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青少年宫 【金华】市青少年宫建宫20周年巡礼
金华城内,有一座欢乐殿堂,古城堡式的建筑群,陶冶着一批又一批青少年。
婺江南岸,有一处阳光地带,绿茵草坪,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它成了社会教育事业的主阵地。
她就是市青少年宫,一个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浙中名宫。
市青少年宫筹建于1987年,占地38亩,整体功能布局分为3个部分:一是占地1.5万平方米的室外游乐场,拥有碰碰车、游泳等12个活动项目,是市区唯一的青少年室外游乐中心;二是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培训楼、综合楼、活动楼、科技楼,是市区青少年的素质拓展中心;三是面积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市区青少年的文体活动中心。
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与发展已跨入了第20个年头,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她的孕育与成长过程,始终沐浴着我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切的目光,是一部跨越世纪的创业史。
艰苦卓绝的基础建设
对市青少年宫来说,1987年4月9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金华市领导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办公,将婺江南岸、通济桥头的38亩土地作为市青少年宫的场址。历届团市委领导全心努力,全市各级团组织鼎力相助,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以及全市青少年的共同参与,使市青少年宫得以顺利落地,并一步一步健康地成长。
穿越20年创业时空,我们记忆犹新:
1990年7月,第一期工程———室外游乐场正式对外开放;
1990年10月,第二期工程———活动楼建设开工,并于1992年12月底竣工;
1998年11月,第三期工程———综合楼和培训楼上马,于2000年9月投入使用;
2008年7月,第三期(扩建)工程———科技楼奠基,将于2009年春节向全市青少年送上新年贺礼。
随着基础工程的相继建设,市青少年宫承载阵地功能的硬件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强,为打造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美好家园和精神领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0年来,市青少年宫坚持公益性、活动育人和面向全体的原则,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突出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兴趣性,强化人文教育、个性教育和实践教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了5大活动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
搭建主题教育活动平台。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的契机,广泛开展了“万名千支”公民道德宣传、“祖国在我心中”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比赛等众多主题鲜明的活动,既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搭建阵地教育活动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3大品牌系列的阵地活动:一是依托文化广场,推出的快乐大舞台活动;二是依托社区,举办的素质拓展成果展演;三是依托宫内楼群通道,打造的德育基地、资源与环境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5条文化走廊。
搭建团队活动平台。近6年来,先后承办了6届校园社团文化节、市第六届运动会跆拳道(棋类)比赛、省首届青少年民乐比赛等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活动策划能力和组织实施水平。同时还经常性地开展青少年教育论坛和讲座活动。
搭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平台,这是市青少年宫走出的一条特色之路。近年来,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环保、奥运等为主题,以论坛、快乐争章、流动青少年宫、夏(冬)令营等为载体,先后开展了环保小市长论坛、小记者采访等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增强了青少年的行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依托社团和基地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是近年来市青少年宫推出的工作新举措。短短几年,就形成了以少儿艺术团为龙头的社团建设体系和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为龙头的基地建设体系。近年来,少儿艺术团主动搭建城市间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平台,先后赴日本、香港、澳门、北京、天津、杭州等国内外大城市艺术交流,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成效显著的兴趣特长培养
作为综合性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市青少年宫除了向我市青少年提供教育活动的服务之外,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青少年的兴趣特长培养的职责,打造了一个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广泛称赞、家长学员满意喜欢的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拓展园地。
市青少年宫的兴趣特长培养始于1992年暑假,举办了武术、书法等7个兴趣特长培养班,当年受训人数330人次。
2000年是市青少年宫建成开放10周年。从这一年开始,市青少年宫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项目责任人制等,引进了四海乒乓球俱乐部、高继军国标舞馆、正大跆拳道馆、婺州窑等10多个战略合作伙伴,使各项兴趣特长培养工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近5年来,年服务规模均突破3万人次,并在江北、婺城区白龙桥等地开设了素质拓展基地。目前,市青少年宫常年开设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益智5大类50余个素质拓展项目,近200名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优秀教师在宫任教。
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市青少年宫形成了以“普及—提高—社团”的金字塔形梯队结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各个层次青少年的需求。
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
市青少年宫20年的成长历程,是一部不断超越自我和创新管理的发展史。
首先,实施改革用人机制,推出全员聘用制,并同步配套改革了分配机制;2002年,实施改革管理机制,推行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同时相继出台了《教职工岗位考核办法》、《首问责任人接待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2006年,实施成本核算管理;2007年,实施二级管理。
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始终是市青少年宫重中之重的工作。近年来,市青少年宫以宫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为工作要求,建设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教职工队伍。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市青少年宫日渐成为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一面旗帜,越来越焕发出蓬勃活力和强大后劲。
着眼科学发展的教育科研
实施“科研兴宫”战略,是市青少年宫着眼科学发展的新举措。2003年以来,市青少年宫从课题、教研、调研入手,多项课题研究获得了可喜成果。国家级课题《校外快乐争章活动载体的构建与操作模式的研究》,分别荣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和社区工作委员会“十五”课题研究的一等奖和特等奖。主任应海溪撰写的《坚持公益性定位下实现青少年宫的可持续发展》等50余篇教职工论文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和获奖。
20年来,市青少年宫获得了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一级青少年宫、全国先进青少年宫等12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近120个集体奖项,教职工130人次获得各类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项,4000余人次的学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输送了翁昕等20多名学员到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市青少年宫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主任应海溪获得了第一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郑开翔、应志良等先后被评为第一届、第二届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创新活动家、全国校外教育优秀理论工作者;今年10月,副主任舒珂成为全国十佳辅导员。
几代人耕耘无悔,20年成长如歌。一路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经历了20年的发展与探索,市青少年宫已成为全市社会教育的知名品牌。站在新的起点上,市青少年宫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社会化集团式发展”的新思路,继续实施开门办宫、科研兴宫、质量立宫和管理强宫,为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