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许江 许江 艺术家园的守望者(艺术人生)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2012"中德文化年"的重头戏,5月起,中国当代艺术家许江的"重新生长"再次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了许江的150余件绘画作品和两件大型雕塑作品,包括他著名的系列作品<葵>.这些向日葵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是插在花瓶中的,而是仍然倔强地植根于贫瘠的大地.许江刻意选取了它们开始死亡的时刻加以表现,这些干枯的.行将凋谢的葵花,每一棵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沉郁.凝重的色彩也有着蓬勃的力量.西方画家从这些向日葵中看出了与梵高不同的表现方式,而

作为2012“中德文化年”的重头戏,5月起,中国当代艺术家许江的“重新生长”再次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了许江的150余件绘画作品和两件大型雕塑作品,包括他著名的系列作品《葵》。这些向日葵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是插在花瓶中的,而是仍然倔强地植根于贫瘠的大地。

许江刻意选取了它们开始死亡的时刻加以表现,这些干枯的、行将凋谢的葵花,每一棵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沉郁、凝重的色彩也有着蓬勃的力量。西方画家从这些向日葵中看出了与梵高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东方的观众也可以找到似曾相识的生命体验。

说起向日葵,1955年出生于福州的许江就会想起自己18岁在闽北山区沙县的山乡小学担任民办教师的经历。他要负责给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所有学生上课,四年级的学生听讲,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就在边上看热闹。“有一次上了半小时,一个孩子进来了,他背着他的弟弟在座位上坐下来,他知道自己迟到了,于是缓缓地走到讲台边上,从口袋里掏出半个向日葵放在桌上,我明白他的意思,‘老师对不起,请吃向日葵’。”许江回忆说。

后来许江走出大山,来到了西子湖畔,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去德国留学。出国留学的经历也让他在中西方之间找到了坐标。“我们这一代的人生经历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上山下乡,土插队;另一把是西方留学,洋插队。这两场巨大的人生变迁,让我们这代人体会到生活和精神的远游,也更深地体会到远游的目的是回归。归根结底,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还原自己,我们的创造力最终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

“美术学院就是艺术的家园,是所有艺术创造者的家园。”无论前面有多少头衔,许江最在意的是2001年起开始担任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随着建筑师王澎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美术学院也在全世界引起关注。中国美术学院有两位前辈院长林风眠和潘天寿,他们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的艺术思想。

林风眠的思路是“中西融合”,潘天寿则认为要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内部推出另一个高峰。“一个是兼容并蓄,一个是传统出新。我认为,他们这两个方案看似矛盾,但是都可以并行不悖地继承下来。所谓和而不同,强调彼此和谐共处而又存持各自特色,如五味之调和、八音之和谐、群山之错落。”

“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就有很多的梦,这些梦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想法,要把梦画出来,成为别人可以看得懂的艺术品的话,真的需要一个转换。这个转换不是在那里想出来的,可能先要在学校接受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不是仅仅让你获得一种基础,而是让你拥有创作的可能,然后你去面对今天的诸般纠结,能够挑战性地对抗它,最后有一天得到转化,得到提升。”许江觉得帮助年轻人实现这种转化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