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评述 石涛画风笔墨评析:我用我法
在思想保守的士大夫和文人眼中,中国传统绘画是绝对不能越前人雷池半步的。他们要求画家笔墨必须恪守古法,方为正统。石涛上人振臂一呼“笔墨当随时代”和“搜尽奇峰打草稿”,震动当时阻力重重的沉闷画坛。他超越时空的绘画理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可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真知灼见。谈到鼎鼎大名的石涛上人,我们一定都会被他 “笔墨当随时代”的精到之语所深深折服!
吴冠中先生曾深刻地指出:“石涛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集大成者。游走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这也许是石涛成为反思中国美术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切入点……”
石涛(1642~1707年),清代大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著名的“四画僧”之一。他是明代藩靖江王朱守谦子、悼僖王朱赞仪十世孙。广西全州人。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遁入空门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谓“苦瓜和尚”。游金陵时,获“仙竿一枝”,因自号“枝下叟”(图1)。别署钝根、山乘客、济山僧、万道人、一枝阁、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瞎尊者、零丁老人等等。
在绘画艺术思想上,石涛上人绝对是一位具有开拓性和超前意识的大画家。山水画讲究笔墨气韵,那么,画中笔墨内在的气韵又从何而来?毫无疑问,皆从大自然当中而来。石涛提出山水画的“一画”论,就是指绘画创作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自然形成。
绘画笔墨中,不仅仅是驾驭普通技法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否凸显出笔墨精深博大的艺术思想和内涵独到的艺术表现力。“搜尽奇峰打草稿”虽只有7个字,但他所表现出的是石涛对于万山丘壑之真与美的崇拜与领悟。绘画除了体现其对传统笔墨的继承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标新立异”“自立我法”。
石涛说:“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此句的重点就在于“我”字上。按佛理讲,“我”有“大我” “小我”之别, 大我是得悟之我,小我是偏见妄念之我。得大我者必得“心法”,即可见性,可立一画之法。反之,则难立“一画”之法。
明清以降,绘画笔墨陈陈相袭,风格形式单一,一般皆以摹古为本而缺少新意。不少画家的笔墨功力虽娴熟精能,然终缺自家笔墨新风,实不足为后世论道。传统功力固然要紧,但人的思想和笔墨不能僵化。石涛所处的年代,在绘画思想上是一个极端顽固和保守的封建时期。
而石涛则独辟蹊径,创出了“我用我法”、法本自然的艺术新天地。他丢弃思想束缚,热烈拥抱大自然,将传统笔墨与写生写实相结合,反对“泥古不化”的顽固保守思想。他的艺术思想对近现代绘画影响甚是深远。
石涛在重视山川笔墨的同时,更强调要有自己的绘画思想。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他写出了绘画心得《石涛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