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白崇禧 为了率部起义 程潜这位上将把白崇禧耍得团团转
下定决心和平起义后,程潜认为,必须有一定的军事力量才能稳住局势。虽说回湘后,改编扩编了一些部队,有五个多师的兵力,但多为新兵,战斗力不强。另外,也考虑到一旦起事,其他掌握兵权的人不一定和他采取一致行动。
这与中共地下党人的考虑也不谋而合。程星龄又向程潜建议,将陈明仁调回湖南。此时陈明仁在武汉任“华中剿总”副司令,兼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和第一兵团司令,手中有两个军的兵力。陈明仁是程潜1924年任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校长时的学生,程潜对他有知遇之恩。
在辽沈战役中,陈明仁坚守四平40多天,是蒋介石的悍将,蒋、白也信任他,联络他起义,不会引起蒋、白的怀疑。而经过四平一役后,陈明仁对蒋介石政权及其发动的内战的认识已有了很大转变。他虽然战功卓著,但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屡遭排挤。他的胞弟陈明信在四平战役被俘,后被放回,向兄长讲述了在被俘期间受到解放军的优待,令陈明仁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对陈明仁的充分分析,中共地下党和程潜认为他完全有可能站到人民一边来。于是程潜派前国民党军令部次长、与白崇禧关系较深的刘斐赴武汉,说服白崇禧将陈明仁调到湖南。白崇禧并不怀疑陈明仁,且有意将陈调到湖南监视程潜,因此,此事也没多少周折。
1949年2月中旬,陈明仁顺利率部抵达长沙,程潜为其设宴洗尘。两人重逢,思绪万千,喜不自禁。席间,陈明仁即将蒋介石命他监视程潜的手令交给了程潜。程潜也把他的想法婉转的告诉了陈明仁。陈明仁眼见形势每况愈下,倾向和平的心理也与日俱增。2月下旬他登门拜访程潜,表达要与程潜一起走和平道路的意愿。两人英雄所见略同,当即商议在公共场合还是以反共、拥护南京政府的面目示人,在随后的活动中唱了一出双簧好戏。
正当两人在湖南秘密发动和平运动时,南京政府正张罗着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
然而在南京掌权的并不是代总统李宗仁,而是已经“下野”的蒋介石。蒋同意和谈只不过是掩人耳目,拖延时间;李搞和谈也不是真想和平,而是要摆脱困境。
4月15日,当中共代表团把经过各方面商定的和平协议交给南京和谈代表时,虽然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同意这个协议,但在蒋介石的阻拦下,李宗仁拒绝签字。于是,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仓皇迁往广州。5月16日,人民解放军又攻占了白崇禧的总部所在地武汉,白崇禧率部败退到长沙。
程潜对白崇禧表面上言听计从,陈明仁也随白崇禧高呼“反共”,但白崇禧对程潜仍然不信任。早在来长沙之前,他就逼迫程潜撤换了心腹肖作霖、邓介松等人。坐镇长沙后,白崇禧首先改组省政府,随后又改编军队,划归陈明仁的一兵团。由此,白崇禧掌握了湖南的军政大权。本是一派和平景象的湘江两岸,顿时战云密布。然而,绰号“小诸葛”的白崇禧万万没有料到,他倍加信任的陈明仁已弃暗投明,和程潜站到同一条线上了。
此时程潜身边的主和幕僚在白崇禧的威逼之下相继离去,广州国民政府又屡次催他前去就任考试院院长,处境一时相当窘困。他急切希望与中共最高领导人取得直接联系。5月初,程潜曾和地下党代表余志宏见面,余建议他以书面形式向中共表明态度。程潜接受了这一建议,随即嘱托程星龄起草了一份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