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苦恼》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
内容摘要:短篇小说《苦恼》是一篇通过截取日常生活中小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构思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为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苦恼》 艺术构思 以小见大 创作启示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写于1886年的《苦恼》便是这种创作倾向、这种风格的极好体现。
小说《苦恼》描写了马车夫姚纳无处诉说他的苦恼的故事,揭示了19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寂寞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在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之下,要完成这样一个主题的揭示,契诃夫没有像《战争与和平》那样写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展现俄国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当时的俄国社会寻求出路;也没有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规模宏大地写当时的现实生活,以表现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的后果,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马车夫姚纳的儿子死了,他想找人诉说,但均遭到冷漠,最后只好向自己的小母马倾诉,而小母马却静静地听着。
这个题材很小、很平常,但作品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
人们为什么对姚纳的不幸漠不关心呢?这正说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少温暖、缺少同情心。如果说,军人和三个追求玩乐的青年对姚纳的不幸置之不理,那是社会地位的悬殊所造成的,那么,与姚纳处于同一地位的看门人和年轻车夫呢?他们对姚纳的不幸也是无动于衷,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自此和冷漠。
这种人际关系正折射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无情。最后,姚纳从小母马那里得到了人间所得不到的同情,更进一步揭示了人不如马的残酷现实。
小说《苦恼》在材料的选择上正是这样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一件平凡小事暴露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使小说具有深刻的内涵。
同时,作者在揭示主题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对比的表现手法。
小说开头人与马的静态肖像描绘,“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与“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大概在想心事吧”构成人与马神态、处境的类比;姚纳挨脖儿拐与小母马挨鞭抽构成人与马遭遇的类比;还有小说结尾处,在姚纳的诉说中,用小母马死了小马崽儿来类比自己死了儿子……通过这些描写,暗示了像姚纳这种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命运如牛马一般,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而小说以强烈对比的手法来写出“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面对姚纳的苦恼,军人表现出心不在焉,三个青年以责骂相对,看门人把他赶走,年青车夫漠不关心;而姚纳在向小母马诉说时,它却“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竟然不如人与畜生的关系。通过这种人无情而马有情的叙写,反衬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有力的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苦恼》篇幅短小,全文4000字左右,契诃夫却以冷峻的笔触把主观情感寓于客观的艺术描写中,通过一件日常琐事为我们展现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一成功的作品,为后世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