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1949及其后 张春桥创作《毛泽东之歌》1951年遭停播

2017-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点名批评<毛泽东之歌>,肯定不会毫无缘由.即使他的批评具有某种偶然性,<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栏目也不会随意

作为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点名批评《毛泽东之歌》,肯定不会毫无缘由。即使他的批评具有某种偶然性,《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栏目也不会随意批评一首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歌颂领袖的歌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毛泽东之歌》被批评,并能使张春桥坦然接受呢?这就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批评的大背景。

文学艺术是新中国文化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毛泽东在代中共中央起草的贺电中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号召一切爱国的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团结起来,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

这样,五四运动以来处于分散形态的“新文艺运动”由此进入“新的人民的文艺”时代。

9月,《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进入“新的人民的文艺”时代以后,如何“肃清封建的”思想,如何看待革命年代的文艺创作,如何进行新的文艺创作等问题,突出地摆在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由于认识上的分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讨论和争鸣。

其中,对于抒情歌曲的创作,也因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产生了争鸣。《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栏目将某些过去战争年代创作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又一度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抒情歌曲,当作具有倾向性错误的例子而给予批评,正是这种讨论和争鸣的一部分。

《人民日报》几篇文章的选取,应该是有意识地在文艺创作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呼应着文艺批评活动。

1951年4月20日,上海音乐家协会就曾召开关于歌颂领袖的歌曲创作座谈会,讨论《毛泽东之歌》。

1954年3月28日,《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栏目发表吕骥《为创作更多更好的群众歌曲而努力——谈关于群众歌曲创作的几个问题》一文,《毛泽东之歌》再次被当作“靶子”受到批评。不过,这一次有更负盛名的《解放区的天》“陪斗”:“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歌曲,其实不一定都是抒情歌曲,确实有些不健康的成分,是以个人的、陈旧的、轻浮的情感代替了新的、乐观的、健康的人民情绪。

曾经广泛流行过的《解放区的天》《毛泽东之歌》就是明显的例子。

固然缺乏分析地随便给某些歌戴上小资产阶级的帽子是不恰当的,但因此放弃对于有严重缺点的作品的批评,同样是有害的;那样要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资产阶级思想倾向以及各种庸俗的思想情绪就会得到发育的温床,抒情歌曲就有走向灰色的、颓废的道路的可能。”

这次的文艺批评,与1951年纯粹就文艺创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批评不同,明显带有当时政治尤其是文艺逐渐朝“左”转的痕迹,上升为“资产阶级思想倾向以及各种庸俗的思想情绪”的问题。这些都说明对《毛泽东之歌》的批评不是孤立和偶发的事件,而是当时提倡文艺批评背景下的产物。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毛泽东之歌》之所以骤然退出历史舞台以至销声匿迹,主要是因为“对伟大领袖与迅速发展的人民力量缺乏有力的描绘”,“和现在人民的距离很远了”;在文艺创作内容上,没能正确反映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在文艺创作形式上带有“曲调过于平淡,情感沉郁”等缺憾。

在提倡文艺批评的大环境下,这些问题和缺憾,不仅引起了以周巍峙为代表的文化界人士的注意和批评,而且以《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栏目为代表的主流文艺也对这种批评持支持态度。如此一来,《毛泽东之歌》悄然退场也就势所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