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园井冈山 黄秋园秋山归隐图
这幅图是“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的山水国画。
黄秋园秋山归隐图作品赏析编辑
构图饱满,章法茂密,点线虽密集,但密而不滞,满幅经营,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以繁取胜,繁满的画面又显出空灵情致。作者利用扩大了的或以实化虚的点线和大小各异的黑团团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积墨的运用,使得画面墨色较重。
这种既有力度、又有美感的书写性用笔用墨,显得苍茫润泽,浑厚华滋。画中的山石阳面有皴,融鬼脸、骷髅、斧劈诸皴于一画。在画面右下角·,有一人物正准备过桥进山,虽然画得很小,但仍能形神兼备,把“忘归迷却来时路”画题给予以深刻体现,可谓是该画的点睛之笔。
山脚下的树的枝干多以浓墨大点点出,近处的树叶略施赭墨,远处的茅屋略施淡赭。一道山泉自山间流下,给整幅画面增添几分活力。远处的茅屋又于山间半隐半显,顿时让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山间的茅屋、清澈的泉水、前行的路人所表现的幽静都是画家无心功利与居山伴水的野逸情怀的真实写照,这种深厚博大的气象和精到的艺术表现力让人叹为观止。
黄秋园秋山归隐图作者简介编辑
黄秋园[1] (1914~-1979),笔名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前为南昌市人民银行科员、南昌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故后,江西省美术家协会追认其为会员。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追聘黄秋园为“名誉兼任教授”,中国画研究院追聘黄秋园为中国画研究院名誉院委委员。
1988年江西为其建立纪念馆。 1989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秋园画集》。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台湾锦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中,黄秋园被列为自晋代、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一百位中国美术巨匠之一。[1]
被中国书画界誉为“当代陶渊明”的黄秋园,是一位悟性很高、基本上靠自学成才的画家。由于他不肯趋势媚俗,故在世时,几乎成了人仃嘶说的“盛世遗贤”。但在黄秋园去世几年之后,他的作品被公诸于世,便震动了中国画坛。看完他儿子为他在北京举办的画展后,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大为震惊,发出了“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的感叹[2] 。
黄秋园坚持中国画艺术的价值精神,成功地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传统精华,大胆探索,独树一帜。从对古人作品的临摹、体验以及自然山水的印证中,他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跻身于当代山水画大师的行列。李可染先生曾为黄秋园的作品亲自书写了一段题跋:“黄秋园先生山水画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
苍苍茫茫,烟云满纸,望之气象万千,扑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叹服!”如此高的评价是极少见的。
石涛的潇洒风神、笔墨功力的深厚、画中山川的天赋灵气,都令他十分倾倒,可谓受其深远影响。在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中,具有北宋范宽、郭熙的风格。成熟期的艺术中能具有深厚博大的气象和精到的艺术表现,不能不归范、郭等北宋大师们艺术精神的薪传。
黄苗子、启功两位先生也曾说,黄秋园的笔墨功力在当代可能找不到第二个。黄秋园传统功力深厚、修养渊博,惜其传世作品极少。这幅《秋山归隐图》是画家对深秋时节隐居于深山的描画。
该作钤朱文印“秋园”一方。由其款识“万木森森起翠涛,一道悬泉如瀑布。小桥尽日听秋声,忘归迷却来时路。老园画,时年六十有一”可知,此画是其晚年的一件作品。黄秋园晚年的山水有两种面貌:一种笔法远胜元人,丘壑雄奇错综,植被丰茂多变;另一种则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画面不强调空间的纵深感,并把我国古代绘画的“鬼脸皴”技法加以变化,创造一种称为“骷髅皴”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