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怎么死的】粟裕大将简历 粟裕的子女是谁?
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粟裕的病情日益加重,经专家汇诊,决定安装起搏器,因行政事故在安装起搏器的 当夜引发暴发性肺炎,于1984年2月5日下午4时33分逝世。
(301医院与阜外医院 北京医院的三位专家会诊,一致认为粟裕同志需要安装起搏器,专家们的诊断是准确的,他们医治认真,手术也是成功的。但由于医疗外的环节出现意外,导致粟裕同志接受了两次手术,并在进行第二次手术过程中严重受冻,引发了暴发性肺炎。
第一次进行手术时,专家们已在病人胸部切开口子,但打开起搏器密封包装时,却发现型号不对,该起搏器竟不是事先嘱用的型号,不得已只好临时缝合切口,把病人送回病房,并紧急派人重新采购。第二次手术是另一天下午,2时许,病人坐上轮椅,我们把他推到手术室,而手术室的门却锁着,赶忙去叫管钥匙的人开门,然而左等右等也不见来人开门,只能在走廊里挨冻等待。
手术楼比 病房温度低得多,走廊里则更冷,我们虽为病人加上大衣仍抵不住寒冷。好不容易找到人开门,已将近下午5点。进入手术室,室内是冷的,立即打开暖气,但一 时温度上不来。粟裕同志脱去衣服躺在几乎是零度的X光手术台上做手术。
手术结束,三位专家面带笑容说:“成功,成功。”我们还特地向他们写了感谢信。当 晚半夜,粟裕同志发高烧,发生暴发性肺炎,终于不治身亡。)
粟裕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兄弟姐妹五人,排行第三。1913年在家里的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四书五经”等。粟裕简历
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总理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16年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开始接受新学教育。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1924年3月,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
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是学潮领导者、共产党员腾代远的师弟,参加校内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领导的读书会活动和学生运动,逐渐建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信念。
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省立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
粟裕有三个子女,长子粟戎生(1942年出生)、次子粟寒生(1947年出生)、女儿粟惠宁(1949年出生)。粟裕将三个子女都送到部队锻炼。粟裕将军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是严厉“无情”的,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充满了军人特殊的教育方式: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这也是粟裕教子的“十字”秘笈。
有些人遇到困难就会打退堂鼓,而粟裕就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女在困难面前有个兔子胆,要求他们碰到困难要能够吃得起苦,并通过自身去努力改变所处困境,不要想着别人会帮助会救助而养成一种惰性。
粟裕在培养孩子吃苦精神和胆量时,采取的却是与众不同的办法,即体育锻炼。粟裕说:“从事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意志,能够培养一种吃苦的精神。”所以粟裕一有空就带着孩子们去游泳或滑冰,常常在家门口泼一盆水结冰后当滑冰带。还说学会游泳和滑冰在战时很有作用。在长子戎生刚3岁的时候,粟裕与夫人楚青就带着戎生去河边游泳,粟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塞给孩子说:“抱紧了,跳下去!”3岁的戎生还没反应过来,粟裕就猛然抱起孩子抛进水里,此举可把戎生吓坏了。
粟裕就在岸上喊:“小戎,不要怕,自己游!”因抱着竹筒,戎生浮在水面只得依靠自己乱扑通。夫人楚青看在眼里急得不得了,责备粟裕说:“你也真是,就不怕淹着他?”粟裕说:“就是要把他扔进水里,要不老是学不会,你看怎么样?不是也没淹着吗!”
粟裕如此锻炼儿子的吃苦精神和意志在当时新四军内部传开后,人们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粟司令教儿子游泳——扔进去不管!”粟裕对女儿惠宁的训练也是如此。有天天热粟裕带女儿去游泳时,惠宁站在很高的跳台上左顾右盼,不敢往下跳。粟裕见女儿在那里迟疑,就走到她背后,一把手把她推下了水,惠宁在叫喊和呛水中很快就学会了游泳。
当然,粟裕并不总是这样“无情”地训练,当孩子们有点基础后,也亲自下水示范如何避浪换气。即使没空陪孩子们去游泳,但孩子们游泳完后回到家,他都要问:“今天喝了几口水?游了多少米?”如果游得好,完成了目标,粟裕就会很高兴,完不成他会要求儿女以后要努力。
粟裕不希望自己儿女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哪里危险,哪里艰苦,他就想方设法要求儿女到困苦的工作环境中去锻炼。他常常这样鼓励他的儿女:“年轻人不要贪恋小家庭,只想着坐机关。”因此,他总是利用做父亲的“权利”坚持自己的儿女到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粟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大儿子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粟裕就要求他到作战部队,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所以戎生没有进大机关,也没留在大城市,而是到了援越抗美的一个导弹分队,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4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又“使劲”把戎生送到前线。次子寒生入伍后,一直在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转业到交通部,粟裕又支持他继续上远洋轮工作,所以又转业到了远洋公司,并经常写信鼓励寒生要不畏艰难困苦,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为祖国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粟裕并不只是对两个儿子这么严厉,对女儿惠宁的要求也一视同仁。女儿惠宁在当兵头三年,就干过通信值机员、展览会讲解员、宣传队员、炊事兵等多种工作,这样频繁的工作变动,惠宁起先也有微词,认为工作环境不固定,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进步,当她看到军队干部有些人的孩子哪里条件好就想方设法往哪里调动时,自己的父亲偏偏反着来,哪里条件越差就要求他们越往哪里去。
惠宁把这些想法写信向父亲汇报。没想粟裕的回信来得更快,他在信中说:“生活环境固然对人的进步有影响,但这只是外部的条件,而决定的因素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高尔基不曾是一个洗碗筷、烧锅炉的吗?但由于他自己勤奋,成了世界闻名的革命文学家。
所以决定的关键还在于自己。”“你们是在甜水里生长的,更要自觉地锻炼吃苦耐劳的能力啊!”惠宁看完父亲的来信后,完全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从信中看到了父亲的殷切希望,从此以后,惠宁不再为环境和工作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了。
在粟裕眼里,一个军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有高度的战斗警惕性。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要体现良好的军人军姿,所以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也是如此。
长子戎生当兵后,好不容易有次休假在家,戎生就不免放松了警惕,不必像在部队那样每天保持高度作战准备,所以背包也不打,内务也不整就到院子与人说话去了。粟裕看到他睡觉时衣服鞋子放置很乱,就把他叫进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你这是怎么搞的,鞋子乱放,没有个规矩!”
戎生见自己的鞋子并不是乱扔,放得稍微不像平时一样,就说:“不是回家休假了吗?我平时不是这样的。”粟裕不高兴地说:“什么是平时,现在就不是平时?!”粟裕要求他将所有的东西都应放在固定的地方,随手都能摸到,一有情况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准备,就是放假休息时间也要这样。
戎生看着父亲那严整的军容,也深刻理解父亲是要自己从战士做起,脚踏实地,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此后,戎生在父亲的教诲下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级将领。碰到打击要顽强
粟裕关爱子女的教育,不单是生活和工作上的严厉,最为关心的还是子女政治上的坚定性。这可是人生信仰的问题,这对一个人来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甚为重要。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内的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倒,被强加上各种“罪名”。粟裕在1958年也开始遭到厄运。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
粟裕面对突如其来的无端打击采取的却是极大的克制,他从不向人谈起冤屈,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会证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终究会检验到底谁是谁非的。
而粟裕子女的成长又正处于这以后的十年动乱期,前期粟裕被扣上“特嫌”的帽子,随后其子女也受到迫害。其中次子寒生被江青、康生公开点名加以批判,还被关进监狱。家庭遭到这些无情的打击后,子女们对此都感到悲愤和人生的茫然。此时,粟裕从儿女们的表情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就召集家人开起了家庭会议。粟裕正气凛然地对他们说:“中国革命的成果是政治流氓扒不去的!你们千万不可失去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历史将证明当前发生的这一切不过是革命斗争道路上的一段插曲。”
粟裕对妻子楚青的谈话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对楚青说:“江青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她不会放过我,要有个精神准备。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能横行一时罢了,但要有最坏的准备。”在此后的教育中,粟裕嘱咐儿女要时刻注意外界的变化,不要消沉,面对“四人帮”的迫害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无论情况怎么变化,一定要顽强,一定要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
后来,“四人帮”垮台了,这也证明了粟裕告慰孩子们“这一切不过是革命斗争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是对的。粟裕儿女正是有父亲经受打击而不倒的坚强意志教育,他们在“四人帮”的打击下才艰难地生活了下来,并且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锻炼了意志,取得了进步。
粟裕在培养长子戎生时要求很严,吃饭不可挑食,夜行军不可啼哭,饥寒不可叫苦,否则就会遭到斥责。
在戎生五六岁时,粟裕就送给他一支小手枪,并说:“这是给你的礼物,你要好好地学会打枪!”可戎生当时并不理解父亲送枪的真正原因就是希望他从小立下志向,成为一个战士,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不过,那时的戎生对枪很是喜爱。
粟裕常对他说打好枪,爱护好枪是一个军人最基本的素质;学会使用各种枪,熟悉各种枪的性能又是一个军人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戎生在随军行动的环境和条件下,很快掌握了瞄准、击发的要领,也学会了对枪的拭擦保养。
粟裕知道戎生缺乏带兵打仗的经验,他常常针对戎生的弱点,教育他如何熟悉下属,当他们的知心朋友;如何关心战士,完全信任他们;而要求战士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好。这样让战士既尊重你,又喜欢你,他们才能完全信任你。
1969年,粟戎生刚结束抗美援越作战任务后,又奉命调到北线,进入反侵略战争等级战备状态的部队。粟裕就将自己的一首诗《老兵乐》(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送给了粟戎生。戎生感受着诗句的境界,犹如听到了驰骋沙场的战鼓,充满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当个别人想方设法调离一线部队的时候,粟戎生就带着连队欣然北进了。
在北线战场上,实仗并未打起来,粟戎生带着连队在山沟里接连打了三年坑道。戎生在采石挖坑的过程中时刻铭记父亲要特别爱惜战士生命的告诫,每当在塌方和哑炮排险时,粟戎生总是自己上,完全没危险了才让战士上。这其中就有三次险些丧命。正因为自己身先士卒,三年施工,全连没有发生过一起伤残和死人事故。粟戎生也赢得了战士们的信任。
后来随着工作需要,粟戎生逐步走上团和师的领导岗位。粟裕与儿子戎生交流时的话题也就转移到了通过战例研究未来战争,而且对戎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时常提醒戎生要注意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带兵作战不能光有勇气,更多的是要有谋略,战争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
粟裕在最后的岁月与戎生交谈时还提到作为团、师这一级对军队干部的锻炼很重要,要求戎生注意研究新的一代军人如何在和平时期和未来战争中继承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并赢得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胜利。粟戎生在此后的实际工作中时刻铭记着父亲的教诲,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
粟裕的病情日益加重,经专家汇诊,决定安装起搏器,因行政事故在安装起搏器的当夜引发暴发性肺炎,于1984年2月5日下午4时33分逝世。
医院专家会诊,一致认为粟裕同志需要安装起搏器,专家们的诊断是准确的,他们医治认真,手术也是成功的。但由于医疗外的环节出现意外,导致粟裕同志接受了两次手术,并在进行第二次手术过程中严重受冻,引发了暴发性肺炎。
第一次进行手术时,专家们已在病人胸部切开口子,但打开起搏器密封包装时,却发现型号不对,该起搏器竟不是事先嘱用的型号,不得已只好临时缝合切口,把病人送回病房,并紧急派人重新采购。第二次手术是另一天下午,2时许,病人坐上轮椅,我们把他推到手术室,而手术室的门却锁着,赶忙去叫管钥匙的人开门,然而左等右等也不见来人开门,只能在走廊里挨冻等待。
手术楼比病房温度低得多,走廊里则更冷,我们虽为病人加上大衣仍抵不住寒冷。好不容易找到人开门,已将近下午5点。进入手术室,室内是冷的,立即打开暖气,但一时温度上不来。粟裕同志脱去衣服躺在几乎是零度的X光手术台上做手术。手术结束,三位专家面带笑容说:“成功,成功。”我们还特地向他们写了感谢信。当晚半夜,粟裕同志发高烧,发生暴发性肺炎,终于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