求医,寻找匹配的“骨髓”,花尽家里全部积蓄,可还没有找到匹配的“骨髓”,孩子就离开人间。爱女夭折,五内俱焚,这惨痛的现实让刘老师夫妇精神濒临崩溃。
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在女儿生病治疗的四年里,刘老师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仍然坚守岗位。女儿相继在奎屯州医院和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化疗几十次,几乎都由夫人陪护,期间,没有因自己女儿患绝症住院而耽误学生一节课。
爱女弥留离世之时,正值学生高考前紧张复习阶段,刘海军老师以坚强意志和博大的胸怀,从痛苦的深渊中坚强地站立起来,走上三尺讲台为学生讲解一道道化学难题。他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女儿是我的孩子,学生是家长的孩子,也是我的孩了,将心比心,我不能因我一个孩子而荒废了家长们的一群孩子。
就在他身心遭受巨大痛苦仍坚持工作的日子里,终于有一次,他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眼前一黑,他趴倒在了讲台上。“刘老师,刘老师!”“快去叫校医!”坐在前面的同学们呼喊着,几个男学生上前搀扶,全班学生围上了讲台。
刘海军老师心里明白,这是身体长期透支、精神极度疲惫所致。他极力控制着自己,心里想着面前的几十名学生正在备战高考,学生盼着、家长盼着、学校盼着、国家盼着,我决不能倒下。他慢慢抬起头,看着学生,蜡黄的脸上透着几份坚毅,用双手支撑着讲台:“同学们,我没事,现在继续上课!”这时有几位女同学哭了,接着男同学也抽泣了,刘老师也不禁潸然泪下……这可是他第一次在学生面前流泪。
重病尚未痊愈 主动请求上岗
刘海军老师由于长期为工作含辛茹苦、呕心沥血,2012年8月被查出患有重度慢性乙型肺炎,肝部表面50%以上纤维化,除了肝病外,他还有胆囊息肉,随时可能需要手术。在北京地坛医院和佑安医院诊疗一个月,又在奎屯医院住院治疗三个月。
疾病得到了暂时缓解和控制,可就在他病情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他就主动要求重返讲台。期间,为了不耽误工作,每天在病房输完液体,又重返教室上课。2013年3月至7月和2013年9月至12月,又先后两次病情加重,被迫住院。
住院期间,他得知学校化学师资不足,主动找到学校领导,请求工作,学校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给他安排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教改班的教学。即便重病在身,刘老师从课堂教学到批阅作业,从老师教研到学生谈心,都是全心投入、主动参与。
只要一工作,他就一定会给你留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和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不知情的人,根本不知道他疾病缠身。用他自己的话说:来到学校,我就有了归宿感;站上讲台,我就有了成就感;看到学生,我就有了幸福感。
恩师用爱传道 学子以情帮困
“我始终坚信,爱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教育者,爱胜过一切,愿以毕生之爱为学生成长护航”。这是刘海军老师的从教格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家境极度贫寒的杨浩同学是在刘海军老师经济帮助和精神鼓励下顺利考上上海复旦大学的,这改变了孩子和他家庭的命运。杨浩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动情地说:“没有刘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定要勤奋学习,报答母校和老师,报效社会。
学生殷鸣的母亲在高考前2个月因车祸意外离世,为了使殷鸣尽快从痛苦挣脱出来,刘海军老师带着班长、团支部书记前往农七师123团,为殷鸣母亲献上花圈,哀悼死者,慰问生者。学生李碧云不慎丢失生活费,刘海军老师把500元钱递到李碧云手里,解决了她的生活必需。
……在刘老师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学生的饱饿冷暖,刘老师感同身受;刘老师的师爱真情,学生刻骨铭心。
2014年10月13日,第七师高级中学在升旗仪式上,开展了校友捐资助学的主题活动,出资助学的正是刘海军老师的2004届高三(2)班学生。他们说虽然已经毕业十年,但师恩难忘,情系母校,是刘老师教育他们讲奉献、能吃苦、懂感恩。
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用他们年轻的肩膀,担负起爱心传递的责任。本次活动中,刘海军老师也率先捐资1000元。受资助学生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一定会更加勤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将来向学长们学习,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将这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
三十六年,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铸师魂。刘海军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行动感染着莘莘学子,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他,既是“经师”的典范,又是“人师”的楷模,用真诚的爱激励着生命的律动,用毕生的情抒唱着学子成长的乐章。(作者系江苏省对口支援第七师援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