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728”见蒯大富很亲切为何随后将其抛弃?

2017-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这就可以解释,“728”毛泽东召见“五大领袖”时对蒯大富的亲密情感,不久后又将蒯大富彻底抛弃的矛盾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最终走

核心提示:这就可以解释,“728”毛泽东召见“五大领袖”时对蒯大富的亲密情感,不久后又将蒯大富彻底抛弃的矛盾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最终走向毁灭,首先源于文革自身。

蒯大富 资料图

本文来源:理论网,作者:李仕林,原题为:《漫话沈如槐和蒯大富的文革回忆录》

近几年,民间悄然兴起一股回忆与研究文革史的潮流。留下史实和教训,给后人以警示,本属功德无量。但屡屡出现与常识和记忆相反的东西,不禁渐生疑窦。

文革的深刻教训孕育了改革开放。这恐怕是天下的共识。当然,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中国还在探索。任何历史研究都是以史鉴今的,想来文革史的研究也不会例外。那么,那些与天下人记忆相左的“文革历史”,究竟想告诉人们什么,就不能不认真看待了。

清华大学是文革风暴的中心之一。许多重要的事件,甚至文革历程中一些重要转折点都发生在那里。这些事件是文革的重要见证。不可否认,即便同为“亲历者”,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回忆出来的“历史”,真实程度很可能大不一样。人们往往相信当年那些头面人物叙述的“历史”,以为这可能是最真实的。我则不以为然。

沈如槐和蒯大富近几年相继回忆了清华两大派的内战历史。其细节的真实,我不否认。但总体的失实,则值得讨论。

一个新天方夜谭

2004年沈如槐在香港出版了《清华大学文革纪事——一个红卫兵领袖的自述》。全书主调是论述414派同团派内战的正义性。2007年,沈如槐、陈楚三又连署发表文章《回忆与思考——纪念四一四思潮诞生四十周年》,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414思潮”的正确性、正义性。

最核心的论点是“四一四思潮的实质是否定文化大革命”。

更有趣者,蒯大富口述历史《岁月流沙》也间接地“证实”了沈如槐的这一立论。

在“团派和四一四的分野”一节,蒯大富讲述了清华内战的原因。他说,清华形成两派可以分成“浅层”和“深层”两大原因。

而深层原因,蒯大富回忆说:“四一四的基本立场,是对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

这样,蒯大富作为当年414对立派的领袖,证实了沈如槐、陈楚三前述说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