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左宗棠?如何看待左宗棠和李鸿章的争斗?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者 虚声 作品名<民国梦与民国 第一部 帝国末日*君权的旁落>我在文章最下面已经明确标出引用的作者姓名和图书名称了;引用格式是什么鬼真的不知道啊,难道是在开头再标注一次?!好吧,第一次弄,希望上面的引用是对的.以下是引用的原答案: 还有谁能解决解决新疆问题?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最有能力的男人是奕訢.外东北就是从他手上丢的.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汉人.汉人之中,最有权势的是李鸿章.李鸿章是老滑头,为人处事精明有余,刚性不足.有忍辱负重之韧性,无破釜沉舟之雄心. 李鸿章的目标就是建立海军舰队,搞好海防,

作者 虚声 作品名《民国梦与民国 第一部 帝国末日*君权的旁落》我在文章最下面已经明确标出引用的作者姓名和图书名称了;引用格式是什么鬼真的不知道啊,难道是在开头再标注一次?!好吧,第一次弄,希望上面的引用是对的。

以下是引用的原答案: 还有谁能解决解决新疆问题?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最有能力的男人是奕訢。外东北就是从他手上丢的。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汉人。汉人之中,最有权势的是李鸿章。李鸿章是老滑头,为人处事精明有余,刚性不足。

有忍辱负重之韧性,无破釜沉舟之雄心。 李鸿章的目标就是建立海军舰队,搞好海防,守住东南半壁江山。 至于其它事,能推就推。至于疆防,不好意思,他不想管。新疆,对李鸿章来说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

考虑到那里可能惹起英国和俄国的不满,简直就是烫手山芋,更不想管了。花钱浪费精神,出力不讨好的事,绝顶聪明的李鸿章怎么会去干呢?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死对头。凡是左宗棠赞同的。李鸿章就反对。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所以李鸿章对慈禧太后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 ——翻译过来:那地方咱不要了。赤裸裸的不要脸! 只有秦桧之流、汪精卫之流才能说出那种话。很多人难以想象那是李鸿章的观点。但实事就是如此。至少从这事上看,骂李鸿章卖国贼是有道理的。

尽管他干了很多事。按照李鸿章那个意思。新疆不要了,成为伊斯兰国家。英国人接下来拿走西藏。俄国人再拿走蒙古。阿古柏和白彦虎司机进攻陕甘。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时,中国只剩下半壁江山,那样的话,中华民族相当于被阉割一半,恐怕永无宁日。

还有谁站在战略性的高度为中华民族谋划未来,为子孙后代考虑生存空间?当然有人,爱国书呆子么。但他们只能喷口水。还有谁能力挽狂澜?还有谁?只有一个人,左宗棠。

左宗棠首先驳斥了李鸿章那番谬论:“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矿产藏量极为丰富。实为聚宝之盆。” 接下来左宗棠又从战略角度论证了新疆的重要性:“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因为蒙古保卫京师。

新疆是蒙古的屏障。如果新疆不稳固,则蒙古就不稳定。各种敌人会从新疆到陕甘,在威胁中土,将永无宁日。俄国人开疆辟土日益增多,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

如果从新疆撤退,敌人得寸进尺,将会动摇帝国根基,后果不堪设想。” 左宗棠这些话并不是说给李鸿章听的,而是说给慈禧太后听的。慈禧玩阴谋是一流的,对待鬼佬是优柔寡断的。当奕訢和李鸿章反对用兵西北时,慈禧太后是犹豫的。

她是最高领导者,负责决策拍板的。任何领导人都不愿意失去疆土。任何一寸疆域都是祖先用血汗换来的。任何一寸疆域的丢失都可能被钉在耻辱柱上。慈禧当然也不想丢地盘,但又怕鬼佬。所以他一直犹豫不决。

左宗棠说:我之疆素,尺寸不可让人! ——可谓落地有声。 为了坚定慈禧的决心,左宗棠夜访慈禧,表达愿与西北共存亡的决心。慈禧一盘算。如果不打,边防将遗患无穷。即使搞砸了,情况也不可能更坏。

去吧,左宗棠,我支持你。 慈禧一辈子干了很多混蛋事。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讲,支持左宗棠挺进西北需要非凡的决心和智慧,表现远胜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人,那是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闪光点之一。 一八七五年,左宗棠抬棺西行。

当时左宗棠六十三岁,脑袋上的头衔有军事家、政治家;身为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且是洋务派代言人。他的人生已经功成名就。既是朝廷大员,又是封疆大吏。他可以向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一样,在朝廷上倚老卖老,指指点点;也可以退下来享受田园之乐。

但是他选择挺身而出,奉命于危难之间。 左宗棠那么站出来是有风险的。一旦战败,他将承担全部责任,一世英名化为东流水不说,还可能身死魂灭,客死他乡。风险多大呢?看看同样老狐狸的奕訢和李鸿章的反应就知道了。

如果有好处,二位立马顶上去了。北京到伊犁,将近万里,即使从甘肃出兵,也有好几千里,既没有铁路也没公路,中间要穿越几千里的戈壁滩大沙漠,行军极为困难。别的不说,粮草如何运过戈壁滩? 七十五年之后,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王震将军带兵进入新疆,走的就是左宗棠走过的路,感叹路途之艰险,对左宗棠神往不已。

而王震进入新疆的难度比左宗棠小很多,至少北方的苏联是友善的。

即使左宗棠不说话,也没有人会怪他。即使新疆西藏全部丢了,后人写历史只会说清朝无能。但左宗棠依然选择站出来,挺身而出,押上自己一世英名和身家性命,为啥?答案很简单也很复杂。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左宗棠出新疆自然也是为了利益。

但是不能再说他为了个人小利。因为他冒的风险远远大于可能得到的利益。他想要争夺的利益,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大利。 自古以来,各种英雄多如牛毛。真正的大英雄都是为国为民开拓生存空间,守护浸染祖先鲜血的土地。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西风烈,战马嘶鸣,戈壁无痕,残阳血红。六旬老翁抬棺西行,何等壮烈! 一个腐朽帝国、一个衰落的民族的千钧重担压在一具衰老的身躯上,何等无能。 不用为他悲伤,不用为他落泪。

因为他是英雄。英雄有骨、有气、有血,无泪。 伟哉左宗棠!大爱无疆! 两千年前,出身低微的卫青出塞,北击匈奴,扭转了大汉帝国和匈奴帝国之间的战争态势,并且和他那英雄无敌的外甥霍去病一起彻底击溃了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帝国。

匈奴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华帝国第一次达到历史高峰。 一千年前,大唐名将李靖出塞,北击突厥,扭转了大唐帝国和突厥帝国之间的战争态势,并且和名将李勣等人一起彻底击溃了盘踞在北方的突厥帝国。

突厥人西进,在中亚闹得天翻地覆。中华帝国达到历史第二次高峰。 做左宗棠西出新疆,他的直接对手阿古柏和白彦虎固然不能和巅峰时代的勇猛的匈奴单于和强悍突厥可汗相比,但是环境更为艰难。

卫青背后是雄才的汉武帝,是达到巅峰的大汉帝国。大一点讲,华夏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旭日东升。小一点讲,由卫青亲自调教出来的骑兵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流。详情参照霍去病带着少数骑兵各种奇袭。那种骑兵素质可与冷兵器时代任何骑兵匹敌。

李靖背后是大略的唐太宗,是逐渐强壮的大唐帝国。大一点讲,华夏文明在当时世界上一枝独秀,正迈向巅峰。小一点讲,由李靖亲自调教出来的骑兵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流。详情看李靖带三千铁骑在大雪之中深入阴山,直击吉利可汗老巢,战力极为恐怖。

汉武帝和唐太宗,那是拥有征服天下气魄和实力的男人。左宗棠背后是慈禧,一个被后人骂了很多遍的女人。大清帝国日薄西山,当年纵横天下的八旗铁骑已经是昔日黄花。

领先了将近两千年的华夏文明正在遭遇史上最大的危机,甚至有断绝的危险。那种情况下不要说攻城略地,就是逃跑都有点难。表现如鸦片战争中的爱新觉罗·奕山,或朝鲜战场上的叶志超才算正常。向左宗棠那般,绝对是例外,是开挂。

一部中华帝国史,每当王朝末年,领土都是大规模丢失。看看唐帝国,在安史之乱之后,领土就大规模丧失。清朝末年,虽然被奕訢(外东北和外西北)和李鸿章(割琉球和台湾)割出去不少地方,但还是保住了绝大部分领土。

不是因为清朝比其他王朝强,只有一个原因,左宗棠。 新疆那个地方,即使盛唐也无法绝对控制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王昌龄的豪气干云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在哪?在新疆。

从这个角度讲,左宗棠的武功堪比卫青和李靖。 一八七六年,左宗棠带着湘湖弟子进入新疆,当然还有他准备的棺材。虽然热血再一次沸腾,虽然抱定必死决心,但依然头脑冷静,具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正如项羽破釜沉舟,正如韩信背水扎营,并不是去寻死,而是求生。

左宗棠的战略是八个字: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所谓先北后南,战略上斩断阿古柏、白彦虎和与沙俄的联系。虽然英俄两国都在那里设立“领事馆”,给阿古柏提供支援。

实际上英国很难从印度派人穿越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直接干涉。倒是沙俄在伊犁驻兵。如果阿古柏和白彦虎前去投奔,沙俄出兵提供保护,事情变得复杂。先把北疆搞定,相当于把阿古柏和白彦虎关闭在南疆。 所谓缓进急战,就是湘军老传统呗:稳步推进,快速决战。

湘军本身以防守起家,后来强大了才有了进攻能力。湘军的特长就是所到之处落地生根。 实践证明,左宗棠的战略相当有效。一八七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前锋刘锦棠进占阜康,兵锋指向古牧地,拉开收复新疆的大幕。

刘锦棠生于一八四四年,湖南人。他的爸爸刘厚荣在和太平天军对阵中死去。他成年后跟随叔叔刘松山一起作战,镇压捻军和回民。刘松山又在宁夏和马化龙对阵中死去。他接替刘松山的职务,把马化龙残酷镇压,成为老湘军中少壮派。

随左宗棠西进新疆,年仅三十二岁。 古牧地即现在米泉,乌鲁木齐屏障。在新疆打仗,很多时候打的不是敌人,是水源。 当时从阜康到古牧地有两条道路,一是途经戈壁、缺乏水源、无敌军防守的大道,一是途经黄田,水源充足、但有重兵防守的小路。

白彦虎意在迫使清军走大道,过戈壁。刘锦棠将计就计,派出部队掘井挖渠,开沟引水,摆出要走大道的架势。时间是八月八日。两天之后的夜晚,调集精兵,出其不意奔袭黄田,一举拿下。

占领黄田之后,古牧地的守军处于劣势。刘锦棠让人在城外修筑炮台,大炮轰城,强突入城,全歼守军。时间是十月十七日。乌鲁木齐的白彦虎震惊了。然而他的震惊仅仅持续一天。因为刘锦棠在十月十八日出现在他的眼皮底下。

白彦虎再次撒腿狂奔。这样刘锦棠轻松占领乌鲁木齐。 身在喀什的阿古柏也震惊了。他原本想利用白彦虎和左宗棠耗,玩一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好戏,没想到白彦虎失败速度堪比下山猛虎。

阿古柏意识到危机,赶紧派心腹大将艾克木汗带八千多人和白彦虎一起坚守吐鲁番;同时让大总管爱易德尔砰里率领四千多步兵骑兵混合军中守达坂城;又让次子海古拉率六千人防守托克逊。 刘锦棠拿下乌鲁木齐之后并没有急着南下,而是按照左宗棠的战略部署,和其他同事一起拿下伊犁之外的全部领土,在大雪封山之前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北疆。

第二年春天,又到了开战时节。左宗棠让刘锦棠徐占彪三人彼此配合,出击南疆。四月十四日,刘锦棠出现在达坂城,阿古柏的大总管爱易德尔砰里第二天才发现刘锦棠的人马,乱作一团。

刘锦棠还是老一套,让人围城,修炮台,准备强攻。城内的爱易德尔砰里慌了手脚,当然他没有惊慌太久,五天之后就到刘锦棠的大帐中喝酒压惊,身份是阶下囚。

随后刘锦棠又分兵帮助徐占彪攻取吐鲁番和托克逊。前后半个月的时间,就把阿古柏的梦想彻底击碎。 一八七七年五月二十九日,豺狼阿古柏死于库尔勒附近的喀拉沙尔。年仅五十七岁。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被杀,有人说是自杀。

十年之前的五月份,他一统南疆。历史就是这么巧合,他一统南疆的十年纪念日竟然成了他的忌日。冥冥之中仿佛只有天意。 ——豺狼,不会有好现场。纵然猖狂一时,终究逃不过猎枪。

那猎枪是一词多义,有时指刀子,有时指绞索,有时指毒酒。 但沙俄还伊犁。新疆依旧危险。万里之外的北京,懦弱的投降派开启了卖国事业。完颜崇厚去彼得堡谈判。那家伙典型的满清贵族,在国内吃香喝辣、高高在上,在彼得堡被俄国佬吓傻了,擅自签订一份卖国条约之后,不等清政府签字盖章就私下溜回来。

大家一看内容,连善于签卖国条约的奕訢都想吐他一脸痰。 左宗棠更是气得差点吐血。想想帝国的将来,想想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不能被完颜崇厚那个窝囊废气坏了身子骨。

于是他再一次抬起棺材西行,要与沙俄一决雌雄。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给了很大的配合,不仅把软弱无能的崇厚收押待斩(崇厚捐献了三十万两白银为军费买一条命),另派曾国藩长子曾纪泽重新谈判。

经过一番艰苦的扯皮,曾纪泽不辱使命,拿三寸不烂之舌当百万雄师用,在左宗棠武力为后盾情况下,让俄国佬滚蛋。新疆全部收回。时间是一八八一年正月。 看到这些不禁纳闷,如果鬼子六奕訢有左宗棠的骨气和军事才华,外东北也许就不会丢。

外东北如今基本上是一块空地。若在中国,可解决一亿人口的吃喝拉撒睡。 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在那里兴水利、修路、屯田、栽树,都是基础而实用的事业。继任者刘锦棠继续左宗棠的事业。

清末民国,纵然风雨飘摇,新疆却没出现大的危机。 诗云:西行边塞风光好,至今追思左将军。 左宗棠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他记得二十年前的夜晚,想到林则徐的嘱托,他在陶澍、林则徐祠写道:“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赞,上不愧国,下不愧民,中不愧知音,真丈夫也。 转自 虚声《民国与民国梦 第一部 帝国末日*君权的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