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分期罗敏简历 趣分期罗敏:创业路上九十九死一生 1个屡败屡战的故事
这是一个屡败屡战、终见曙光的创业故事:
1、没有实力,风口是不属于你的。
2、当下的互联网不是大公司吃掉小公司,而是快公司吃掉慢公司。
3、快速决策比正确决策重要的前提是,快速纠错。
企业家观察10月12日讯(作者 李志刚) 2013年初,趣分期创始人兼CEO罗敏融资了200万元,再次创业。到当年底,项目一个个失败了,临近散伙,有人在问,我们还能撑多久?他们已经试了不下10个项目,罗敏硬撑着,特别顽强,他避免散伙这个词,坚持再试试下一个项目。
年底聚餐,只有四个人的创业团队结果就两个人吃饭,罗敏和趣分期线下业务负责人何洪佳相对无言,气氛凄凉。罗敏说,春节回来后再干一次,干不成再想办法。
2014年3月,罗敏突然找到刘震涛(现趣分期校园实习生项目负责人)、吕东(现趣分期产品负责人)、何洪佳3人,说自己想到一个好项目。刘震涛他们听罗敏说过太多次“好项目”了,有狼来了的感觉,翘着二郎腿说,你说吧,我们听着呢。这一次就是趣分期,给大学生做信用消费贷款。
2015年8月,趣分期第5轮融资,蚂蚁金服领投约2亿美元,公司估值近10亿美元。2013年无聊的时候,何洪佳看了两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评书也听了两遍。趣分期让他想到了刘备,多年流亡,历尽艰险,起死回生。
9月15日,我见罗敏第一句话是,创业九死一生吧?罗敏说:“哪里,简直是九十九死一生。”
寻找属于自己的风口
原本在北京朝阳裘马都小区一套70平方米公寓里创业的趣分期,已经搬到了能够容纳1000多人、位于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办公室。办公室装修得简陋粗糙,挂满标语和海报,挨挨挤挤的全是人,你能感受到这家一年半时间从十来个人扩充到3000人公司的忙乱。出生于1983年的罗敏,穿着褐色格子衬衫,圆脸微胖,笑起来憨厚。这位年轻人,已经有10年创业经历。
他原是波导手机驻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市场经理,2006年加入一家校园社交网站、由几个北大毕业生创办的底片网,当时正是校园社交网站在国内红火的时候。罗敏从基层做起,凭借工作经验在内部提出了很多可落地的方案,一个月之后升为市场负责人。
底片网融资不到100万元,招聘了30多个员工,实际冗员,钱烧光了。后来,罗敏反思底片网的失败,资金是次要的,团队的产品技术战略市场运营都是短板,虽然做校内网的王兴也犯错误,但他产品做得好,至少能撑到一定阶段。不具备这个实力,就算风口来了也把握不住。
刘震涛当时是北大的学生,本来是底片网的兼职员工,打算毕业后回家一趟再加入底片网。结果,等他一个月后从老家回来,走之前热热闹闹的公司,一推开门,只有罗敏在打游戏。罗敏告诉他:公司倒闭了,我有个牛逼的创业想法,你要不要一起干?
他们开始在大学校园做外卖,到处发传单,挣了一点钱,在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在线支付手段的时代,这件事做不大。2007年,罗敏创立记忆日,一家提醒用户记忆日的网站。这家公司瞄准的市场小,做个十来人的小公司也能活下去,每年盈利百八十万元,问题不大,只是格局和野心就没了。
但是,记忆日在股权分配上太过平均,罗敏是CEO,比其他两个联合创始人的股份也就多了0.01%。如果研发跟不上思路,他得先后说服负责研发的联合创始人和负责产品的联合创始人。最后,这家公司缺少真正的主心骨而散了。2013年再创业,罗敏吸取了一个教训:别的成员对这家公司只有建议权,只有CEO才能对公司完全负责。
2010年初,罗敏在去好乐买打工前,创业再做外卖,他对外卖情有独钟。刘震涛是唯一的忠实用户,做了一个多月,这家公司又倒闭了。回头来看,外卖是一个好方向,但时间不对。为什么罗敏屡败屡战,还有刘震涛、吕东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因为他的眼光摆在那里,还有落地的能力,人脉也够强,迟早会东山再起。关键能落地,创业者不就该这样吗?有想法就干,干出来不就是创业者吗?”刘震涛说。
2013年,罗敏再次邀请刘震涛共同创业,开出的工资是5000元一个月,刘震涛不得不退掉自己月租金4000元的房子。当时罗敏也陷入了思维定势,自己有电商基因,就往电商方向做。他们第一个项目是做豪车团购,找4S店店长谈好合作,再找到用户来下订单,第一个月就卖出了60多台宝马。
但是,收款(返点)的时候他们陷进坑里了,4S店人员流动快,他们的合作都是和店长谈,不是跟公司谈的,人走就不认账。而且潜规则也不少。在一个规则不透明的市场里,罗敏他们越做越吃力,而且量上不去。他们停掉了这个项目,整个2013年罗敏他们尝试了十来个项目,只要不能快速增长就砍掉。
他们又做社交网站,类似师兄帮帮忙,这个领域没有成型的模式跑出来。做电商导购,类似“什么值得买”,产品体验不好,这几位都不擅长运营文字性的工作。当时移动刚刚兴起,没有那么多人使用APP,需要购物团队眼光好。产品流量低,购买率低,虽然商品有返点,做不到那个量就没意义。这个项目也夭折了。
他们又考虑做在线教育,将北大老师的资源匹配到江西的县城去。从2013年10月开始做,何洪佳休息12天,吕东已经搭好网站。吕东是做UI出身,也不是专业做技术的,但是做什么都快,两三天就可以出产品,所有项目都是一周内就能上线。技术大牛的价格高,创业公司也找不到,只能让吕东来。
刘震涛找外包把视频平台给搞定了。然后他们印传单,找兼职,拉来老师入驻。何洪佳找他妻子家亲戚小孩来听,亲戚不乐意,怕孩子上网玩游戏,而不是听讲座,宁可花50元找人看着孩子做作业。何洪佳意识到,自己家人都不支持的东西,真的有用吗?
另外,学校网络速度慢(老师都是大学生),录制视频的效果很差。没有强大师资资源,没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是没有好的用户体验的。这是他们2013年最后一个项目,被何洪佳判了死刑,虽然方向好,可不属于他们。
若干项目下来,罗敏他们充分认识了自己的缺点,不擅长做什么,总结出来就是,适合做电商,但纯粹的电商可能做不起来了,没有什么机会了,能否结合什么领域来做电商?直到2014年3月,互联网金融越来越火爆了,罗敏的眼光落在这个领域:做电商的话,又要做量又要做利润很难。换个思路,用金融的手段套在电商里,可以增加毛利,做到一定的单量,公司就能活下来。
刘震涛说,学生怎么可能这么想买iPhone?有这么大的需求吗?要不再稳稳,这个干不成就是最后一个项目了。讨论了一个小时,罗敏还是说,干吧。何洪佳打算印2万份传单,罗敏张口就是10万份。他问吕东,什么时候能上线?吕东回答,一个星期。3月14日,趣分期项目立项,21日上线。
3月21日晚上,何洪佳在北京科技大学找到兼职发传单,一晚上花了900元,把北科大所有男生宿舍楼扫了一遍,发出4000多张传单。当天晚上就来了3个订单。第二天,又去中央民族大学这所女生比例较高的学校,在路边发传单。当天晚上,两个学校一天交易额做了3万多元,中国至少有上千个大学,如果扩大1000倍就是3000万元。罗敏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一次真不是狼来了的故事。
罗敏从好乐买出来之后,2013年年中,趣分期投资人、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当时曹还在红杉资本)见过他,那时候他头发长长的,说话轻声细语,不是很有信心。曹毅喜欢曾经虎落平阳的创业者,连续失败,坚韧不拔。第二次再见时,罗敏已经在做趣分期,聊了半个小时,他就决定投资。他感觉到,老虎的毛又竖起来了,罗敏两眼发光,对外面的帮助非常饥渴。
曹毅的逻辑是,趣分期切入一个特别好的客户群,第一笔信用很有可能发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其他金融机构把这件事做好。大学生有很好的信用基础,用未来的钱做现在的发展,如果有很好的工具帮助他在最需要钱的时候多一些生产资料,那就是有价值的。
信用卡没被禁止之前,学生市场资产质量很好,是空白市场。他记得自己2003年时上大学时四个人凑钱买了电脑。校园市场获取用户的效率也很高,有很强的聚集性,几块钱就能获取一个客户。源码投了其他公司,但是没有像大学生市场有机会在两三年内做到相当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